霍校長的態度非常堅決,簡單點來說,就是這件事情根本沒得商量。
想要得到港大畢業證,哪怕是名譽畢業證,也必須熬足學年。
李亞東也不好太強迫,隻能作罷。
好在按照留學計劃,他再熬半年,就算功德圓滿。
不然頭頂上老是頂著一個“在校學生”的標簽,總感覺自己沒有長大一樣。
小黃牛留在學校上課,他便一個人驅車回家,返回太平山的路上,他尋思了一下,要不要給北大也捐一筆錢?
若說母校,港大顯然不算他的母校,他在港大這一年來,加起來都沒上足一個禮拜課,而在北大,他卻實打實的待了兩年半,除了中間請過幾次假外,沒有曠過一節課。
對於北大,他總歸有些感情,燕園裡也遍布了他的足跡,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
他終究是一個中國人,眼下香港還算外國,跑到外國大學捐一筆錢,對於自己的母校那邊,卻半點不表示,怎麼看著都有些說不過去。
退一萬步說,要是哪天他出了名,這種厚此薄彼的事情被人挖出來,某些彆有心機的人再借機陰他一把,估計也挺疼的。
他可不想被人打上一個“崇洋媚外”的標簽。
他有多愛國,隻有他自己清楚。
以他的身家,以及在港的投資,早就可以申請香港身份證了,可他乾了嗎?
你要知道,這個年代的一名港商,去到內地的待遇有多好。
國家公開的政策傾斜,而且所有人,也將其視為理所當然。
無他,因為港商有錢、有外彙。
而這些東西,則是中國目前急缺的。
“那就捐吧,而且還得比港大多。”如此一想著,李亞東便將這件事情提上日程,尋思著找個機會給北大送一撥福利。
……
元旦已至,一九八七年終於過去。
一九八八年到來。
這一年,在中國的曆史上是極為重要的一年,改革開放的關鍵點,物價闖關,放開私營企業,中國正式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開始轉型。也是李亞東盼望已久的一年。
毋庸置疑,這一年他會有些大動作,不是在香港,而是大陸。
他雖然身在香港,但心,卻始終停留在大陸。
蔣騰飛打來電話,明麵上是彙報工作,一項一項的數據拎出來,證明自己這一年多麼多麼的努力,為公司賺了多少多少的錢。
李亞東如何聽不出這小子的弦外之音,擺明的是讓他兌現承諾嘛。
他早前曾答應過一幫老員工們,若是今天業績出色,年底會請他們過來香港玩。
顯然,某些人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見識一下資本主義社會的腐朽。
“行了,把大家的身份資料寄過來,我會安排阿龍和阿虎給你們辦理通行證。發急件,搞快點,晚了我可就回老家了。”李亞東沒好氣道。
“必須的嘛。”蔣騰飛在電話那頭嘿嘿笑道:“放心吧,東哥,一個禮拜,妥妥到。”
掛掉電話後,李亞東喚來齊家兄弟,把這件事情交待了一下。
臨近年底,他是真的著急回家,彆靠近年邊跑過來,他可沒心情伺候。
……
黃德平與兩幢寫字樓的持有者打個半個月的拉鋸戰,終於有一家挺不住,主動降價了一千萬,要求與李亞東麵談。
彆墅客廳。
李亞東坐在沙發上翻閱著一本厚厚的文件,上麵記載著黃德平與對方接洽十二次的詳細會議記錄。
“都是你自己整理的?”李亞東抬起頭來,笑著問。
“那可不。”黃德平嗬嗬一笑,心說你也沒給我配秘書啊。
“看來……有必要給你配個秘書。”李亞東思忖道。
黃德平是個大才,不應該把時間浪費在整理文案上,一段時間的接觸下來,此人的能力,李亞東全都看在眼裡。
甚至還超過了他的預期,妥妥的公司杠把子人選。
“那就最好了,這樣能節約不少時間,我可以將多餘的時間利用起來,去做一些更重要的事。”黃德平點頭,倒也沒推辭。
“行吧,人選你自己物色,稍後跟財務蘭姐打聲招呼。”
“行。”
這份文件很詳儘,對方是中環那處物業的持有者,一個老外,早前的報價是4.8億,黃德平磨豆腐一般的磨下去兩千萬,對方又主動讓價一千萬,如今的價格是4.5億港幣。
這個價格其實已經達到了李亞東的心理價位,不過既然是老外嘛,趁他病,要他命,不殺他殺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