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察過程中,李凡也是和張鵬程說了自己的想法,當時張鵬程的反應雖然不是很積極,但是李凡看他的表情行為,其實已經感覺這件事情很有戲了。
在之後,現實的事實,也是論證了李凡的想法。
而在何雪這邊,則是在港府通過幾場行業交流會,為李凡引薦了幾位潛在的投資人。
這些人物將在之後,為星聯集團的擴展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科技研發與產品發布準備】
李凡還需要對產品研發線進行清理,明確未來重點研發的方向,並為即將推出的新產品做好準備。
李凡首先與技術團隊,討論了未來產品研發的方向,特彆是在通訊設備、軟件開發、能源技術等領域的布局。
另外還通過係統中的“技術創新”模塊,李凡識彆了幾項核心技術,並加快了技術專利申請的進程,確保在重組後,星聯集團能擁有足夠的技術壁壘。
【重組會議與外部溝通】
在這裡,李凡時召開了幾場員工大會,並且在公司內刊中發布文章。
主要就是向大家介紹星聯集團化的目標與規劃,強調重組後的發展前景,激發團隊的信心與動力。
宣布集團化的重組計劃,並對外與政府、銀行、投資人等關鍵利益方溝通,確保重組順利進行。
在這裡,李凡也是與深市正賦部門,以及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溝通,確保重組得到政策支持以及必要的資金支持。
當然,在此過程中,也是和市正賦官員商談了星聯集團的南山區辦公大樓項目,正賦對該項目表示支持,並願意提供優惠政策予以支持。
-----------------
在一次李凡家宴當中,李凡、李軍、何蓉、何雪、方東河、周漢祥、蘇雅馨、楊慶華、喬鳴夏、曲雲山、江子勝等人,都在席上。
李軍在飯後,對於李凡這段時間的各種準備,也是感到好奇:“兒子,你做了這麼多的準備,就是為了爭第一,它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問題出來後,眾人也是安靜下來,想聽聽李凡的觀點——畢竟每次都會讓他們自己受益匪淺。
“其實,我更想對你們說的是:找到你的第一。”
“就像戀愛的時候,我們會對‘第一次跟誰做了什麼’感到印象深刻,比如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坐熱氣球,第一次一起逃學,第一次享用燭光晚餐……”
“就算你們分手了,每當你再次遇到相同的場景時,總會想起第一次的那個場景和第一次一起的人。”
“因為那個時候,你們彼此的心智都是空白的。”
“這一點,放在企業經營、產品設計等事情上,也都是一樣的。”
“因為如果你的產品,在想使用的定位上,已經有了比較出名的彆人,那麼你就將一無是處。”
“因為當彆人提及關鍵詞的時候,永遠都不會想到你。”
“比如今年的可樂市場競爭激烈,麵臨著產品創新、市場飽和,以及消費者偏好的變化等多重挑戰。”
“可口可樂在全球市場占有約45%的份額,而百事可樂則約占24%。”
“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通過不斷的營銷策略和產品調整來爭奪市場份額,同時也開始關注國際市場的潛力。”
“如果在這個時候,我們星聯突然想著去做一款可樂,那麼結果如何?我想你們都是可以預見的。”
眾人聞言,點頭表示認同。
“可口可樂也好,百事可樂也罷,他們彼此都還是有自己的關鍵詞,去占領用戶心智。”
“有些是全麵,有些是正品,有些是便宜,不同的用戶,在購買時出現不同心態,就會有自己的第一優選。”
“還是拿星聯做可樂舉例子,如果我們出了一款星聯可樂,但是沒有任何對空白心智的定位,那麼結果會怎麼樣?”
“將不會有用戶光顧,哪怕一樣的平台、一樣的產品、一樣的商家,它的所有流量也都轉化不來收益。”
“但是如果我們在之後,每次的發布會,或者在我們的每家體驗店當中,都把星聯可樂作為官方的飲料,或者把飲料換成飲用水,那麼它就可能與我們的高科技定位進行匹配契合。”
“當然,其結果不能保證它肯定會在市場殺出重圍,但是相比來說,已經比之前什麼心智定位都沒有強很多了。”
此時蘇雅馨則是表現得若有所思,好似對於未來的產品宣傳,有了更多自己的點子和想法。
李凡則是繼續在說。
“再比如,現在有家公司的產品做得不錯,但是在這個賽道已經擠滿了人,公司負責人覺得很苦惱,認為做得太晚,已經沒有機會了。”
“但如果將公司產品其中三個重要的特點,組合在一起連成一句話,可能頓時就會變成細分領域的第一,然後通過負責人的談判能力,去拿到可觀的投資。”
“你們想想,是不是這樣?”
李凡說到這裡,也是停頓了一會,讓眾人可以有時間進行思考。
“投資人有時是盲目的,不一定看得懂產品前景。”
“而且無論你怎麼介紹你的產品,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他很快就會失去耐心,沒有那麼多時間幫你去思考,幫你找出你的產品獨一無二的地方。”
“你必須明明白白告訴他,否則同樣的東西,他就會有截然不同的態度。”
“而且,第一個做出來的東西,在人們心目中,那就是【正宗】,因為是你定義了這個品類。”
“就像初戀一樣,在人們的心智當中,有著不可磨滅的印記,人們往往對此有特殊的情懷。”
“換言之,人們往往在為情懷買單,而不一定是真正為了產品。”
“這就是找到第一,占領空白心智的巨大作用。”
“這也是我為什麼一直想要做第一的原因。”
李軍和其他人聽完,也是對於李凡的行為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蘇雅馨也是有點恍然大悟:“就像第一輛汽車的誕生和讓人接受的過程一樣。”
“因為人的心智容量很有限,人們很少願意花時間,去專門處理不便於收納的信息。”
“那麼在第一輛汽車誕生的時候,怎樣讓大家接受這個新事物呢?”
“你說我是用蒸汽驅動的,沒有人會在對你感興趣之前,去深入研究你的機理。”
“因為大家根本記不住,而且那些原理,都是尚未進入心智的生詞。”
“所以到了後麵,就出現了一個新詞,然後大家立刻就接受了【汽車】這種新事物,它叫【不用馬拉的車】。”
“馬車是一個占領了用戶心智很久的詞,把馬去掉自己就能走,這樣一來,就非常容易歸類了。”
“所以說,你必須等到人們接受你了以後,才有資格向人們普及你是什麼。”
最後,李凡也留下了一道靈魂發問:“如果你自己本身,就是一個特殊的產品,為什麼不能用這個策略去占據其他人的心智呢?”
“你是誰,怎麼定位自己?”
“當彆人提到你的時候,你如何用一個乾淨的定位,進入對方的空白心智?”
“你在哪裡,可以被認為是某個範圍內的第一?”
-----------------
1993年初,深市南山——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座恢弘的建築正逐漸從地平線上崛起。
這棟象征著希望與未來的總部大樓,是星聯科技踏入全球舞台的第一步,更是李凡董事長及其團隊不懈奮鬥的見證。
這不僅僅是一座辦公樓,它承載著無數個夜以繼日的拚搏時光,見證了夢想從無到有的奇跡。
夢想與現實的交彙
從1990年初入深市創業的第一天起,李凡董事長就明白,星聯科技的願景不僅是深市,也不僅僅是東大。
每一步的踏實前行,都是為未來的全球化布局打下堅實的基礎。
而這棟大樓,便是他夢想成真的見證者。
從圖紙上的藍圖,到如今大廈封頂在即,它承載著李凡董事長與團隊的每一個心血瞬間。
對於李凡董事長來說,這棟總部大樓不僅是一座建築,更是他與家人、與團隊共同書寫未來的承諾。
李軍先生的堅毅,何蓉女士的默默支持,家人的鼓勵,一直在他心中積澱成了無窮的力量。
這股力量,伴隨著大樓的每一層升高,成為星聯科技無懼風雨、堅定前行的信念。
大樓的意義與使命
這座位於深市南山的總部大樓,象征著星聯科技從東大走向世界的決心。
對於每一個星聯員工而言,它不僅是公司總部,更是一座夢想的燈塔,照亮每一個人的未來。
大樓裡孕育著無數個創造與突破的靈感,而這些靈感將逐漸蔓延至全球,塑造未來的科技格局。
1993年初,當大樓封頂的消息傳來,工地上的每一個人,都為這座大廈的完工而歡呼雀躍。
然而,李凡董事長隻是微笑著點了點頭。他清楚,這不僅是一個階段的結束,更是星聯科技新征程的開始。
這棟大樓所象征的,遠遠超越了鋼筋水泥的框架,它是一種信仰、一種對未來的無限追求。
未來的燈塔,照亮世界
在未來的歲月裡,星聯大廈將不再僅僅是一座建築,它將成為星聯科技的精神象征,指引著公司走向更加廣闊的天地。
它是星聯集團全球布局的起點,是星聯集團科技夢想的一道縮影,更是李凡董事長和他的團隊,用智慧與汗水築造的裡程碑。
星聯大廈,見證過去,照亮未來,成就偉大!
——《星聯集團曆史檔案·星聯大廈:夢想的起點,世界的燈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