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無為不爭(2 / 2)

下午,老道長在回廊圍繞著的天井中央為我們講課,近六十人的淩家子弟坐滿了天井四周回廊上的坐凳上,采藥人也來聽課了。

廊腰縵回,簷牙高啄,秋天午後的陽光,穿過雲層,斜斜地把正四方形的天井分成三等分。

靠西的三分之一,陽光把西麵回廊上的透雕花替,倒影在地上;

中間的三分之一,是明亮的陽光,正中剛好是我們曾在上麵喝茶的石台;

靠東的三分之一,是回廊簷下的陰影,老道長就站在那道陰影內。

這是穿越時空的課堂啊!

老道長頭戴綸巾,身著淺藍色粗布直身道袍,簡單卻出塵脫俗。.XSZWω8.ΝΕt

老道長緩緩地說:

人更三聖,世曆三古。

傳說《易經》由三位聖人來完成,這三位聖人第一位是伏羲,第二位是周文王和周公父子,這一家算作一位,第三位是孔子。

伏羲在上古,周文王在中古,孔子在近古。

《易經》被《呂氏春秋》稱為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意思是指大到沒有外麵,小到沒有裡麵,就是說《易經》廣大精微、無所不包。

《易經》是能解開宇宙萬物密碼的寶典,我們學習且活用《易經》,等於掌握破解宇宙秘密的密碼。

怎樣才能破解?我們現在有三把鑰匙。

第一把鑰匙是上古的伏羲留給了我們的,就是伏羲八卦。

八卦圖是宇宙最基本的秘密,代表著陰陽。

第二把鑰匙是中古周文王留給我們的,是文王六十四卦。

它告訴我們,宇宙隻有六十四個密碼。

第三把鑰匙是近古孔子留下的,是《十翼》。

孔子讀完《周易》後,不由發出由衷的讚歎,他替《周易》裝上了十隻翅膀,好讓《周易》能飛起來。

無為、不爭是道家宗旨。

先師老子對君王的告誡曰:“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無為,指順應自然,不爭,是不與民爭利。

無為、不爭是指不要采取極端的措施來加以乾預,而是采用淳樸和無欲來進行教化。

看似無為,實則有為;看似不爭,實則為大利而棄小利。

老道長說得搖頭晃腦,我們聽得津津有味。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