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職位在行政和軍事方麵已經是在川陝的二把手,位列張浚的前麵,僅次於製置使和右軍都統製吳玠了。
王庶這個人在即將到來的川陝大戰中同樣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因為跟曲端不和,雙方內部矛盾導致了川陝大戰未戰先敗,但這個人本身而言還是可圈可點的,是一個積極的抗金人物。
到後來,就因為他堅決主張抗金,被陷害罷官,幽怨而死。
在軍事上他沒法跟嶽飛這些戰神相提並論,但是在南宋抗金戰將中,的確也是舉足輕重的人物,當初是種師道舉薦了他。
他在擔任陝西路轉運使之位上做的很不錯,尤其是在整個川陝的堅壁清野中他是主要負責人。
川陝的堅壁清野執行得非常徹底,使得完顏婁室在川陝撈不到任何好處,以至於在北撤中因為糧食耗儘,最終被趙桓調集重兵消滅在了汾河河穀,把完顏婁室都逼得神經錯亂。
幾次次川陝戰鬥之所以能夠完勝,王庶的堅壁清野堅決執行的功勞是不可磨滅的。
這人執行朝廷的決定非常堅決,趙桓就需要這樣的人,他不想要曲端那樣自以為是的人,那會壞事。
從執行決策角度而言,他甚至比嶽飛、韓世忠這些名將都要堅決,當然前提是符合他的思想。
比如後來宋高宗趙構隻想平安,不願意北伐,甚至已經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時候都不敢再往北進,十二道金牌將嶽飛召回並且冤殺。
這個時候王庶就沒有再聽皇帝趙構的話,同情嶽飛,堅決要求抗擊金軍,北上迎取二帝,結果得罪了皇帝被貶官。
所以皇帝的思路跟他一致的時候,他堅決支持,不一致的時候,他還是要堅持自己的原則的,比如在是否抗金問題上。
而現在,他理解皇帝堅壁清野是為了更好的抗擊金軍,所以執行的非常徹底。
具體軍事作戰中,他沒有什麼大的軍事才能,也沒有立過太多的戰功,但趙桓還是把他直接提到了二把手上。
其實,這是與曆史重合,不改變曆史的大原則指導下做出的決策。
而事實上,趙桓的任命已經比王庶在真實曆史上擔任的職務要低半截了。
那個時候的王庶,實際上是節製陝西六路的兵馬,也就是擔任的是吳玠現在的官級,總領整個川陝政務。
現在,趙桓把他放在此位置上,就是要讓他扮演曆史上的角色,但又不能夠影響整個川陝戰局的發展。
在執行戰鬥決策上,吳玠比他有軍事才能,也同樣跟他一樣堅決執行皇帝的決策,趙桓不會更換這個決定。
……
京湖戰區。
金軍中路軍避開嶽飛重兵防守的襄陽之後,直撲黃州。
可是,金軍到長江邊上,明明已經找到了劉光世逃過長江時留下了無數戰船,可並沒有渡江南進,而是折轉往東,顯然是想從側翼橫掃江淮,並與東路軍會師。
趙桓得知此事,頓時大吃了一驚,因為這與曆史上是完全不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