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副帥王庶(1 / 2)

台下數萬將士齊聲歡呼,歡笑聲如鼓雷遠遠回蕩,把傳旨宦官驚出一身冷汗。

曲端身穿皇帝禦賜金甲,趾高氣昂在高台之上大聲拜謝陛下聖恩,同時要求將士們英勇殺敵,報效國家,完全把台下張浚和吳玠晾在一旁。

兩人雖然麵帶微笑望著這一切,但心裡卻犯嘀咕。曲端表現欲太強了,把他們這兩個主帥完全晾到一邊。

曲端訓話完畢,徑直下了高台,甚至都沒有請吳玠或者張浚上台訓話,以示勉勵,畢竟他這個官是張浚和吳玠聯名保舉的。

不過,吳玠和張浚愛惜他的人才,並沒有跟他計較,當晚在中軍大帳設下酒宴,為曲端慶賀。

酒宴之上,曲端高談闊論,談的都是如何殺敵,如何與金軍血戰的往事,他的每一個戰功他都記得非常清楚,同僚對他的掣肘不配合也都如數家珍,記得清清楚楚。

每一場戰鬥的得失,用兵的失誤,主帥的無能等等都毫不掩飾,幾次也有意無意的把矛頭針對了吳玠。

畢竟吳玠是川陝的大帥,曆次戰鬥都是吳玠指揮的,雖然是貫徹執行的皇帝的抉擇。

可是,在曲端的眼中,這些戰果完全不放在眼中,大肆抨擊,其實這些作戰計劃是皇帝製定的,當然,他並不知道這一點。

其實就算知道了,他依舊會大放厥詞。

曆史上,他就是這麼個刺頭,甚至曾寫詩譏諷南宋高宗皇帝趙構,為後來殺身之禍埋下因果。

好在吳玠和張浚都是有涵養的人,再說他又沒有直接針對皇帝,所以隻是拐彎抹角的點他不要說的太過,個人意見可以保留。

曲端卻沒給兩人麵子,該說什麼說什麼,一直到夜深,曲端越說越離譜,張浚隻好說喝大了,到此為止,然後離席而去。

曲端卻便對吳玠說道:“張浚這個人心眼太小,大帥以後得防著。”

吳玠瞪眼道:“你知不知道?你能當上大將軍、宣撫司都統製,那是張浚張大人力保的結果,我不過是敲敲邊鼓。

從開始到現在,你不僅沒有對他表示一聲感激,反倒說他是心胸狹窄,隻怕不知道的人會說你恩將仇報呀。”

吳玠其實說的很客氣,並且又帶著半開玩笑的意思。

沒想到曲端卻滿不在乎地擺手說道:“話不能這麼說,如果我不是有治國安邦,平定天下的才能,陛下又怎麼可能委以重任?

並不是說他張浚保舉誰皇帝就會任命誰,我聽說陛下英明神武,知人善任,可不會因為誰的保舉就予以提拔重用的,除非這個人真的有才能,可堪重任。

我就是這樣的人。就算他張浚保舉我,我也沒有必要感激他,念他的好。因為保舉立功的下屬本來就是他的職責,既然是儘職儘責,理應如此,又有什麼可以感激的呢?”

吳玠徹底無語了,於是用手在額頭上揉了揉,說道:“我也喝醉了,今天就到這兒了。”

說罷拂袖而去。

等他走遠了,曲端才嘀咕了一句:“這人也是個小心眼,怎麼我曲端總是能遇到這種小人?真是晦氣。”

……

福寧殿,尚書房。

趙桓簽發了對曲端的任命,並派出傳旨宦官之後,他思索片刻,又簽發了一道聖旨,任命陝西路轉運使王庶為龍圖閣待製,川陝製置副使。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