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精通宋史的趙桓而言,他如何不知道曲端這個人。
隻是,他對曲端沒有什麼好感,這人作戰的確有一套,也能打,甚至於後來把完顏婁室都打哭了,為此完顏婁室還被滿朝文武恥笑。
曲端如果僅僅作為當一員大將,衝鋒陷陣沒問題,但是他的缺點跟他的優點一樣顯著,他剛愎自用,恃才傲物,跟同僚不團結。
甚至準備殺死上司王庶吞並其軍隊,這種行徑是大將大忌。
趙桓並不缺勇猛作戰的將軍,所以他更看重軍隊的團結和將領的個人素養,對於曲端這種人,趙桓不打算重用。
這也是為什麼曲端在之前的戰鬥中屢立戰功卻得不到提升的原因,趙桓隻是犒賞,給了他不少錢財,甚至把金軍用來贖人的妻妾中的幾個女子也都賞給了他。
可是,卻把他放到延安府這個相對偏遠的地方,也沒有給他正規軍統領,依舊統領的是他自己招募的雜牌軍。
而現在張浚一到川陝居然要保舉他,並且吳玠也參與其中湊熱鬨,這就讓趙桓不得不慎重。
一來左路軍兩位大帥聯名保舉總得有個交代,不然臉上不好看,也影響他們的規劃。
二來在即將到來的川陝大戰,尤其是即將爆發的川陝富平宋金大會戰中,曲端都是至關重要的一位將領。
如果把這個將領撤掉,那麼這場大戰將會出現嚴重的缺損,由此一來戰局會發生不可控的變化。
而趙桓現在就是要利用對富平之戰全局的把控,逆轉富平之戰的宋軍戰敗的結局,那麼他就必須保證戰鬥的發展不出現他無法預知控掌控的局麵,那麼曲端就不能不用。
好在其他的每一步棋和即將犯的錯,趙桓都已經了如指掌,隻要整個戰局按照曆史的發軌跡發展,他就有辦法在最關鍵的時候阻止,甚至逆轉。
韓世忠這次的敗仗給趙桓提了個醒,用宋軍現有的力量去對抗金軍,戰局往往不可控。
他不允許韓世忠壽春戰敗的局麵在川陝重演,否則川陝一旦出現閃失,金軍從關中侵入四川,順長江而下,那將是極其可怕的。
這招在一百多年後的蒙古入侵南宋時就使用過。
而在宋金大戰中,金軍也一再企圖這麼做,隻是被吳玠成功阻擊在了川陝。
所以,趙桓要重新恢複對整個戰局的把控,不允許再出現任何自己無法把控的戰鬥發生。
於是,趙桓批示同意川陝兩位大帥的保舉冊封曲端為威武大將軍,宣撫司都統製,賜金甲。
趙桓派了傳旨宦官來到川陝,這裡已經修築了高台拜將。
傳旨太監上高台之上宣讀聖旨,授予曲端以威武大將軍和宣撫司都統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