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來的這會兒剛好,正是上客的時候,再晚些,早起做工的那批人便都吃飽喝足了,下一茬得等午時。”
秦夏這個時間過來,自然是提前觀察過的結果。
但他還是謝過了對方的好意,既都是固定攤位,日後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需搞好關係才好。
有道是和氣生財。
東西一樣樣擺出來,很快將板車上的占滿。
按理說鐵板豆腐這東西是當不得早點的,秦夏之所以趕早出攤,是因為他從今天起加了一道新的小吃——烤冷麵。
現代的烤冷麵多用預製的麵皮製作,秦夏沒有這個條件,用的還是最原始的烤冷麵方法,即直接烤麵條。
麵條是他用在糧鋪買來的蕎麥麵粉做的,口感比起白麵要粗糲些,可秦夏總覺得蕎麥麵做的冷麵才是最正宗的。
小份的定價六文,大份的定價十二文。
如果要加雞蛋,需要額外添五文錢。
冬天的雞蛋進價太貴,等天熱了倒是可以略微降降價。
寒風吹散一絲清晨街頭的白霧,秦夏看著漸漸有停下步子買早點的行人出現,遂架上鍋,預備做一份烤冷麵出來當“樣品”。
“你是那個前兩日在文華寺廟會賣豆腐的吧?往後就在這裡擺攤了?”
秦夏正在往鍋裡鋪冷麵,聞聲抬眼。
他記性不差,看著眼前的中年漢子,也覺出幾分眼熟。
“正是在這裡賃了攤子,大哥可要再來一份嘗嘗?”
漢子格外喜歡這一口豆腐,上回吃了一次,回家一直惦記著。
本還想著那日忘記問攤主,平日裡都在哪裡售賣,今日居然剛好遇見了。
“來一份,要多多的辣椒。”
秦夏莞爾,看來他沒記錯人,這漢子確是很能吃辣的。
“沒問題,隻是麻煩大哥稍等,我就一個灶口,先把鍋裡這份烤冷麵做出來,就做您的。”
這話聽得漢子一下子豎起耳朵。
烤冷麵?那是什麼。
“冷麵可是涼麵?那又為何要烤著吃。”
他往鍋裡一看,就見秦夏將麵條鋪成近似方形的形狀,兩麵刷油,中途還往上灑了點水。
這要怎麼吃?
秦夏對烤冷麵有足夠的信心,從鐵板豆腐就能看出,市井百姓的口味古往今來沒什麼不同。
“此乃用蕎麥特製的麵條,比白麵條更為筋道,煎烤出來的口感與炒麵截然不同,和鐵板豆腐一樣,也會刷醬、撒料,切成小塊用竹簽叉著吃,還可以加雞蛋。”
見漢子滿臉遲疑,秦夏也不急著推銷。
“這份本就是做出來擺樣子試吃的,一會兒出鍋您儘可以嘗嘗,喜歡就買,不喜歡就罷。”
買東西的都喜歡聽這個,誰也不想花冤枉錢。
“那敢情好。”
漢子遂背著手,極為悠閒地開始等待。
秦夏餘光打量了一下這名中年漢子,對方穿的衣裳用的布料算是中等偏上的,頭頂還有一個帶暖耳的皮草帽子。
雖起得早,但看這副不緊不慢的勁頭,無論在哪裡做工,八成也是個小管事,正是秦夏為自己選定的“客戶群”。
既樂意吃街邊的小食,不嫌邊走邊吃的吃相不雅。
又有閒錢花費在口腹之欲上,比起飽腹,更在意口味。
秦夏把目光收回到麵前的鍋中。
鋪好的麵餅已經大致定型,秦夏用刷子又在其表麵刷了一層油,翻過一個麵,同時朝麵餅底部灑了一些水。
加水的目的是令水加熱後產生水蒸氣,令麵餅進一步變軟。
火候差不多,秦夏開始刷醬。
烤冷麵的醬料是特製的,與鐵板豆腐不同,裡麵加入了番茄,偏向酸甜口味。
刷完了醬,撒上一層紅蔥碎和蔥花,將麵餅卷起,以特製的小鏟子分成一塊,放入油紙盒中,齊活兒!
虞九闕用竹簽子分了一塊出來,往上加了一點專門秦夏為烤冷麵熬的蒜蓉辣醬,遞給一直在等試吃的漢子。
“大哥,請您嘗嘗。”
哥兒說話與男子不同,細聲細氣。
漢子接過來,心裡挺美。
“這上麵紅色的是辣椒?怎麼不放辣椒麵,我嘗著那個就香得很。”
虞九闕事先同秦夏學了些說辭,當即淺笑道:“東西不同,配的調料自也不同。這辣醬也是我相公獨一份,您嘗嘗便知。”
漢子哈哈一笑。
“你們的口氣還挺大,不過我年輕時也曾走南闖北過的,這東西還真沒在彆處見過。”
言罷他也不囉嗦,用竹簽叉起烤冷麵,一口全都吃掉。
“這味道……”
他仔細嚼了嚼,品了品,覺得格外新奇。
這樣做出來的麵條,把手擀麵“勁道”的特點完全放大,醬料集鹹、酸、甜、辣為一體,更有紅蔥和小蔥的味道混合其中,每嚼一口,都是驚喜。
新增的辣醬也確實如這攤主夫郎所言,和鐵板豆腐的辣椒麵截然不同,共同點就是都讓他這個無辣不歡的人欲罷不能。
隻嘗這麼一點,哪裡能夠!
漢子甚至沒有問價格,直接拿出錢袋吩咐秦夏。
“這叫什麼冷麵的,速速給我來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