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營業(2 / 2)

眼見虞九闕一小碗下肚,小臉都變得紅撲撲的,秦夏沒來由地覺得心情甚好。

有了薑茶在肚子裡打底,再活動起來便不覺得手腳僵硬。

趁著還沒上人,秦夏擦乾淨案板,開始切豆腐,虞九闕則在一旁摞著疊好的油紙盒。

和彆家用一張裁開的油紙墊著吃食不同,秦夏教了他一種疊紙盒的方法,這兩天晚上睡前,兩人什麼都沒乾,光顧著挑燈做這個了。

用這個辦法疊出來的油紙方方正正,像個沒有蓋的小碗,底部結實,不會漏湯。

兩人分工明確,各忙各的,就顯出旁邊多出來的柳豆子。

秦夏有些疑惑。

“你不回家去?”

柳豆子搓搓手道:“其實我娘說今天廟會,攤子上肯定人不多,讓我留下幫忙來著。”

幫忙的前提是他們都沒想到秦夏會帶著虞九闕一起出攤。

這會兒一看,就這麼巴掌大的食攤,哪裡還用得上三個人了?

秦夏卻琢磨出了方蓉的意思。

方蓉是長輩,將原主從小看到大,一定十分了解其品性。

這樣的人突然喊著要擺攤做生意,很難講是不是一時興起。

加之原主做事衝動,以前常有在街上和人起衝突、鬥口角的前科。

方蓉多半是因此才讓柳豆子過來,真出事了總還能勸一勸。

“你若是樂意就留下,一會兒等開張了,你幫我切豆腐,我負責煎,阿九負責收錢。”

柳豆子嘴上答應下來,實際心裡也打鼓。

鐵板豆腐的滋味他嘗過,定然沒問題,可生意好不好做卻是兩說。

到時候若是秦夏賠了錢,被他娘知道,這出攤的主意源自自己無心說的一句話,恐怕耳朵都得被擰掉。

柳豆子這般想著,已經恨不得去文華寺上一炷香,祈禱秦夏今日一定生意興隆。

過了巳時,廟會上的人流漸漸多起來。

早就候在此處的商販們抖擻精神,各自開始叫賣。

“自家編的藤筐,結實耐用!”

“賣小餛飩,骨湯小餛飩嘞——”

“油酥燒餅!兩文一個!”

柳豆子從會走路就跟著方蓉賣豆腐,對於叫賣一事輕車熟路。

他正愁手裡沒事做,便主動問秦夏,“小夏哥,我幫你喊!就喊……鐵板豆腐,五文錢一份怎麼樣?”

秦夏卻搖了搖頭。

“暫且不忙著喊。”

在如何“打廣告”這件事上,與其扯破嗓子喊這從未有人聽過的名號,他倒是有更直接的法子。

時值冬月,天氣一天較一天冷下去。

若非為了謀生,極少有人願意寒冬臘月裡往外跑,也就是廟會還能勾起些出門的勁頭。

不過這廟會來得多了,也極少能看見新鮮東西。

譬如想取樂,來來回回便是跑旱船的、耍傀儡戲的、耍猴兒之流。

逛累了想吃點東西,喜歡湯水的喝羊湯或是小餛飩,喜歡乾嚼的買個熱燒餅、熱包子就是一頓飽餐,像是小娃娃愛吃甜的,買串糖球、兩塊年糕、幾片芝麻糖也就哄開懷了。

好些人逛來逛去,掌心裡的幾個銅板都焐熱了,也不知道該交到哪個攤子的手裡去。

直到有人聞到一股陌生卻勾人的食物香氣。

“這是什麼味道,這麼香?”

“聞著有醬香,怕不是誰家在燉肉吧!”

這條街上本就有不少酒樓、食肆,人們被那味道惹出一包口水,也隻當是哪家店的後廚剛出鍋了新菜。

可很快就有走在前麵的人發現了香氣的源頭,哪裡是什麼食肆酒樓,分明是個頭一回見的小食攤!

猴兒急的饞嘴漢子已經一馬當先地走在了前麵,三兩步就走到攤子跟前聞道:“老板,你這賣的是什麼吃食,多少錢一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