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營業(1 / 2)

考慮到自己要賣的吃食,秦夏花足足四兩銀子,到鐵匠鋪找工匠加急給自己打了個鐵板,緊趕慢趕,好歹在廟會之前交了工。

很快到了廟會當日。

秦夏和虞九闕起了個大早,摸黑在炕頭穿衣裳。

拾整好穿戴,秦夏下床去燒水,虞九闕揉了揉眼睛,把被褥疊放整齊。

塞在被窩裡的湯婆子是家裡原就有的,過了一夜裡麵的水已經變涼,卻不好浪費,都是乾淨的,一會兒兌著熱水洗漱剛好。

兩人睡眼惺忪地在堂屋裡刷了牙淨了麵,虞九闕用一根木簪子熟練地挽好頭發,便看到秦夏在照著盆裡的水,折騰他腦袋上的發髻。

奈何好半天過去,還有幾撮頭發在外麵翹著。

虞九闕見秦夏眉宇間已有煩躁之意,主動道:“相公,我幫你。”

秦夏當真搞不定古人的長發,隻得坐下來拜托虞九闕幫忙。

小哥兒的手法就比他熟練多了,三下五除二便收攏好的發髻,用蘸了水的梳子抿過,一絲碎發也無。

早食吃的是用昨天秦夏蒸的大饅頭,蘸上蛋液做的煎饅頭片。

老麵饅頭暄軟有嚼勁,配上粟米粥和涼拌雪裡紅鹹菜,雖簡單,下了肚以後仍舊渾身暖和舒坦。

放下碗,兩人馬不停蹄地收拾出攤所需的東西,待到準備地差不多時,天色早已大亮。

係上圍領,戴上暖耳,秦夏推車,虞九闕扶車,木軲轆軋過胡同裡的泥土地,緩緩朝外行去。

——

文華寺算不得什麼古刹,據聞建寺不過幾十年,卻擋不住其香火旺盛,廟會也熱鬨。

一路往寺廟所在的城南方向走,同路可見不少推著車、挑著擔的小商販。

既有城裡的住戶,也有周邊村鎮過來的百姓。

時辰尚早,逛廟會的人馬尚未到位,正是攤販們爭搶位置的時候。

“小夏哥!在這邊!”

秦夏正在左右張望之際,遠遠便看見柳豆子在街邊蹦著高朝自己招手。

過去才知,原是柳豆子事先給他們占好了一個攤位,一直幫忙守著。

低頭看去,他腿邊還放著兩個大木盒,裡麵裝著滿當當的新鮮豆腐。

“這地方背風,過路人也多,我轉了兩圈,覺得這裡最好。”

柳家在縣城裡有固定的豆腐攤,離此處不遠,廟會上也少有人會買新鮮豆腐的,所以並不過來湊熱鬨。

隻有方蓉聽說秦夏今日要出攤,一早做好多出來的兩板豆腐,遣了柳豆子送來。

“這地方確實合適,多虧了有你。”秦夏向柳豆子道謝。

“多大點事兒,小夏哥你這麼客氣作甚。”

柳豆子總覺得現在的秦夏格外“彬彬有禮”,按理說是好事,可他還怪不適應。

把板車停靠好,秦夏搬下藤筐,三人從裡麵拿出東西,布置起攤位。

三個調料罐一字排開,裡麵分彆放著醬汁、辣椒麵和切好的蔥花。

辣椒麵是秦夏自己的秘方,保管和市麵上售賣的不是一個味道,若是遇上想吃辣的,可以加一些在豆腐上。

撐起的油紙傘雨天可以擋雨,晴天也可以擋塵。

現下很多攤販都會在板車上插一把小傘,稍作裝飾,兼顧美觀與實用。

秦夏買的這把就簡樸多了,他就是一個賣小吃的,買太好看的,濺上油點子還要心疼。

“相公、柳兄弟,喝口薑茶暖暖身。”

見收拾得差不多,虞九闕提起一壺從家裡帶來,餘溫尚在的薑茶,倒入三個碗中。

薑茶裡加了紅棗,老薑的辛辣中還牽扯出一味紅棗的香甜。

柳豆子淺啜了一口,隻覺得渾身氣血都活絡了。

“這薑茶一點都不辣,小夏哥,你是怎麼做的,回頭讓我娘也學學。”

秦夏答道:“其實很簡單,好些人煮薑茶是冷水下鍋,改做熱水下鍋就能多少去一些辣。”

秦夏說罷,自己也小小地喝了一口。

他其實不太喜歡喝薑茶,今日熬這一壺完全是為了暗傷未愈的虞九闕。

顧及對方的口味,還往裡麵加了去核的紅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