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柳姒回到長公主府,才想起自己入宮是為了商議謝運辭官一事。
結果離開得太匆忙,反倒忘了。
之前甘露殿中因著謝晏的事,謝運著實被嚇了一跳,這些時日似乎也想明白了什麼。
打算將謝氏這個重擔,完全交給謝晏。
翌日,侍中謝運以體弱多病為由,提交了辭官的奏折。
要知道謝運也就年過半百,平日瞧著身子也十分硬朗,哪裡來的“體弱多病”?
他是新帝舅父,又是兩朝輔佐功臣,新帝自然再三挽留,奈何謝運主意已定。
最後無法,新帝隻能應了謝相公請求,準他辭官,並封他為趙國公,安度晚年。
至此,謝氏真正的家主變作了謝晏。
-
登基大典過後,柳姒命曹守等人四處調查安王的下落。
最後得知其逃往劍南道,躲入連綿群山中。
之前在涼州,張環吟曾言:安王除了梁州的靈山外,還有其他。
雖是未儘之語,但從如今的走向看,安王的另外藏身之地,應當就在劍南道。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想在地形複雜的劍南道將安王找出,確實是難於登天。
不過所幸他在宮變那日逃出上京,這危險也就不在眼前。
柳姒也能抽出空來,處置其他事宜。
蘇黎生自獄中放出,就開始頹喪起來,柳姒將人召入府中不知說了些什麼,隔日便將其調到揚州治所江都縣,出為江都縣令。
她心緒浮躁,將一切看得太過理想。
此時此刻,外放出京曆練個幾年,也許又會有所不同。
至於同在禦史台的裴簡,則升做從五品考功郎中。
長公主府中,原本的諮議參軍趙參軍,升做從三品公主府傅;錄事參軍陶清都,為四品公主府長史;陳樹為公主府司馬。
至於第一微,是個古怪的老家夥,什麼獎賞都不要。就願意待在柳姒的長公主府中養養雞鴨,喂喂豬鵝。
除此之外,柳姒還為明燦請了道旨意,封她為壽安縣主。
似乎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
殿選早在三月便已結束,隻是一直耽擱著,還未給中榜的進士授予官職。
最出眾的,莫過於一甲三名。
其中榜眼與探花皆為毫無背景的庶民,寒窗苦讀幾十載,終於在頭發都花白時,出人頭地。
而狀元則非平民百姓,乃是永昌伯之子周文孝。
周文孝正值壯年,又是伯爵之子,如今進士及第,更是前途無量。
因而吏部上奏的授官名錄中,周文孝為秘書省校書郎。
這校書郎雖為九品,掌校正典籍,卻非一般人可擔;多為進士及第中的佼佼者,亦或非常之才,才會除授。
頗受人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