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藏書樓(1 / 2)

蒼生濟之江湖 濟肆丨 8258 字 2024-06-12

夕陽西下,暮色漸昏。

演武場上,二人已對戰三百餘合,均已是疲態儘顯。荊濟一式“四海升平”直向寒冽削去,寒冽閃身微退左手刀身直向劍刃,荊濟手腕順勢泄力劍身立時纏在刀身之上,寒冽右手刀順勢向荊濟砍去。荊濟撤劍已是不及,無奈之下隻得棄劍急退,遠遠站定道“寒師兄技高一籌,荊濟甘拜下風,多謝寒師兄手下留情。”

“天色將晚,今日比試暫且到此,眾家弟子各自散去。”隻聽昔初高聲喊道。

圍觀人群一聽,仍是一副意猶未儘,不可置信的表情。原本場上二人纏鬥正酣,難分高下,怎麼青衣少年突然就輸了比試,情勢變化之快著實讓人費解。

眼見天色已晚,荊濟借體力不濟之機,行不敵寒冽之實,賣了個破綻棄劍認輸。匡悟已然看出端倪,旋即讓昔初宣布此次比武切磋結束,儒家子弟各自散去。

觀戰台上,匡悟道“不知鎮魂先生對於‘齊魯學記’有何看法?”

無麵向來散漫,不守規矩,不拘約束,對於文墨之道更是唯恐避之不及!向來都是以“讀萬卷書與行萬裡路擇其一即可!”為借口來掩飾自己對文字的鄙夷。若不是墨義對儒家和“齊魯學記”的興致頗濃,隻怕無麵早在吃飽喝足之後就已經遁跡江湖了。

聞聽匡悟之言,無麵正身正襟道“匡掌門高看老朽了,老朽向來不染點墨,不問經史,可不敢答匡掌門之問。”

匡悟聞言,一掃人前威嚴肅穆之狀,哈哈一笑道“鎮魂先生依舊是我行我素,天地任逍遙,不拘俗事,不約禮教,實令匡悟望塵莫及。”

演武場上寒冽收拾停當,一眾師兄弟便將寒冽圍在中間,七嘴八舌的回味起方才的對戰。即使眾人聊的熱火朝天,捧的寒冽武功卓絕,刀法入神,當的起西院翹楚,而寒冽卻是心裡明白,若不是荊濟故意留手,隻怕自己想勝也不太可能。

“從小處說荊濟是為保自己顏麵,往大處說乃是為保全儒家顏麵。”寒冽默默尋思。師父常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雖然自己在這儒家西院中頗有威勢,但是今日之戰卻讓寒冽開始對自己仔細審視起來。

昔初走向荊濟,道“荊少俠今日大度讓手難道不怕聲名有損,對自己日後行走江湖會有頗多影響嗎?”

荊濟施禮道“晚輩自知武功不濟,實非寒冽師兄的對手。寒冽師兄刀法嫻熟,功力淳厚,身體優勢強於晚輩,勝之理所當然。”

昔初淡淡一笑,道“荊少俠非但武功卓絕,人品更是堪稱淵清玉潔。年輕一輩有此心胸氣度,實在是大陸江湖之福,配得上擎蒼劍客和碧波仙子二位前輩之俠名。”

匡悟對著墨義一番端詳道“這位少俠日角珠庭,霞姿月韻,眼神空明,步樣輕譎,匡悟觀之不透,不知出自何方高人門下?”

墨義尚自沉浸在二人對戰時的攻防之中,一方麵有感於荊濟的進步之快,另一方麵則是對寒冽的武功甚感疑惑。寒冽與荊濟普通刀劍對戰之時,寒冽明顯處於下風,但是拿到翎翅雙刀之後卻似換了個人一般。武器之於武者的作用讓墨義十分不解,翎翅雙刀既非神兵利器,更無奪天造化,何故?

聞聽匡悟之言,墨義眼神過處隻見匡悟正看向自己,一禮道“晚輩墨義,自幼隨父在驪山長大,不曾拜師,方才神遊失禮,請前輩勿怪。”

匡悟淡然一笑道“不知少俠所慮為何?是否方便透露?”

墨義道“前輩明鑒,晚輩隻是不明白寒冽師兄的武功為何會有如此大的變化,故此陷入沉思。”

匡悟麵帶微笑道“少俠可有頭緒?”

墨義道“晚輩隻是十分困惑,尚無頭緒,猜想可能與武器有關。晚輩所見,寒冽師兄的武器並非神兵利器,但卻有超出武器本身的威力。”

匡悟聞聽墨義之言,心下頗覺欣喜。儒家暢行“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而此少年行而既思,敬德守禮,契合儒學之意,不失為一良才。

昔初道“儒家授藝遵循因材施教,啟發誘導的理念。寒冽身強體壯,臂力過人,但身體均衡性極差,經過多方嘗試才有了借助外力協調身體均衡的辦法。‘翎翅刀’乃是為寒冽量身打造,鑄造之前便已試過重量。翎翅刀刀身弧度以及重量的設計完美彌補了寒冽的自身缺陷,能讓寒冽更易達至人刀合一之境,這才是墨少俠不解的根源所在。”

聽完昔初之言,墨義心頭疑惑隨之散去。江湖之大,無奇不有,若非有昔初解惑,墨義自信想破腦袋也難得其要。

匡悟深知無麵性情散淡,不求名利;而荊濟則是明門之後,謙謹有度,品質卓絕,更是兼有一身的正氣;唯有墨義觀之不透,但是這個少年身上所散發出的精、氣、神皆讓匡悟有些欣賞。眼見“齊魯學記”日近,匡悟遂以掌門身份相邀無麵等人多留幾日,言語之間儘是挽留之意,實則也是看重墨義和荊濟的巨大潛力。

眼見西院人群已然散儘,三人謝過匡悟相留之情便隨半生、良姬返回東院。

無麵打趣道“如今我老人家可是沾了兩個娃娃的光嘍,不僅讓儒家掌門如此看重,還能贏得美人芳心,說起來可真是羨煞我老人家了!”

“怎麼,鎮魂兄也吃起了醋來?”半生調侃道。

“以我看,兄長非是吃醋,兄長是想收徒弟了!”良姬語帶戲謔的道。

“季兒,明日開始參加‘齊魯學記’的各路人馬會陸續趕來九德賢莊,東院事務交由你打理,今日之事不可再生,否則決不輕饒。”半生語氣深沉的道。

“兄長無事,煩勞費心照拂季兒行事。”良姬看著無麵道。

無麵悻悻然聳了聳肩,知道儒家近日繁忙,即使良姬不說自己也當儘心照拂。

清晨

竹山之上淡淡的薄霧尚未散去,若有若無仿似仙女曼舞輕紗;山風乍起,雲海飄散,群巒山嶺如同一座座海中仙島;山坡上野花開放,散發清幽香氣;竹葉、綠樹、山花枝葉繁茂,織就濃鬱綠蔭;露珠灑在潔白的花瓣之上,閃動著五色光暈。

綠蔭儘處有一開闊地帶,一老一少靜心聚神,騰轉閃躍,將一套掌法打的是迅捷淩厲。這一老一少不是彆人,卻是無麵正在教授墨義自己的成名絕學“千擊掌法”。

“千擊掌法”以掌為基,輔以爪攻,充分運用掌力形成點、抓、戳、擊,掌法刁鑽,爪勁凶悍。武學有雲“寧挨十拳,不受一掌。拳擊表皮,掌擊至裡。”爪有“沾衣號脈、分筋錯骨”之威能。

“千擊掌法”掌爪互補,掌勁沉穩、掌勢詭秘、變化多端。掌以守為攻,守勢滴水不漏;爪以攻為守,爪勢淩厲一式三擊,進退自如,相輔相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