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真見此異象後又暗自探查,是以才有‘金、木、水、火、土’五色精華之說。傳說“五色精華”乃是天地靈氣彙聚而成,分則各布一方福祉,合則度化升仙,長生不死。祁真為保“五色精華”安全,更是指派了五位德才兼備之人暗中守護。
匡悟道“諸位師弟亦是知道儒家世居九德賢莊的真正原因,當此之時切不可大意,水之精華既已現世,那麼歸家應該就是水之精華的守護者了。世人知道“五色精華”者少之又少,諸位師弟切不可對外提及,以免招引過多不必要的麻煩。”
半生道“不知諸位師兄可有察覺,近年來來訪九德賢莊之人比以往多了很多。而且來人也不是單純的學術探討,頗有試探之意。”
昔初道“師弟所言正是我所擔心之處,古語有雲‘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不得不防奸邪小人作祟。”
匡悟道“藏書樓的外圍仍由半生師弟和良姬師妹主持,樓內我自會向長老交待。如今大陸形勢難測,我與諸位師弟皆當‘修持己身,妄言天下。”
一行人自竹山下來,半生、良姬便徑直向九德賢莊中院趕去。見半生、良姬離去,無麵便道“花季師侄,這個小娃娃想要了解大陸的曆史,不知哪裡有史料可供參閱啊?”
花季道“師伯,藏書樓是肯定進不了的,北院的‘小書閣’倒是可以,花季可以帶師伯和墨大哥過去。”
無麵邊說邊擺手道“不用……不用……,我老人家陪小娃娃過去即可。”
花季道“如果慢待了師伯可不準跟師父告狀哦!”
無麵道“還有這個小娃娃要麻煩師侄照顧一二,千萬可彆丟了!”
“師伯放心,必不會丟了去!”花季道。
花季的性格頗似其母親歸棠,沉穩大氣,柔中帶剛。方才聽說無麵幾人從西渡城來,立時便向荊濟打聽起了歸家的情況。
二人擇一涼亭,花季端上茶水,荊濟便將西渡城發生的事情向花季細述了一遍。花季聽罷不禁眼眶濕潤,輕聲怨懟道“舅父、父親、母親居然都布告訴花季歸家有難,花季雖勢單力薄,也應與歸家共度難關才對。幸虧有這麼多江湖俠士相助,歸家才能渡此劫難,否者,花季豈非終身有悔。”
荊濟寬慰道“花小姐無需自責,想是諸位前輩害怕小姐擔心才未告知。”
花季緩緩的道“隻是苦了子西表哥,十多年來一直忍受病痛折磨,如今更是有家不能回,舅父、舅母定然是萬分不舍得。”
荊濟道“荊濟以為對歸少爺來說可能是最好的安排,既能與人魚小公主有情人終成眷屬,長相廝守,又能保存性命。聽牧啟、豐杜兩位前輩和人魚族公主之意,歸少爺未來或能康複也未可知。”
花季默然道“也許吧,至少子西表哥還好好的活著,舅父、舅母思念之餘尚能探視。歸家世代守護西渡城,行善積德,凡事皆以百姓為先,也總算換來了上天的眷顧。”
無麵引著墨義出了東院繞過中院直向北院而去。無麵可以說是九德賢莊的常客,與儒家諸位當家和九德賢莊自然都是相當熟悉。
墨義道“前輩為何突然向花季姑娘說起參閱史料?”
無麵一愣,歪著脖子瞅了墨義一圈,道“小娃娃當真不明白?還是說揣著明白裝糊塗,拿我老人家尋開心?”
看著墨義一副茫然的樣子,無麵“嘿嘿”一笑便繼續向前走去。墨義自幼隨父生活在驪山,每日除去練功習武,便是熟讀經史子集、兵法策略、醫典醫書,偶爾也會隨父親上山狩獵拿到鎮上販賣。疏於人情世故,對男女之間的微妙心事更是一竅不通,是以對於無麵的做法頗感疑惑。
看著一臉疑惑,滿是不解的墨義,無麵索性找塊石條坐了下來,向墨義講起了倫理道德,悲喜情愛。墨義腹有詩書,本就聰穎過人,無麵稍稍一點,便即豁然開朗。墨義雖有查看史料的打算,但是並不急在一時,索性就坐到一旁靜聽無麵的處世之道。
須知“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傳道授業解惑,良師猶甚。”良師可以為王公貴胄,綾羅綢緞,也可以是市井庶民,布衣青衫,甚至山野村夫,牛衣藍縷。良師毋分耄耋老者、黃口小兒,亦無巾幗須眉之辯。
匡悟見諸位師弟已然退去便出了正廳向後院走去,不一時便來到一閣樓前。正紅朱漆大門頂端懸著黑色金絲楠木匾額,匾額之上用小篆刻著“藏書樓”三個字。藏書樓四周古樹參天,綠樹成蔭;抬眼處樓高七層,朱樓翠閣,飛簷反宇,層層不同;近處一望,皆紅漆粉牆,下鋪虎皮石,隨勢砌去,不落富麗俗套。
九德賢莊依竹山而建,取天圓地方的“方”字布局,統分四院拱衛中庭。每一處都有著明確的功用和儒家當家之人坐守。
西院主要是儒家習武之人的練功地,有儒家二當家昔初照管;南院主要是以研習醫術、醫藥,傳承醫道為主,有儒家四當家豐杜主持;北院則是文字教育,倫理教化,文學傳承的集中地,也是齊魯學記以及儒家各種學術活動的所在地,有儒家三當家彥雨坐鎮;東院則是琴棋書畫、鼓樂笙簫、花鳥蟲魚以及各類奇特愛好的收容處,東院的學生多數行為怪異,不按常理,有儒家半生、良姬看顧。
藏書樓居九德賢莊正中,向來隻許儒家前輩、曆代掌門及掌門允準之人才能進入。藏書樓乃是儒家典籍、大陸史料、儒家前輩收集珍品的存放處,樓內更有儒家前輩高人鎮守。儒家每一代新掌門接任之時,前輩師叔便可自由進出藏書樓,以便靜心著說,記錄心得。
藏書樓共有七層,一層乃地氣彙聚之處,承養天地之氣;二層為儒家入門典籍和江湖入門武學;三層為醫道、機關術、秘術的典籍和孤本;四層為儒家曆代先輩珍藏的奇兵利器和古玩珍品;五層為儒家及大陸各派寶典秘籍及珍貴史料;六層為儒家曆代守樓人的棲身之處;若想登高遠眺,可登七樓觀之。
匡悟開門進入藏書樓,隻見一樓四圍隻有龍柱矗立,正中土山疊起,其土赤紅仿若鮮血,四圍蘚草鋪地,鬱鬱蔥蔥。
匡悟走上六樓向門一揖道“師叔安好,匡悟特來拜見師叔。”
“自行進來,無需拘謹。”一個蒼老的聲音道。
匡悟推門而入,隻見一老者銀須白發,流瀉於肩,一襲素衣隨風輕漾。雖年過花甲氣質卻淩然出塵,完全不似俗世蠢物。
匡悟再拜道“‘齊魯學記’之期日近,而今江湖動蕩,社會離亂,‘五色精華’的水之精華已於日前現世。匡悟恐心懷不軌之人覬覦土之精華,特來告知師叔。”
老者道“大陸上知道‘五色精華’的人並不多,知道用途的更是寥寥無幾,老夫自當小心守護。五色精華的守護者當守望相助,若有需要儒家當出手相助。”
匡悟道“匡悟謹遵師叔教誨,先行告退。”
初夏的響午,風不吹,鳥不叫,藏書樓四圍的綠葉紅花慵懶無力,隻有樹枝間不計其數的蟬在嘈雜地高鳴。
墨義仍在安心靜聽無麵對於倫理道德,悲喜情愛的理解,竟忘記了已是午飯時間,顯然是有些入了迷。猛然間聽無麵道“小娃娃,我老人家嘮叨多時,口渴異常。”
墨義尷尬笑道“前輩勿怪,晚輩聽的入神竟忘記了時間。我陪前輩先去看過赤大哥,然後再去用餐,前輩意下如何?”
無麵輕歎一聲道“我老人家跟著小娃娃你,早晚有一天不是餓死就是累死!”
二人來到赤刃房間,無麵把住茶壺一杯接一杯地喝了起來,不一會水壺裡的水便被喝了個精光,看來是真的渴到了!墨義檢查了赤刃的傷勢,隻要不作劇烈運動便無大礙,靜養兩日便能痊愈。養好傷剛好趕上儒家“齊魯學記”的日子,可以一睹學記盛況,亦可見識一下大陸文人才子、達官貴人的風采。
赤刃自是知道儒家的“齊魯學記”,而且下山之前師父亦有交待“學儒,濟道,仁墨,三學常必學之,斷不可忘。”學習之道在己在人,領悟之得在心在身,是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