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在一女弟子的帶領下匆匆趕到竹林,遠遠的便看見一白衣少年與一黃衣少女鬥的正酣。黃衣少女劍如白蛇吐信,嘶嘶破風,又如遊龍穿梭,行走四身,時而輕盈如燕,點劍而起,時而驟如閃電,落葉紛崩。隻見白衣少年邊說邊退,手中折扇猶如一把靈動的劍,上下翻飛。片刻功夫,扇端便已走遍了東西南北,每一式都恰好落在黃衣少女劍刃擊砍之處,將黃衣少女的劍身輕輕彈開。
“師父,正是這個不知道哪裡來的少年,也不知道什麼原因竟跟師妹動起手來,已經打過多時了。”那個引路的女弟子道。
這黃衣少女正是良姬和半生的徒弟,也是西渡城花無雨和歸棠的獨生女兒——花季,而白衣少年則是荊濟。因為花無雨師從儒家前輩季翱,花季自小便隨父親出入儒家,良姬發現花季天資聰穎,資質過人,便與半生商量欲收花季為徒。麵對心儀的傳人,良姬為博小姑娘歡心和讓花季留在儒家也是花了不少心思。
良姬揮手示意眾人止步,轉頭看向無麵和半生,三人皆是微微一笑。原來三人已然看出花季出劍看似迅捷淩厲,卻非殺招,可能是想借荊濟之手練習劍法,既然已明其意,便索性立在遠處默默的觀戰。
荊濟遠遠瞥見良姬一行人朝著竹林趕來,內心不免有些興奮。然而,下一秒便發現一眾人等隻是遠遠的站著,並沒有上前製止二人的意思,原本激動的心頓時又涼了下來。
從最初的試探性出手到現在的全力施為,荊濟已然明白黃衣少女並沒有以命相搏之意,應該隻是單純的拿自己當陪練了!
當看到良姬等人到來之時,荊濟便知道黃衣少女必是九德賢莊之人;當看到眾人既不製止,也不上前,隻是遠遠地看著,荊濟更加確定自己其實就隻是個陪練!
“誰讓自己哪裡不闖,偏偏闖到人家練功的地方,還被人發現了呢,沒有辦法隻好硬著頭皮當好陪練吧。”荊濟心道。
無麵眯縫著眼道“二位下的功夫不淺啊,花季可是深得兩位的真傳!”
良姬看了看無麵,道“我好像記得有人說過永不收徒哦,怎麼,這就開始羨慕起彆人的徒弟了?”
無麵一聽,一時啞然,心道“自己確實說過不收徒弟,可是當遇到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才之時,心裡如果說沒有一點想法,那是鬼都不信!”
荊濟自知理虧,又確定眼前的姑娘定是九德賢莊之人,是以,任憑花季如何變換招式都隻是以擎蒼扇一味防守。花季亦知眼前少年武功不俗,從始至終都是一味防守未曾進攻,如果全力出手的話自己不一定是其對手。
忽聽良姬喊道“季兒住手,荊少俠是師父的客人,不可傷了和氣。”
花季聽到師父喊話,劍尖點地身形翻轉,借勢輕踩背後竹身飛身向良姬而去。荊濟見狀亦是長出了一口氣,隨即閃身來到眾人麵前。
荊濟躬身一禮道“晚輩不知姑娘是前輩高徒,打擾姑娘清修,還請見諒。”
良姬笑道“荊少俠武功出眾,小徒多有失禮。”
花季道“師伯,你老人家什麼時候來的九德賢莊,怎麼也不提前打個招呼?”
無麵道“師伯隨心所欲,漫無目的的四處閒逛,想起師侄便來看看。多日不見,師侄的武功又有精進,果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半生道“我觀荊少俠的身法招式頗似擎蒼劍法,少俠又姓荊,難道是擎蒼劍客荊前輩的後人?”
荊濟道“確如前輩所言,擎蒼劍客乃荊濟祖父。”
半生點了點頭,道“江湖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換舊人。荊少俠不但武功出眾,更有荊前輩之風骨,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良姬道“三日後便是‘齊魯學記’舉辦之期,莊內近日來會比較忙碌。諸位的飲食起居便交由花季照顧,諸位自可安心在莊內住下,有什麼需要知會花季即可。”
九德賢莊,中庭正堂。
堂上端坐一人,劍眉鳳目,齒皓朱純,鬢若刀裁,目似寒星;頭戴束發嵌寶紫金冠,身著鑲金慘綠錦羅衣,腰紮墨色金絲蛛紋帶;腹有經綸氣自華,心係天下念眾生;是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正是儒家現任掌門匡悟。
匡悟自幼心性沉穩,悟性過人,被儒家眾多長輩一致看好,斷言將是儒家未來的希望,更是年輕一輩儒家弟子仰慕的偶像。匡悟對儒家的未來有著強烈的使命感,一直致力於將儒家學說發揚光大。在接任儒家掌門之後更是以卓絕的見識,胸懷天下的氣魄,堅守“博學於文,約之以禮。”的理念。
始皇帝頒行“焚書令”之際,儒家選送年輕儒生攜名劍湛盧隨船遠赴海外以避禍亂。湛盧因其“君有道,劍在側,國興旺。君無道,劍飛棄,國破敗。五金之英,太陽之精,出之有神,服之有威。”之質,成為儒家曆代掌門的佩劍。
半生、良姬進的大廳道“拜見掌門師兄及諸位師兄。”
匡悟道“商於城威權漸失,大陸割據之勢驟起,大陸似有禮崩樂壞之勢,百姓已經苦不堪言。江湖上亦是暗流湧動,不論江湖道義,不守江湖規矩者比比皆是。近些年,心歪誌短,覬覦儒家典籍者亦不勝其數。而今‘齊魯學記’之期將至,儒家素無拒客之理,隻能辛苦諸位師弟多多照應。”
左邊昔初道“掌門師兄,眼下參加‘齊魯學記’的人是逐年增多,但是參與者的水平卻是參差不齊,也不乏有些渾水摸魚之徒。長此下去,與儒家興盛學說的初衷漸有背離之勢,難免會遭人非議。”
匡悟道“天下之勢,唯心唯德,當此之時,你我皆應堅守本心,弘揚儒家學說,以慰先賢之教誨。”
昔初道“師兄教訓的是,昔初謹記。”
匡悟道“三師弟,過往皆由師弟接待安置,今年仍以師弟為主,我等從旁協助。眼下正值多事之秋,參加學記者魚龍混雜,師弟需多加留意。”
彥雨道“彥雨謹遵掌門師兄吩咐。”
匡悟向豐杜道“師弟自西渡城帶回兩個孩子,不知從何而來?”
豐杜道“這兩個孩子是海閻王自大海的另一邊所救,帶到了新秦大陸。豐杜此行有幸見到了傳說中的人魚族,人魚族公主也證實大海的西岸確有類似人類的種族生活。”
匡悟道“原來如此,不知師弟有何打算?”
豐杜道“豐杜遊曆大陸之時曾在大陸極南之地的雪原城見過此族之人。他們大多身材修長,動作飄逸,耳朵寬大且有尖角,麵部輪廓分明,目光敏銳警惕性高。男人四肢發達,身體強壯但不粗獷,女人則腰肢纖細,美豔動人。因其族人擅長醫藥及占卜之術,南方人皆稱其為‘巫族’,與人魚族公主所說的嗜殺,殘暴的特征完全不同。是以,豐杜便想將他們留在九德山莊加以教化,以待後用。”
匡悟道“大陸形勢變幻莫測,各種勢力紛紛湧現,‘巫族’的出現是好是壞尚不得而知,既是同族,先行了解並無不妥。”
豐杜道“豐杜此行見到了‘五精’之一的水精。豐杜初見並未認出,直到在人魚族族地見其歸位,引得天地共鳴方才識得其是‘五精’之一的水精——海洋之心。”
在座幾人聞聽豐杜提及“五精”臉色皆是微微一變,無不是有些深感意外。
據傳,當年祁真遠赴海外為始皇帝尋求升仙之道,遭遇海風暴將隨行船隻儘皆帶到新秦大陸,莫名壁於驪山穀澗,驚起“五色精華”離澗飛散。五精者水之精華——海洋之心,火之精華——赤炎火晶,土之精華——大地之心,金之精華——百煆晶石和木之精華——原木之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