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江湖四樂(1 / 2)

蒼生濟之江湖 濟肆丨 8117 字 2024-06-12

九德賢莊地處膠西郡西南方,背靠竹山毗鄰新海郡,是新秦大陸儒家學術的起源地,素有新秦大陸“孔孟之鄉”的美譽。

據《新秦大陸紀事》所載,大秦帝國始皇帝為“燔詩書而明法令”,采納丞相李斯的建議頒下“焚書令”。眾多被禍及學派的年輕學士為逃避災禍遂改名換姓,自願進入童男童女的隊列遠赴海外,也因此使得一眾學派的典籍學說得以在新秦大陸生根發芽。

三百年來儒家學說在曆代掌門的努力下盛名大陸,九德賢莊也成為了文人、雅仕、武者以及各方勢力的神往之處。“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九德並重;設私塾講學,傳承文化;因材施教注重人本,三百年來儒家學說對新秦大陸的文化發展和傳承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竹山之北,海之耳畔,九德賢莊赫然而立。

九德賢莊莊前是一片麵積極大,鋪滿綠樹、紅花、草甸的空曠之地。草地之間一汪溪水自東向西緩緩流過,稀疏零亂的綠樹點映著青蔥的草甸。海風起處草浪隨波蕩漾,綠樹紅花搖曳生姿,花香、鳥語、蟲鳴充溢四野。

草甸儘處九德賢莊臥於竹山之畔,遠遠看去樓閣高低不一錯落有致。夕陽過處依稀可見人影綽綽,草甸之間一條石板路曲折伸延,四人沿路向九德賢莊莊門行去。

及至莊前,一個書生模樣的年輕人上前問道“不知幾位是訪友還是參加齊魯學記?”

無麵道“我老人家是來會綠笛仙子良姬和幻音鎖魂半生的,煩請小哥通報一下。”

“兩位師叔此刻應在東院,晚生帶諸位前去。”年輕書生說著便引四人向東院走去。

九德賢莊莊內水榭環布,亭台相襯,樓閣散布起伏有序,處處透著書香之氣。一路行來,綠樹紅花,處處洋溢著生命的氣息,漸近東院,鼓樂之音,絲竹之聲漸盈耳畔。

幾人來到東院,引路的書生正要上前稟告,無麵伸手攔下,謝過書生便讓其自行離去。四人剛進院門站定,隻見一綠衣女子,體態如柳,長發披肩,頭上發髻高綰,神情淡然優雅,淡淡美目緩緩飄過四人,一顰一笑儘顯絕代風華。

忽然,綠衣女子柳腰一擺,腳尖輕點,揮動手中綠笛直向無麵打來,無麵見人已至身前,忙出掌相迎。綠衣女子正是與無麵齊名的,被譽為江湖四樂之一的綠笛仙子——良姬,四人剛接近東院,良姬便從腳步判斷出幾人武功不俗。作為江湖四樂之一的綠笛仙子,其在江湖上的名頭可是比無麵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存在,多年的江湖磨礪也練就了出奇的警覺力。

良姬身姿曼妙,動作輕盈唯美,手中綠笛掩映在綠衣之間神出鬼沒。兩人剛一交手,良姬便全力施為,一招一式皆是儘力相搏,毫無切磋之意。

無麵深知良姬即使切磋也必全力而為的性格,不敢大意。一邊儘力應對一邊還不忘說道“良姬妹子,老哥哥是來找地兒歇腳的,不是打架的。一天都沒吃過一口飽飯,能不能先給口吃的,吃飽了再打?”

無麵本想“賣一波慘博取點同情,看在如此可憐的份上該收手了吧!”哪知良姬非但不買賬,反倒加強了進攻,頗有點“趁你病要你命”的意思。

無麵一看,這妹子是要餓死哥哥啊,也自腰間取出嗩呐相迎,心內還嘀咕道“這妹子莫不是受了什麼刺激,或者是半生老弟惹了什麼禍事,正好被我趕上拿來撒氣?”

兩人纏鬥之際,無麵時不時抬眼喵向遠處的青衣男子——幻音鎖魂半生。隻見半生青衣黑發,不紮不束,飄飄逸逸,麵似雕刻,五官分明,劍眉之下一對細長的桃花眼閃動著千種琉璃光芒。玉簫彆於腰間,溫文爾雅,麵帶微笑的看著麵前打鬥的二人。

忽然,無麵閃身向半生躍去,一個轉身便來到半生身後道“老弟,趕緊管管你家娘子,太可怕了,老哥我是個快要餓死的人非但不同情還出手如此的重!”

良姬一看無麵居然跑到半生身後,還說出如此逗氣的話來,頓時叉腰“咯咯咯”的笑了起來。三人一見也是偷偷的樂了起來,雖然都知道無麵前輩喜樂隨性,經常逗的人忍俊不禁,不曾想竟有如此可愛的一麵。

良姬笑道“老鬼,怎麼有興致來九德賢莊?莫不是為了湊‘齊魯學記’的熱鬨?”

半生道“兄長難道也喜歡上了舞文弄墨?或者是為晚生後輩擇尋機緣?”

無麵語帶驚訝的道“哎呀,我老人家居然忘記過幾日便是舉辦‘齊魯學記’的日子!”

良姬、半生相視一眼道“老鬼難道另有他事?”

無麵道“我老人家隻是路過九德賢莊,順便陪同三個娃娃來找些吃食,實在是有些餓了。當然嘍,也有些時日沒見二位順道來看看。”

良姬一聽,又是一陣顫笑,看來這老鬼是真不關心“齊魯學記”這等盛事。來到九德賢莊還真有可能是因為餓了,畢竟這老鬼向來沒個正形,做事也從不循常理。

半生前麵引路,領著幾人來到東院正廳,良姬讓人送上吃食,無麵則將眾人互相介紹了一番。得知赤刃遭了小人暗算有傷在身,良姬便命人將客房備好,扶赤刃先到客房休息,隨後又讓人去豐杜處請醫師前來醫治。

待一切安排妥帖,良姬道“不知這位少年與老鬼是什麼關係?”

無麵道“小娃娃乃是天池老人的關門弟子,也是我老人家的小朋友。”

良姬、半生同時道“天池老人?”

無麵道“是的,就是那個老家夥的關門弟子。”

良姬道“居然有人敢動他的徒弟,看來膽子夠大的啊!”

無麵道“膽子嘛,是有點,不過命卻不夠給膽子撐腰的!”

墨義道“晚輩近些時日總聽人提及江湖四樂,眼前三位前輩已占其三,不知道另一位是哪位前輩?”

無麵道“我老人家以嗩呐為武器,在江湖稍有名氣,喚作“鎮魂”;道家青藤以二胡著世喚作“命對”;半生出身儒家,以蕭成名江湖,喚作“幻音鎖魂”;良姬出身琴樂之家,以笛著稱喚作“綠笛仙子”。良姬與半生相識於江湖,結伴而行,互生情愫,後來更是結為夫婦,多年的江湖漂泊讓二人看淡世俗名利,遂隱於九德賢莊,潛心樂曲,精研武學。隻因我們四人皆以樂器為武器,而武功修為又與樂曲有關,故此有江湖四樂之稱,雖然江湖也有頗多以樂器成名的人物,但是多數因為立場飄忽不定並未被江湖人考量。”

近些年來,青藤醉心研習“命對劍法”和“梵音八渡”,更要幫忙處理道家事宜,良姬妹子和半生老弟也是醉心研習曲樂、功法和教授徒弟,隻有我老人家還活躍在江湖,哪裡有熱鬨往哪裡鑽,他們三人則極少在江湖露麵。

半生一笑道“兄長閒雲野鶴讓愚弟羨慕,奈何愚弟卻無法像兄長一樣灑脫。而今大陸紛爭四起,商於城‘管事府’對大陸的管控也大不如前,世道紛亂,民生疾苦,我二人不忍見世人受苦,卻又無力改變,才選擇隱身以避世。”

墨義道“前輩,不知剛才所提‘齊魯學記’是何種盛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