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道“儒家曆代掌門遵從傳統,每年都會舉辦一次集會,集會之目的主要是為了暢談學說,傳承先賢之德,使後世不忘華夏之根,炎黃血脈。近十年來參會的人數逐年增多,學會也參雜進了以武會友以及琴棋書畫的各項比試。”
荊濟道“緣何叫作‘齊魯學記’?”
良姬道“在大秦帝國的時代,儒家起於齊魯大地,素有‘齊魯之地,孔孟之鄉’的美稱,先祖來到新秦大陸之後為作紀念故取名‘齊魯學記’。”
三百年來,齊魯學記一直都是這片大陸的頂尖學術盛會,能夠參加齊魯學記的不是各地名士便是一方勢力的貴家公子,也不乏各處的驚材絕豔之輩參與其中。有些人是為了一睹大陸名仕的風采,有些人則是為了展示才華,以期尋得知音良主。
墨義初聽齊魯學記之事,好奇心頓起,不免有些期待。無麵看出墨義心思,道“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既然趕上‘齊魯學記’這等盛會,老哥哥我也想湊湊熱鬨,怕是要多麻煩二位幾日了。”
半生哈哈一笑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來者皆是客,兄長儘可安心住下。”
無麵道“雖然我對這學記沒什麼感覺,但是作為大陸的一大盛事,年輕人還是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的。如今赤刃有傷在身,兩位小友不妨陪我老人家多逗留幾日,也見識見識儒家人的風采。”
墨義道“隻怕是要麻煩兩位前輩了。”
良姬笑道“年輕人隻要不嫌吵鬨,自可安心住下,九德賢莊自當歡迎。”
說話之間,隻聽“咕嚕”一聲,無麵一摸肚子道“良姬妹子,老哥哥的肚子已經忍不住了,再不吃東西可是真的就要餓死了”!
眾人聽言又是一陣哄笑,半生前麵引路,引著幾人去飯堂用餐!
翌日清晨。
荊濟早早起床,洗漱完畢便想找個清淨的去處舒展舒展筋骨。隻見九德賢莊到處人影綽綽,往來之際各行其是,端的是忙碌不已。荊濟自覺莊內難尋清淨之處,於是便出東門緩步向竹山而去。
清晨的竹山霧氣升騰,鳥鳴蟲吟清脆悅耳,溪流蛙鳴徜徉自得,野花和樹葉的馨香四處飄散。清涼的海風輕輕吹過,溫柔了梧桐的葉,搖擺著道旁的花,撩撥起溪中的水,彌散了陽光裡的鳥鳴。
行不多時,來到一片鬱鬱蒼蒼,青翠蔥蘢的竹林前。放眼竹林碧波蕩漾,青翠欲滴,微風拂麵,寧靜幽雅間回蕩著清新的竹香。荊濟閉上雙眼,深深的一個呼吸,靜靜地感受著竹山林海的磅礴生命氣息。荊濟竟是禁不住地向竹林深處走去,不知道行了多久,隻見一片竹子自根部離地大約三尺處被齊刷刷斬斷。一個約有十六、七歲年紀的少女著一件黃色衣衫,身材纖細高挑,濃密的發絲高高的纘在腦後,發梢順肩而下,直垂腰際,齊眉的劉海兒下襯著一張鵝蛋臉,眉目如畫,肌膚白皙,英氣逼人,正在竹樁之上揮劍起舞。
黃衣少女身如雛燕般輕盈,伴隨著“沙沙”的竹聲,手腕輕轉,綠劍揮動如青蛇吐信,嘶嘶破風;玉步橫移,踩出旋葉飛花,劍影疊起,竹葉紛崩而下;綠色劍芒在空中畫成一道弧線,少女腰肢亦順著劍光倒去。
“此女劍法看上去好似有氣無力,如弱柳扶風,似輕拈落雪,但劍招卻甚是淩厲。於竹樁之上淩空舞劍,更要心與劍意相通,否則下盤不穩反受其累。”荊濟邊看邊思忖道。
荊濟看的入迷,心旌動蕩間嗅到一股淩厲的殺氣,原來是那黃衣少女發現有人在偷看她練劍。隻見黃衣少女猛一踩竹樁揮劍便向荊濟刺來,荊濟一見慌忙閃身避開道“姑娘請聽在下解釋,在下實非有意偷看姑娘練劍,隻因路過竹林,見姑娘劍法出眾禁不住多看了幾眼,還請姑娘見諒。”
黃衣少女一招未中,秀眉一橫,身形輕轉,盈盈然飄至荊濟眼前。荊濟身形一閃宛若蛟龍騰躍而起,向著竹林外飛遁而去,黃衣少女蓮步生風,似浮光掠影一般便追了上去。
荊濟邊退邊向姑娘解釋,姑娘卻是始終不發一言,手中劍更沒有絲毫的停頓之意。無奈之下,荊濟隻得揮動折扇與姑娘過起招來。
墨義起床便去查看了一下赤刃的傷勢。經過一夜的靜養,赤刃已經大有好轉,好在都隻是皮外傷不出幾日便能痊愈。
墨義在驪山之時,父親曾言“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智者當知學善學,為己為人,且不可固步自封,止於當下。”
如今離開驪山已兩月有餘,在見過了義隴城的繁華興盛,也見過了西渡城的堅韌不屈,又聽聞“齊魯學記”之時,墨義方才意識到自己對這片大陸而言仍是白紙一張,不識過去,不知當下。是以,墨義整夜輾轉反側,難以成眠,一直在想該如何去了解這片大陸,了解三百年前的大秦帝國以及大陸的血脈根源。
墨義離開赤刃的臥室來到一水榭涼亭邊,隻見無麵盤膝而坐,雙手置於膝上,均勻有序的呼吸吐納。墨義不願打擾,遠遠的便停下腳步。
無麵緩緩睜開雙眼道“我老人家觀小娃娃愁容滿麵,難道是遇到了什麼難解之事?”
墨義道“晚輩有頗多問題想向前輩請教,又恐打擾前輩清修!”
無麵一聽,嘿嘿樂道“識文斷字,舞文弄墨的事情千萬不要問我老人家,問也白問!至於江湖上的事嘛,我老人家倒是略知一二,小娃娃若不嫌棄,我老人家倒是可以儘力為你解惑。”
墨義道“晚輩出山兩月有餘,卻未曾認真了解過這片大陸的情況。晚輩知道前輩遍遊大陸,關於江湖之事知之甚詳,是以想向前輩請教,還望前輩不吝賜教。”
無麵道“我老人家果然沒有看錯,小娃娃不僅心地善良,心細如塵,也是十分的有上進心。行走江湖,理應多了解一些江湖上的東西,這樣才能少吃虧。”
新秦大陸江湖素有七家、六閣、五主、四樂、三怪、二聖、一樓一湖之說。雖然近些年不斷有新生勢力崛起,但是風頭依舊無法蓋過這些成名已久的勢力,至於那些在江湖上名不見經傳的小勢力更是數不勝數。
小娃娃行走江湖儘量不要招惹翎獄閣、魁嵬閣和東生湖的蛟魘幫。翎獄閣作為大陸第一的暗殺組織,絕非浪得虛名;魁嵬閣出手必是滅門之災,至於魁嵬閣有多少人,閣主是誰,到現在都無人知曉;蛟魘幫活動在大陸東邊的東生湖附近,總堂在東生湖南邊的死亡沼澤內,實力更是遠在楚苂閣之上。
近幾十年來,最大的變化應該就是在大陸最南端的冰原之上,天山之畔出現了一批新的力量,這些人與海奴兄弟頗為相似,但是身體更加強壯,武功也相當怪異。他們在平蒼郡最南端的天山腳下建立雪原城,聲勢已是日漸壯大,他日若是遇見務必要多加小心。
至於大陸的曆史有三個地方可以了解,分彆是儒家的藏書樓,道家的藏經樓和商於城麒麟閣內的古鑒樓。因為這三座書樓裡都有各家武學典籍、兵書戰策和曆史史料,不是什麼人都可以隨便進出的,尤其麒麟閣內更是存有完整的大秦帝國及大秦帝國之前朝代的史料,更有新秦大陸由來的曆史記載。
在無麵異常詳細的介紹下,墨義對大陸的江湖格局也是有了初步的了解。江湖之大,世事紛繁複雜,有高人前輩的經驗指點,行走江湖非但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更能少生是非,多行義事。
二人相談甚歡之際,忽見遠處鬨哄哄的一片。二人不免也上前湊湊熱鬨,細聽之下才知道是良姬和半生的徒弟在竹山上與人動起手來。據說來人武功不弱,良姬和半生的徒弟對上那人都沒討得半分好處。無麵一聽,立時便來了興趣,有樂子那必須要去瞅瞅。於是便隨良姬和半生與一眾人等向竹山趕去。
荊濟與黃衣少女你追我趕之際已是戰至百招開外,儘管荊姬邊退邊試圖解釋,卻都無濟於事。荊濟每一次的解釋都隻會換來黃衣少女更加淩厲的攻擊,萬般無奈之下,荊濟隻得與黃衣姑娘過起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