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是處理,這兩人真的犯下大錯了嗎?
欺上瞞下確實有,但是在治理發展地方,提升民生這塊,兩人都做得非常好,能夠兩年持續完成指標,在他治內,已經算是優秀的官員了,畢竟還有很多人,連指標都無法完成。
如今了解清楚原因,李元吉的憤怒是沒有了,但卻是頭疼,這事怎麼處理,將會成為一個風向標,因為這是第一起,對其他各州官員,以後如何在百姓的民意以及指標這兩者之間進行平衡的重要參考。
李元吉是真的頭疼了,這個時候他才更加明白,這個上位者也是真的不好做,但凡他處理有失偏頗,今後那些官員恐怕就會來給他搞一刀切。
他要是下重手處罰,今後各地再出現什麼民意,那是不是就要全部淩駕於指標考核之上?那這指標考核還做不做了?
最為重要的是,那些無法完成指標的人,會不會玩起歪門邪道,鼓動百姓提出一些要求來,他們去完成,然後指標沒有完成,反而讓他們有了借口,這種事情一旦發生,又該怎麼處理?
而若是對陳斌與劉繼不做懲處,百姓民意的平息還好,畢竟兩人不是做的什麼天怒人怨的大事,但以後其他官員效仿,枉顧民意,即便被查出來,直接以這件事來說,又該怎麼嚴加處理?
李元吉這一刻忽然有些明悟,作為上位者,賞與罰,還真都是一門學問,雖然自己掌握在手中,但賞與罰做不好,下麵人不會服氣,矛盾就會逐漸加深。
雖然他可以動用強權,這些人也不可能會來反抗他,但一旦動用強權,就會逐漸演變成他與底下那些官員的爭鬥,內耗就會不斷加深,這也不是李元吉想要看到的。
想了一會,李元吉隨即看向岑文本。
“如今這件事已經發生,陳斌與劉繼兩人,必須要處理,但又要保證指標考核的優先性,也要讓官吏能夠注意到百姓的民意,你覺得該怎麼處理?”
岑文本本來還在沉思,聽著李元吉的話語,頓時一愣,隨後便滿臉肅然。
“大王,若是一定要處理陳斌與劉繼兩人,臣有一問,還請大王能夠解惑。”
見岑文本無比嚴肅,李元吉沉吟片刻,便是目光深沉的看向岑文本。
“你說。”
岑文本抬頭看向李元吉,肅聲道:“大王,各府、各州、甚至是各縣考核指標,與民意相比,誰為重?”
李元吉深深的看向岑文本,這個問題,這是要將他架在火上烤啊,岑文本這個問題,在李元吉眼中,就是官員與百姓的二選一。
李元吉坐在上方,手指在椅子旁邊的扶手上敲打著,思考片刻,李元吉發現自己應該是想偏了,以他對岑文本的了解,岑文本不會這麼明目張膽的與他反著來,這麼偏袒各級官吏。
這個問題的本質,似乎就代表了對陳斌與劉繼的處理態度,以及後續再發生此類事情的處理模版,現在定下來的,或許就會成為以後一定時間內的標準。
李元吉皺著眉頭,指標與民意,誰為重?
李元吉一時間是真的無比愁,在他眼中,指標很重要,但民意同樣重要。
彆人不知道百姓的重要,他還能不知道嗎?
李元吉就這樣思考著,岑文本則是在下方耐心的等待著,絲毫沒有催促。
過了許久,李元吉漸漸有些明悟。
發展的本意是什麼?
發展的本意就是提升地方的經濟,各方麵全方位的提升,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民生的提升。
想想在他初來嶺南之時,這裡的百姓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再看看現在,這些都是通過發展,逐漸開始提升上來的。
從最開始的食不果腹,房屋都是無比破漏,穿的更是不用說了,放到大唐去,恐怕還以為是乞丐。
如今這裡的百姓,不僅能夠吃得起飯食,住的也大為提升,至於穿的,起碼已經可以不用光腚了,甚至還能有一身全新的衣物。
其他各種條件,比起之前都要好上無數倍,道路、水渠、河道等等,都在進行全方位的改善,可以說如今的一切,都是因為他來到這裡,大力發展所帶來的。
正是讓百姓富裕起來,如今這些人才會有出海經商的心思,若是在之前,飯都吃不飽,還想要出去折騰?怎麼折騰?
沒有他,這裡能夠有這麼繁華?他們能夠見到這麼多商人?還想出海?想都彆想!
然而如今民生發展得如此之好,但依舊有人不知足,還想要更多,為此無故這麼多人聚集,反抗官府,官府的背後,代表的可是他李元吉。
想通這些,李元吉忽然有些明悟了,百姓確實需要看重,但他自己,是不是太過看重百姓了?
縱觀這次事件,陳斌與劉繼不僅治理發展沒有過錯,即便是那些百姓提出的出海經商,他們有拒絕嗎?
沒有,他們兩人所采用的,都是拖延,並非不去執行,而是過後進行。
而兩人若說犯錯,最大的錯,則是對上的隱瞞,若是沒有對上的隱瞞,可以說沒有任何罪責。
李元吉想了很多,想通之後,整個人都通透了不少,以往,確實是他有些執迷了。
他如今做的這些,可以說對所有人而言,有著再造之恩都不為過,這些人,對他感恩是應該,而不是向他要求更多。
岑文本看著李元吉整個人逐漸發生變化,他就知道,李元吉已經想通,岑文本也尤為欣喜。
在李元吉回過神來後,當即道:“大王,臣認為,陳斌與劉繼有罪,乃是對上欺瞞之罪,並非枉顧民意。
反而,這些人如此不知感恩,不經任何報備,如此聚眾,枉顧當地發展,當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