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九邊嘩變!楊一清彆擋著我們進步!蒙古先驚後喜!北方大亂!(1 / 2)

江西,九江。

“爹,當下的局勢,我們應該怎麼辦?”

劉大夏家中,劉海源也和一乾市舶司的官員聚集在劉大夏身邊。

大明一下子出現了這種大事,都直接蓋過了他們在金陵輸的幾十萬兩銀子了。

現在,他們自然也無心海貿生意。

“確定陛下在金陵是嗎?”

劉大夏看了一眼客廳眾人,眼下廣東、福州的門生故吏,也派了專人到他這裡來取經。

“確定!當日太祖忌辰,我們都挨個述職的,都見到了陛下。”

劉海源重重點頭。

“然後……確定金陵現在在征兵十萬嗎?”劉大夏再問。

“已經確定了,目前金陵已經征兵五萬,而且……魏國公徐俌,竟然也親自現身了。”另外的人也連忙補充。

劉大夏沉默良久。

“眼下,怕是陛下真的要久居金陵了!”

“還征兵十萬……”

劉大夏深吸一口氣,額頭上的皺紋都布滿憂愁。

“眼下這局麵,陛下的確有可能久居金陵,現在,陛下手中有錢有糧有兵,還故意讓興王挾天子以令諸侯,他是從哪兒來的底氣,就不怕大明真的一下子陷入天下大亂嗎?”

劉海源不懂,但真的被朱厚照的大手筆給震撼到了。

“亂,誰敢亂?誰能亂……”

“藩王全部在金陵,現在金陵又隨時有十萬大軍……”

“劉健他們就不能多點耐心嗎?怎麼就給陛下這樣的借口!?他們明知道不能給陛下拿到軍權……”

“現在……”

劉大夏心情很煩躁,眼看朱厚照就要賴在金陵不走了,他是真的糟心。

“是啊!劉健他們這樣一招,甚至讓陛下強征我們的船隻運糧運物資……我怎麼感覺,陛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北伐是假,趁機收拾我們南方,倒是真的!”有一個廣州官員忍不住歎氣。

“倭寇呢……”有人又動了心思。

“還倭寇什麼!陳清他們都已經大軍開拔倭國了,現在再冒出倭寇,就不是我們自己處理了。陛下的新軍,正愁沒地方用呢!”

“……”

沉默,又是良久的沉默。

“劉老,現在該怎麼辦啊?戰事一起,我們的西洋生意也受到影響了。”

“對啊!陛下搞的這些招數!太粗暴了!他怎麼能就隨便掀起南北內戰呢!”

“他是嫌他們老朱家的江山太平久了嗎?”

然後……壓抑的氣氛再次讓得眾人想要劉大夏拿主意。

“有沒有人能接近陛下?”

劉大夏看了一下眾人。

“接近什麼陛下啊!馬老,誰能料到陛下能來金陵!誰也能料到,陛下會讓金陵這些官員入閣……我們先前,根本沒有經營金陵這邊。況且,陛下在金陵,看樣子真被興王囚禁了一般,皇宮呆得少,動不動就往孝陵一呆!我們根本安排不進人……”

劉大夏話一出,眾人就明白他的意思了,還是要想辦法逼迫朱厚照回北方。

最好的辦法,朱厚照在南方遭到生命威脅。

可惜,他們皇宮無人、後宮無人、金陵官場也無人。

“是啊,爹……金陵這些官員,我們送禮他們都不要的!尤其是那黃寶……禮也收,可完全不辦事!比先前的內閣都還要誇張!”

說到這裡,劉海源也是一把辛酸淚。

“彆說這麼多了!”

“當下我們隻能等,觀望!”

“此外……不知道怎麼的,老夫感覺不是很安穩。這樣,海源,近段時間,你有空先把一些家資轉移了,轉移到琉球、到台灣、到海南吧……”

麵對這種露頭就要被金陵十萬大軍打的情況,劉大夏認識還是深刻的,顯然更加不能輕舉妄動了。

他們能做的,隻有轉移重要的資產。

“行!爹,我照你的辦!”劉海源點頭。

“至於你們……也是這樣!回到你們自己地方後,不僅要安分守己,還要更加看住你們的人,不要生出亂子!最好,能夠給陛下提供物資的,就儘量提供物資!趁機好好表表忠心!”

他又安排各地的官員。

“劉老,知道,知道!我們一定安分守己!”眾人連忙稱是。

“先廣積糧總沒錯!我們這邊最好不要有動靜……更大的亂子,應該在北方!”

“比我們情況更加危急的,應該是九邊!”

“楊一清,他會怎麼選擇?”

劉大夏遠望北方,現在天下亂不亂,基本上都係於楊一清怎麼選擇了。

按理說,站在南方,他本應該站出來旗幟鮮明的表態與內閣決裂。

可形勢不明朗,他都不敢露頭了。

……

九邊,大同重鎮!

楊一清桌子上擺著兩份急報。

一份來自內閣,一份來自金陵!

“藩王興王挾天子以令諸侯,率領南方叛軍北伐?要我們速速馳援京城!進行京師保衛戰!”

這份是內閣八百裡加急。

“陛下稱內閣謀反,讓我們九邊原地擒賊?”

這份是朱厚照開朝會正式宣布內閣謀反的急報。

京城距離九邊這邊要更近一些,相反金陵距離九邊就很遠了,這份急報現在才到大同。

“楊大人,這兩份文書?到底什麼情況?”

大同巡撫劉宇也擺出了兩份同樣的急報:“你們匆匆從陝西趕到大同,現在到底怎麼回事?我們應該聽內閣的,還是應該聽陛下的?我們大明到底發生了什麼?”

“我們九邊,現在該怎麼辦?”

因為內閣很近,內閣的消息率先抵達。

所以……楊一清等人都直接率軍趕到了大同,現在來了兩份打架的文書報告。

此時在場楊一清官最大,節製陝西、巡綏、寧夏、甘肅四撫,固原、榆林、寧夏、甘肅、臨洮五鎮。劉大夏舉薦。

大同巡撫劉宇總督宣府、大同、山西軍務,馬文升舉薦。

兩個巡撫和一乾總兵,大眼瞪小眼,完全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劉大人,你問我,我也不知道。”

楊一清直接搖頭,神色凝重的看著眾人:“但現在我們可以確定一個事情是,大明亂了!莪們九邊,不能跟著亂!要更加防備蒙古人入侵!”

楊一清也發現,他被耍了。

虧得他接到急報,便是匆匆召集部分軍隊準備馳援京城。

幸好!

到了大同這裡,劉宇按兵不動。

因為,劉宇也是攀附劉瑾上的位,顯然和內閣不對付,就按兵不動。

這倒是救了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