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九邊嘩變!楊一清彆擋著我們進步!蒙古先驚後喜!北方大亂!(2 / 2)

“廢話!楊大人,就彆說這些廢話了!兩份都是八百裡加急……他們鬥歸鬥,何至於拉上我們?還有……陛下真的被興王囚禁了嗎?興王,能造反嗎?這會不會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劉宇直接白了楊一清一眼,很是不屑。

楊一清沉默,在場的總兵們,更是麵麵相覷,左顧右盼。

“巡撫大人!依我看,聽陛下的!肯定是內閣謀反,這份公文都有玉璽,乃是聖旨!內閣他們有什麼?太後懿旨?”

“京城距離我們近!我們直接抓了內閣交給陛下!立功就在眼前!”

這個時候,一身戎裝的武將寧夏都指揮僉事仇鉞直接火氣暴躁道。

“對,我們也讚成!我們隻認聖旨,不認什麼內閣!我們的俸祿是陛下發的,內閣……他們能乾什麼?還不會隻會派文官來製衡我們!?打壓我們!他們都欠我們多少餉銀了!”

這話一出,幾個總兵副總兵直接附和。

他們不會想那麼多,純純看內閣不爽!

尤其是……楊一清、劉宇這些文官空降來節製他們各鎮,影響他們撈錢了。

這筆賬,要算在內閣這些文官身上的。

因為,從洪武到永樂再到正統年間,大明九邊的權力就掌握在他們這些總兵手中。

可是自從土木堡之變後,勳貴、督軍府權力被極大削弱,然後……本來臨時設置的巡撫,也逐漸有了實權,到正德嘉靖時期逐漸發展成常設九邊的巡視長官。

楊一清這個三邊總製,算是政事軍事一把抓,徹底節製了總兵軍權,開啟了以文禦武的政治慣例。

打仗好啊!隻要一打仗,這些總兵就有了權力。

因此對於楊一清和劉宇等人的保守,他們直接發表不滿。

這些話一出,楊一清和劉宇麵色大變。

“仇鉞,你說什麼呢!?這顯然又到了我們大明生死存亡的時候!我們走了,蒙古怎麼辦?邊疆還要不要了!?”

楊一清直接就嗬斥手下仇鉞了,生怕煽動起了兵變。

“不能動!本官認為不能動!無論是內閣的急報,還是陛下的急報也好!尤其是陛下的急報,讓我們就地剿撫平亂!顯然已經是考慮到現在這種情況了!”

這一刻,大明的利益顯然是被楊一清放在眼前的。

他急忙安撫眾人,生怕眾人嘩變!

“巡撫大人,我覺得你壓得了一時,恐怕壓不了一世。”

“現在可不是土木堡之變!是大明出現了內亂,我們應該……誰給我們錢糧,就聽誰的!”

“憑什麼我們要苦哈哈的守著九邊!憑什麼其他兄弟們可以有個從龍之功?”

“我們也想回京城,或者去金陵享受享受!!”

“對!憑什麼我們九邊將士舍身忘死的保家衛國,他們卻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

“內閣就是謀反!他們逼迫陛下去金陵的!”

“我也聽說,陛下登基後,想要提高我們九邊將士的待遇!可被內閣否了!”

“我們現在果斷出兵!拿下內閣!到時候是陛下繼續當陛下也好,還是興王真當皇帝也好,這都是明擺著的功勞!”

“內閣!他們能給我們什麼?”

“隻知道讓我們打仗,打仗!可從來沒有把我們當人看!”

“對對對!內閣能給我們什麼!?我們現在隻要出手鎮壓內閣,就是潑天之功!”

越害怕什麼,真就越來什麼了。

楊一清的威懾力在平時還好,可現在到了這種情況,他的威懾力,直接就趨近於無了。

至於防著外敵?

嗬嗬,他們還防著外敵乾什麼?等彆人摘桃子嗎?

這一刻,隨著這些總兵你一眼我一語的發泄和抱怨,眾人的思路顯然是越來越明確,事情也越辯越明。

感受著滔滔的戰意,劉宇已經嚇到了。

“閉嘴!你們這是想要乾什麼?想要嘩變嗎?”楊一清也是身體發抖,臉色鐵青的直接大吼,試圖壓下這些總兵們的野心。

“嘩變?”

“楊巡撫!你可管不了我們!”

“你們給我們發銀子嗎?”

“再說了!內閣不是叫楊巡撫你去馳援嗎?”

“哈哈……那我們就聽內閣的!馳援!這可是師出有名!陛下和內閣,都讓我們行動!”

這一刻,楊一清的震懾趨近於零了,平常還被他們壓住的總兵們,直接一個個冷笑生硬拒絕:“告辭!軍情十萬火急!巡撫,我們就不奉陪了!”

“走!”

“走!”

他們直接離開。

鏗鏘!

“誰敢走出這裡,老夫定然讓他血濺當場!”

眼見攔不住一場兵禍,楊一清急得抽出了佩劍:“來人,攔住他們!”

“巡撫大人,彆讓我們對你不體麵。事情鬨大,你看大家支持還是不支持您……”

這樣的威脅也一點用都沒有,一個個總兵徑直離開,哪怕有士兵進來,看到這種情況也不知所措。

“仇鉞!你!你給我攔住他們!”

楊一清險些暈倒,連忙命令仇鉞。

“巡撫,卑職無法做到!卑職也認為,現在應該北上擒賊!”仇鉞也一下子跟著離去。

“哈哈哈!”

“巡撫大人,你們還是好好繼續當你們巡撫吧!你們好好守著九邊,我們有潑天富貴,也不會忘記你們的!”

這一下,總兵們更是笑著離開。

“停下!停下!”

楊一清試圖攔住眾人,可惜……無人聽他的。

而且!

這些總兵們很快,直接就原地召集人馬,召集他們的守軍部隊,直接北上出發!

九邊將領士兵們。

在這種相對矛盾的命令之下,還真的是隻需要經過簡單的思考,就很容易做出選擇!

至於剩下的那些邊軍,一看兄弟們也走了,哪兒會傻傻的留在原地守邊疆!

自然,以楊一清的名望,還是有不少部隊跟著他。

可惜麵對的是上千裡的九邊防線,楊一清掌握的軍隊,想要守住無異於杯水車薪,癡人說夢。

而九邊的大規模軍事變動,猶如多米諾骨牌一樣,瞬間引起了一係列的反應。

首先是士兵們的家人,他們直接隨著大軍趕緊撤,趕緊走!

牽一發而動全身,這麼大規模的動作,自然也讓一些蒙古人心驚膽戰,以為大明又要出天兵來打他們了,倒是一時間緊張了一下。

可很快他們的探子或者是二五仔就將大明這邊的消息,絲毫不漏的傳遞到了他們的耳朵之中。

接著看著幾乎不設防的九邊,他們露出了狂喜!

“快!快!快!組織百姓撤退!撤退!”

楊一清很快得知了這種情況,也顧不得攔住北上平亂部隊了,迅速組織各地百姓紛紛後撤,進城!

潰退,就是這麼一瞬間。

當如此大規模的撤退出現的那一刻,從九邊這裡帶來的恐慌,如同海嘯一樣從瞬間席卷北方。

北方,亂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