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李東陽:陛下你比漢武帝還激進!馬文升等人蒙了!(1 / 2)

“陛下,這……”

“這根本不可能的……”

終於知道朱厚照要走怎樣的路。

李東陽看著朱厚照那年輕稚嫩的臉龐,這一下子又理解又愧疚又苦澀的搖頭,不自覺否定了。

他也年輕過,他也曾在少年時候躊躇滿誌,立誌要改變這個世界,改變百姓的生存環境,讓大明變得更好。

可……

隨著年紀的變大,隨著對這個世界認識更深,隨著意識到自己也終究隻是一個普通人,無力對抗巨大的組織、係統、集體思潮導向、權力等等各種無法逾越的大山。

被社會的一切暴打得頭破血流後,他早已經拋下這少年時候立下的可笑理想。

反而如同他曾經看不起的那些官僚一樣,抱著打不過就加入的想法,主動融入進組織、係統、集體思潮導向、擁抱權力,成為掌控者、規則建立者、食利者。

等到他高高在上的時候,他反而會成為舊秩序的堅定守護者、捍衛者,自然而然的也打壓曾經想要改變世界的反叛者,突破規則的挑戰者,成為自己曾經憎惡的惡龍。

因為,等到他到這個位置的時候。

才會發現,維持既有秩序,其實也是一種對大明大多數百姓的公平!

改革不徹底,還不如不要改革。

不如維持原狀。

因為一小部分人帶來的破壞,可能傷害更多的勞苦大眾。

他甚至也知道,不改革可能大明也會如同人的身體一樣,漸漸老去,最終走向死亡。

可,人有惰性,集體也有惰性。

當那些慢性病不是怎麼影響吃飯睡覺的時候,人還是會不在意。

等到慢性病拖成絕症後,也隻能等死。

王朝也是這樣,太過龐大、時間尺度太過漫長,一些些小問題,總能扛過,可最終一些小問題凝聚成大問題,整個集體或者個人,都無法再轉向了,最後等待的也隻能是死亡。

李東陽當然也知道,身體有慢性病需要運動,需要徹底來一次藥到病除的手術。

可,真的做不到!

誰也無法保證,這種病是否徹底被根除。

誰也無法保證,藥到底有沒有對症下藥。

總之,隨著越發深入其中,李東陽知道改革越難。

相當於一隻手和整個身體在做對抗,不,一根指頭和身體做對抗。

他們是一根手指頭。

朱厚照是大腦!

可大腦再怎麼清醒、聰明,也需要五臟六腑和四肢軀乾做配合!

大腦要是不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強行來一個幾千裡的奔跑急行,那反而要加速死亡。

“不可能,怎麼不可能?”

“老師,今天沒有君臣,隻有師生。您雖然給我從小上過課,但好像從未說過一些真正的東西。不妨,就借著今天這個機會,把一切說開了,講破了,如何?真正給朕,好好上一課?”

“您說說,怎麼不可能,怎麼不行?”

朱厚照無比認真的看著李東陽,李東陽其實相當於美利堅的總統了。

他們都能百無禁忌,朱厚照不信,李東陽會不如美利堅這些總統的見識。

他想最後一次,從李東陽身上弄出點東西來。

“這……好吧!陛下,那老臣就冒犯了。”

“您的想法,我年輕的時候,也都有……”

“也……”

李東陽也意識到,這可能是能夠給朱厚照上的最後一課了。

當下,也不打算藏著掖著了,就直接把他年輕以來到現在的心路曆程,也說了出來。

這個時機,可能是最後說服朱厚照懸崖勒馬的機會了!

“總之……大明就像是一個中年人吧,不再像是太祖太宗立國時候那個時候的年輕,中途,甚至經過土木堡之變、京師保衛戰這樣的一場差點瀕臨死亡的大病……”

“是經過憲宗和孝宗兩位陛下勵精圖治、好好調理、好好養生……才到如今這種看似大病初愈,實則還是很虛弱的中年,實在是經不起任何折騰了啊。”

“因為!說句大逆不道的話……我們大明的土木堡之變,其實已經類似大唐的安史之亂了!”

“安史之亂後,肅宗、德宗、甚至唐宣宗等等的皇帝,都在想儘辦法救大唐……”

“可,他們的種種做法,從我們後世來看,反而有種加速節度使權力變大,最後讓藩鎮徹底脫離朝廷掌控的嫌疑!”

“陛下,我知道您年輕,甚至現在也完全理解了您!”

“可……以史為鑒啊!我們大明……現在說白了也差不多是安史之亂才過了兩個皇帝啊!您想要改變,可以!學一下唐德宗慢慢實行兩稅法,可以學一下唐憲宗李純試圖削藩,慢慢改變大明……其實,唐憲宗李純削藩,已經算是過於激進了……”

“你要當他們這樣的皇帝,我們都支持您,配合您!”

“但你現在想要當……宋神宗,也行!”

李東陽停頓了一下,見朱厚照能聽進去,他心一橫,也上了猛藥:“可怕就怕,您一不小心真當了——宋徽宗,尤其還想主動招惹蒙古人,屆時,也被俘虜了。我們倒是沒事,甚至大部分官員也沒事,大不了衣冠南渡、大不了繼續在南明……但您的結局……”

“嗬嗬……怕我給小王子倒馬桶,怕我給小王子牽羊是吧……”

“怕我不小心又回來,搞一個南宮複辟是吧……”

朱厚照輕輕笑了,補充了李東陽不敢說的話,他們前麵的例子,真的是太多太多了。

“不,陛下,已經不會有什麼南宮複辟了!”

“當年趙構沒有迎回二聖的路,被英宗走了。”

李東陽肯定道:“不會再有陛下犯景泰陛下的錯了,也不會有大臣想要當於謙了。大家應該會直接好好過南明歲月。”

所以說,從曆史經驗的教訓來看,朱祁鎮是有貢獻的。

以身試法完美的打好了皇帝被抓後的補丁。

“甚至……現在北方內閣的反應,都可以看做是,萬一哪天我們大明不小心被取代後,南明的反應……”

李東陽都能作精準預判了。

朱厚照不由得點點頭:“是啊,南明……南明,有南明嗎?”

這倒是一個問題,如果按照既有曆史發展下去,大明或許要走這一條路。

朱厚照甚至覺得,自己再大膽,也不會有現在的大膽和底氣。

可,這一切都建立在,沒有聊天群,沒得到美利堅的海量幫助之前。

李東陽和他的信息差,注定了李東陽隻能參照既往曆史尋找樣板。

兩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分歧。

這點,算是無法調和的。

他甚至都還和朱佑杬他們存在分歧,現在勉強能跟上他思路的,是徐雲妙!

“老師,所以……做不到,很難做,我們就不做了嗎?”

“我們,就這樣最好什麼都不要做,因為哪怕做了,就可以導致大明加速滅亡……”

“然後……一切的災難,苦難,都留給後人,讓他們自己去承受嗎?”

朱厚照輕輕再問,這可能是他和李東陽這些老頭子最大的區彆了!

他還沒有被同化,他想趁著年輕,多折騰,儘量折騰!

“做!可以做!陛下是年輕人!不衝動不做事,就不是年輕人了!我的意思是,陛下能做,可以做,但動作能不能要小一點,手段能不能再溫和一點,再有章法一點,治大國如烹小鮮,急不得,也趕不得啊!”

李東陽毫無疑問是妥協了,但也在儘力在勸誡。

“可漢武帝他還不是大刀闊斧?”朱厚照笑了,再舉了一個例子。

“但陛下您現在的一係列舉動,武帝在您麵前都顯得保守了,隻有王莽可能才能與您相較高下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