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宗·克利夫蘭:讀書人?科舉製?李陛下說的是學生和官員選拔製度吧?這對於我們來說,是兩個領域。學生或者教育這方麵,我覺得這個話題,可以由傑斐遜總統來回答。至於官員選拔製度,我感覺可以由傑克遜總統來參與。】
克利夫蘭一下子懂了朱厚照問的意思,自動就把兩者分開來了。
【唐僖宗李儇:嗯?什麼意思?學生和官員,兩個領域?】
這直接讓朱厚照疑惑了。
【美英宗·克利夫蘭:李陛下,受教育對我們來說,的確是兩個領域。正好我也大概知道你們東方的科舉製,上次聊天過後,我也對官員選拔這方麵進行了一下了解。你們東方好像是恰好從你們的隋唐開始,讀書然後參加一種考試,成為官員。】
【你們那邊讀書,太有功利性和政治性,基本上讀書是為了做官。】
【但我們這邊不一樣,我們把讀書當做一種認識世界的手段和載體,和當官員為民眾服務,沒有必然關係。】
【唐僖宗李儇:嗯?】
【美烈祖·路易十六:克利夫蘭,你說清楚點,這又是什麼區彆?】
路易十六一聽,也感覺有些雲裡霧裡。
【美太祖·華盛頓:科舉製又是什麼?】
【美宣宗·傑克遜:我們這邊沒有官員選拔製度吧?】
這個話題,又引起了一些好奇。
【美英宗·克利夫蘭:好吧,看來又是東西方差距。我一句話科普一下,路易十六陛下,華盛頓總統,東方很早就重視教育、傳遞知識,並且發展成為了一種,通過從小教育一批公民,然後這一批受教育的公民,通過東方的鎮、州、中央等一係列考試測試,成為東方的管理民眾的官員,這形成了一種選拔官員的製度,有些時候可以讓一個農民當到帝國宰相,也算是他們大一統王朝的必然性。】
【而我們西方這邊就不一樣了。】
【分兩個階段,第一個是早期羅馬帝國的時候,領主效忠於國王、騎士效忠領主、農民依附於小貴族。教育知識的傳遞,往往是貴族、家族式傳遞,普通農民基本上沒有受教育的需要。】
【這個時期,農民不可能實現這種階級躍遷。一般隻有貴族和富人家庭受教育。】
迅速帶入春秋戰國的貴族,門客的社會形態,朱厚照秒懂。
【同樣在這個時期,羅馬官員的選拔類似一種家族、官員的舉薦製度。但後來羅馬皇帝也取消了這種舉薦製度,因為這種成團的官員,對皇帝的權力是一種挑戰。】
【唐僖宗李儇:舉孝廉,九品中正製!好吧,朕也知道。】
似乎兩邊在這方麵的發展,並沒有什麼區彆。
朱厚照甚至更加清楚門閥世族的危害。
【美英宗·克利夫蘭:李陛下懂就好,下麵一個階段,可能才是我們東西方出現差距的地方。】
【第二個階段,就是我們這邊學校建立的開端。我們學校建立,是教會為開端,起初教會是用來培養牧師,教會也有很多藏書。教會和修道院的神父們,算是社會上知識淵博的人。所以,一些國王在人才缺乏的時候,會邀請這些人做官。】
天師道、孔老夫子三千門徒,寺院培養。
朱厚照也迅速帶入這些東西,例子也有,北魏時期,也有一些和尚當官。
【這就讓教會嘗到了甜頭,開始建立基督教學院,向一些國王輸送了很部分的牧師、神父。這使得教會分享了國家權力,成了另外一種頑固勢力。】
滅佛運動嘛,佛門勢力太過於強大了。
【然後……就到了牛津大學、巴黎大學等等高等學院,這些學校最初創立教授的也是拉丁語和神學的相關內容,後續到了文藝複興時期,書籍變多,才漸漸發展成今天的這種教育體係的。這種教育體係,雖然也培養一部分官員,但,沒有形成東方通過考試成為官員的製度。我們的官員,依舊被貴族、騎士、教會所壟斷。】
【一些普通人到了這個時期,可以通過考試上這些大學,改變命運,得到做官的機會。】
學校,太學,這東西在西漢時期已經存在,劉秀就去洛陽上過學。甚至,還發出了當官就當執金吾,娶妻當娶陰麗華的豪言壯語。
最終,他的確從一個種地的落魄劉姓皇族農民,成為了東漢的開國皇帝。
【但更多的人,會去給教會、貴族、騎士、商人效力,做官不是他們唯一的出路。】
【這也形成了我們今天的基本麵。】
【我們依舊沒有誕生考試就能做官的慣例,一般都是普通人參加教會的基層自治和為大家服務,被大家推選出來成為議員,管理一些公共事務。】
這裡,就出現了差彆。
不過朱厚照也沒打斷,而且感覺差彆也不是很大。
皇權不下鄉,大明許多地方其實也相當於官員和讀書人共治的局麵。
【成為議員後,再經過一步步推選,進入聯邦政府。】
【我們東西方做官的本質區彆是:東方是靠上級委任官員來管理民眾,權力來自上麵。】
【我們這邊做管理服務人員,是靠給大家主動服務而成為議員,權力來自下層。當然,我們這邊當到一定程度後,權力也來自上層,但更多的基層自治,權力多數還是來自公民民眾的自發選舉。】
克利夫蘭簡要的介紹了一下東西方教育和選官的區彆。
他說得很清晰明了,路易十六、華盛頓他們全都懂了。
朱厚照也終於發現了東西方在這裡的細微區彆。
鄉賢鄉老,他們這邊沒有功名,到死了也是小吏,哪怕他做得再好,也不可能做官。
除非像是宋朝那些造反了被招安做官。
大明在這方麵,已經充分打好了補丁,沒有取得功名,永遠彆想真正掌握權力中樞。
其主要原因,讀書人太多了!
當然,大明立國的時候,沒有這麼多讀書人,一些鄉賢鄉老,哪怕秀才也能當官。
隻是特殊時期特殊出現,主流還是讀書人當官。
【美太祖·華盛頓:這樣看來,我怎麼感覺我們這邊更加民主呢?東方國王又不清楚某個地區的具體情況,直接通過一場考試,就把一個不熟悉的人派來當領主,算是領主是吧?】
【美英宗·克利夫蘭:可以這樣理解。】
【美太祖·華盛頓:這,有些太不負責任了吧!一個陌生人來領導一個地區的公民,他行嗎?公民的利益不受損嗎?】
華盛頓再次感覺到了東西方差距。
【唐僖宗李儇:慢著……什麼,華盛頓,我們不民主,不負責任?你確定……由本地自發選擇的官員,你們真不怕他們成為豪強勢力嗎?豪強魚肉鄉裡的事情,你們那邊沒出現過?若沒有外來人員,那些被欺壓的百姓,甚至都沒有機會向上述說冤屈!】
【還有,他們裹挾百姓造反怎麼辦?】
【有災情他們隱瞞不報,怎麼辦?】
【莪們中央朝廷,不派外人過去,能知道嗎?】
【能及時調動周邊或者舉國之力營救嗎?】
【你們這種,類似於自家人管自家事情吧,富裕了還好。可受災了,就各掃門前雪嗎?】
什麼叫不民主,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