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美利堅解決了節度使!朱厚照理解了工業!美利堅的讀書人們呢?(1 / 2)

【唐僖宗李儇:慢著,林肯在你說這個所謂工人麵前,朕還想問格蘭特一個問題。】

見林肯這麼快又要開啟下一個話題,朱厚照果斷先叫住了。

【美厲宗·格蘭特:李陛下,您還有什麼問題需要問到我?】

格蘭特也好奇了。

【唐僖宗李儇:問題很簡單,照著你這種新戰爭的方式,朕覺得將領方麵因素,可能就是其次了。說句實話,格蘭特,你這種打仗方式的將軍,在我們這邊,其實都排不上號,感覺隨便拉出來一個偏將,隻要給他足夠的武器和士兵,他也能創造這種戰果。】

【除非,真的是無腦去送,去投降……】

朱厚照又不免想到了李景隆和怨種曾祖父朱祁鎮。

【而你這種打仗方式,還受到你們美利堅百姓的如此追捧,朕其實不太能理解。富裕的仗誰都能打,但你也說到可能遇到勢均力敵的,屆時武器裝備和後勤都和你們差不多了,豈不是又要回到將領的自身才能上來?】

【美太祖·華盛頓:李陛下這點說得好,尤其是富裕的仗誰都能打,格蘭特你這種打仗方式,隻要一個人心夠狠,都可以。】

【先前克利夫蘭還說,格蘭特的軍事才能比傑克遜的好。】

【可傑克遜他好像以少勝多。】

【要給我們這些後勤支持,誰上去都能成為美利堅戰鬥英雄吧。】

經過朱厚照的點破,華盛頓也是清醒過來。

說實話,他們隻是戰爭認知被碾壓了。

但更新了戰爭認知後,回歸戰鬥的本質,他也沒覺得格蘭特有多厲害。

戰爭打得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算是對他們這些古典將領一種侮辱。

他華盛頓雖然在獨立戰爭之中屢敗屢戰,但好歹也自認為戰爭指揮藝術是有的。

格蘭特的表現,太大老粗了。

【美厲宗·格蘭特:嗬嗬,李陛下您看問題,還真的是一針見血。還有華盛頓總統,您說我的軍事才能比傑克遜總統要好,這我可不敢比傑克遜總統,從頭到尾,我其實也感覺,在世界範圍內,我就是個三流,四流將軍,受到美利堅公民那麼歡迎,我也是想象不到的。】

格蘭特也不生氣,他也老實承認他沒什麼軍事才能。

【美英宗·克利夫蘭:額,這話是我說的。格蘭特總統當將軍,我也沒說他比傑克遜總統要好,我側重說的是,格蘭特總統的戰爭視野戰爭認知,他算是世界上第一個認識到戰爭方式迭代升級,並且敢於運用在戰場上的第一人!】

克利夫蘭看自己此前說過的話差點引發爭執,連忙替格蘭特澄清。

【美世宗·羅斯福:的確如此!我也讚同這點,格蘭特總統在這戰爭認知方麵和嗅覺方麵,應該是世界第一人。而且,一個將軍,能在嚴峻的戰爭當中,跳出來並且認知到這一點,並迅速推動新戰術的運用,繼而推動國家被迫配合他運用新戰術。我感覺,這方麵,格蘭特總統很優秀,這是毋庸置疑的。】

羅斯福也連忙補充讚同。

【美英宗·克利夫蘭:還有一點的是,我雖然沒上過戰場。但卻明白一個道理,站在國家的角度,我們隻要一個結果!就是勝利!格蘭特確保了最終勝利,他就是全美戰鬥英雄!普通民眾也不管他采取什麼方式勝利,勝就是勝!】

【再有一點,就是站在總統和國家層麵來看,格蘭特總統采取的這種戰爭形勢,也在無意中終結了一個問題:將軍權力過大,將軍牢牢把軍權握在手中的問題。這避免了內戰過後,我們美利堅形成軍閥割據的局麵。】

【所以,華盛頓總統,李陛下,你們提到的這種富裕的仗,誰上去都能打。從某種方麵,正是軍事進步的體現。作為權力中樞,你們不是一直困擾著軍權問題嗎?這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隻要格蘭特總統在戰爭之中有異心,我們隨時可以換。】

【到時候,我們是找格蘭特總統這樣很普遍的三流、四流將軍方便一點,還是要找能力挽狂瀾的將軍,方便一點?

【唐僖宗李儇:這……這,這種戰鬥方式?還能解決節度使做大的問題?】

朱厚照一下子被擊中,萬萬沒想到困擾了上千年將在外有所不受的頑疾,竟然真的隨著戰爭理念的進步被解決了。

這顯然又是一條加強皇帝集權有力舉措!

【美太祖·華盛頓:誰都能上去打,也就是說,隨時可以替代將軍。將軍,也變成了一種消耗品,可替換物品。好吧,這就是新的戰爭局麵嗎?我徹底理解了。】

華盛頓也理解了。

【美宣宗·傑克遜:不,我卻不那麼認為。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格蘭特說到的,雙方勢均力敵的情況,當兩邊的外部條件差不多的時候,其實也還終究要回到戰爭的本質上來,仍舊要比拚將軍個人能力以及軍團的素質上,要麼……就比拚大後方的總體大局觀上,更高的一種戰術層麵的較量。】

【其實,戰場的決策權,從前線挪移到了大後方——甚至,直接挪移到了君主或者總統身上!】

【這種情況,或許更致命!更需要考驗領導者的軍事能力,全局協調能力,甚至戰略思維!】

【一場戰爭,好像真變成下棋了!】

【所謂的將軍、士兵、武器裝備……在下棋者眼中,都是死物,都是資源!】

【戰爭變得更加冷漠和理性了。】

傑克遜更是一眼看到了現代戰爭的本質層麵,真正決勝的,不再是前線,而是大後方的決策層,甚至最終還是係於最高元首!

他的一念之差,可能造成滿盤皆輸。

【美厲宗·格蘭特:正是這樣!所以,我從沒有覺得,在這場內戰之中我居功至偉。真正的戰略英雄,真正的內戰英雄,是林肯總統!】

【林肯總統說的,也是對的!他考慮的不僅僅是我們前方的勝利,還要考慮後方所有東西的協調,以及最終戰鬥決策的拍板。】

最大的功勞,這樣轉一圈又回到了林肯身上。

林肯都有些意外了。

【美世祖·林肯:所以,格蘭特和莪,算是相互成就了嗎?這還真讓我有一些,惶恐,我不敢接受這個功勞,這些功勞,應該是大後方廣大的美利堅公民的支持吧。】

林肯自然也不敢接受這個功勞。

【美世宗·羅斯福:我好像更加理解了!以前的是將軍和士兵互相成就,現在的戰爭升級,需要的是前方的將軍和後方的總統互相成就。然而……好像又回到了古代戰爭的邏輯,依舊是皇帝或者總統,選擇自己比較信賴和有能力的將軍,這……一切變了,好像又沒變?】

羅斯福都感覺又回到了原點了。

【美厲宗·格蘭特:變了,羅斯福,怎麼沒有變化。傑克遜總統不都說了嗎……戰爭決策權到了總統或者皇帝身上,前線將領的兵權也回到了我們總統或者國會上,戰爭的決定權,最終到了總統一個人身上,需要我們的總統,有戰略思維和元帥思維!也需要他背負戰爭失敗或者戰爭勝利的總責任。】

【唐僖宗李儇:戰爭失敗或者勝利的總責任!玄宗……嗎】

朱厚照立即對號入座李隆基了,唐玄宗在安史之亂之前,的確還進行微操,這才導致安史之亂,他肯定是要負首要責任。

雖然不符合他們為了戰爭理念的決策權後移規律。

他那是安史之亂前的李隆基啊,大唐帝國的權力仍舊牢牢把持在他手中。

唐肅宗李亨就不行了,雖然也可能有決策權,但……各地的將領已經不聽了。

隨後就大唐中晚期,節度使們自己又拿回決策權。

這種權力丟了可沒有那麼容易拿回來。

但如果保持格蘭特他們說的這種戰爭框架,戰爭決策權……還是牢牢控製在皇帝手中,哪怕皇帝打了很多次敗仗,也依舊享有最高決策權,背負最高戰爭責任。

藩鎮做大和節度使可能的確沒了。

但皇帝要多打幾次敗仗,自己怕也是沒了。

國家整體也就沒了。

戰爭的賭注,也越來越大了。

【唐僖宗李儇:朕……感覺理解了。】

朱厚照這下真的是理解了,總之還是要看權力集中,集權越厲害,就掌握越多的決策權。

他們這邊,拋開亂世……其他時間都如此。

隻是有些時候,前線消息沒那快送達,皇帝不能決策而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