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得狠狠地調教(1 / 2)

爸爸爸爸,爸爸爸爸。”

“親愛的爸爸。”

“我爸爸爸爸,爸爸爸爸。”

“慈祥的爸爸。”

“他滿口沒有一顆牙,滿頭是白頭發,他整天嘻嘻又哈哈,活像洋娃娃……”

一大清早,院子裡響起了被鄧麗筠唱紅的《不老的爸爸》。

方燕正在跟院裡的小夥伴們一起做著廣播體操,暑假期間,每天如此。

方言透過窗戶,看著小妹領操做著第五套廣播體操,情不自禁地做了幾個擴胸運動。

然後轉過頭,視線落在桌上的稿紙。

密密麻麻的全是字,油墨未乾。

格子紙的第一行,清晰地寫著題目:

《那山那人那狗》。

想到了郵遞員,想到了胡師傅父子,想到了胡師傅講的戰友故事,文思立刻如尿崩。

憋了這麼久,終於是一瀉千裡,酣暢淋漓,想到了這部合適到不能再合適,但也是平淡到不能再平淡的。

故事並不複雜,老郵遞員在山間送了一輩子的信,腿腳在經年累月的勞累中落下了病,不得不提前退休,恰恰兒子高考落榜,回到家中,接任了自己的工作。

兒子上班第一天,老郵遞員整理好郵包,派在山路上有經驗的大黃狗“老二”陪著。

千叮嚀萬囑咐,但仍然不放心,最後還是決定跟兒子一起,再走最後一趟郵路。

有,也有電影。

方言隻看過電影,劉曄、程好主演,也是他們演技最好、最有靈性的時候。

看上去,很像一部公路電影。

一條路線不變的山路,兩代不相似的人,三天的漫長行程,以及一隻忠誠的大黃狗。

即將退休的父親帶著第一天接班當鄉郵員的兒子,走那條已經走了二十多年的郵路。

兒子對父親的誤解、叛逆、抱怨,以及冰冷的感情,在一路上的跋山涉水、短暫獨處之後,漸漸地消除了。

以前是子不知父,但當真正地體驗了一回郵路,兒子開始理解父親。

在結尾處,兒子背著老父親淌過河流,父子之間的所有隔閡,都隨著流水而消逝不見。

整個故事發生在湘南省,準確說在湘西。

方言摸了摸下巴,正考慮著給古樺去一封信,幫忙安排他到湘西采風調研。

“哥!哥!”

屋外的音樂戛然而止,方燕踩著小碎步,飛奔到他的房間,“我們什麼時候出發啊?”

“你啊你,著什麼急。”

方言白了眼,餘光瞥向昨天收到的信,裡麵是一封燕京大學話劇文藝彙演的邀請函。

舉辦時間,就在開學後的第二周周日。

也就是說,留給英答、白若雪、唐勝男等人排練《山楂樹之戀》話劇的時間不多了。

方言覺得有必要見識見識她們的成果,畢竟自己隻收了一分錢的改編費。

四舍五入,就是一個億啊!

都是我的錢!得看看這錢花得值不值!

…………

燕京大學,未名湖畔。

“我媽不允許我25歲以前談戀愛。”

“那我就等你到25歲。”

“那要是25歲還不行呢?”

“那我就等你一輩子。”

白若雪扮演的“靜秋”,和扮演“老三”的蕭峰念著台詞,四目對視。

英答、唐勝男等話劇隊的成員,或坐著,或站著,一雙雙眼睛盯著他們。

忽然間,白若雪注意到方言從不遠處向他們走來,不免意外道:“方老師!”

英答、唐勝男等人聞聲望去,就見方言牽著方燕,大手牽小手,來到麵前。

方言笑吟吟道:“我們來隨便看看,你們繼續,繼續。”

“要不從頭來一遍?”

英答又緊張又興奮,“給您看看我們的演出,有做的不好的地方,您多多指點。”

方言點了下頭,眼瞅著眾人平複心情,開始投入到表演中。

因為受製於經費有限,道具約等於沒有,所有人幾乎相當於無實物表演,越是如此,就越考驗演技。

沒有演技,就是一出鬨劇,非但沒有代入感,反而讓人尷尬得能摳出三室一廳。

唐勝男、英答等配角倒還好,戲份不多,沒有那麼明顯的表演痕跡。

但白若雪和蕭峰的戲份重,越演,表演的痕跡越重,就越能看出在硬演“靜秋”和“老三”。

話劇從頭到尾,演了大概一個半小時。

英答轉過頭,“方老師,您覺得怎麼樣?”

“劇本沒什麼問題,你們的形象也挺合適,就是表演上有點瑕疵。”

方言把蕭峰和白若雪喊來,先是讓蕭峰來演一個老三對靜秋溫柔而陽光的笑容。

隻見他麵部肌肉顫動,似硬擠出來的一絲笑容,猶如黃小明演霸道總裁時那般的油膩。

白若雪意識到問題所在,沒等自己反應過來,就被要求演一個靜秋糾結矛盾的樣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