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方老師真乃點子王(1 / 2)

頒獎大會結束,古樺、蔣紫龍、陸遙陸陸續續地離開,方言都會到燕京火車站送一送。

揮手送彆以後,再回到《十月》編輯部。

辦公室裡最大的變化,就是張仲鍔終於回歸中長篇小組,不用繼續在家反省。

《苦戀》風波仿佛沒有發生過一樣,一切都回到從前,照樣中午的時候,聚眾打牌。

每次打牌,方言總會拉上張仲鍔,借著熱鬨的牌局,讓張仲鍔重新融入到大集體當中。

陸元熾、章守仁、田增翔等人也是看破不說破,非常願意配合,打得是其樂融融。

一三五,打橋牌。

二四六,打升級。

周日在家反思,方言啊方言,你怎麼如此墮落呢!專業作家的創作任務你都忘了嗎?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新的一天開始了,接著奏樂,接著舞。

“現在不隻是《十月》,很多期刊和報紙都開始重視愛情這個題材的作品。”

陸元熾掃視三人,終於談起了工作。

章守仁放下牌,“據我所掌握的,光是燕京報刊,《人民文學》、《當代》、《燕京文學》、《青年文學》這十幾家,都在爭奪愛情文學的稿子,顯然上麵也意識到堵不如疏,與其禁止瓊謠,倒不如滿足廣大讀者對美好愛情的向往,估計接下來這把火會燒到全國。”

“是啊。”

陸元熾感慨:“雖然出版社有小方的《山楂樹之戀》拔得頭籌,但如果後續找不到和《山楂樹之戀》匹配的作品,後勁不足啊。”

方言笑著說已經跟約了兩篇稿子,一篇是王朦的《相見時難》,一篇是張婕的《方舟》。

陸元熾沉吟道:“單單這樣,恐怕還不夠,有沒有彆的什麼法子,能讓《十月》在這次愛情文學風暴之中,脫穎而出?”

田增翔、章守仁、張仲鍔等人紛紛看向方言,方言挑了挑眉,你們都看著我乾嘛?

陸元熾問道:“小方,你怎麼看?”

方言思考了會兒,“參加了優秀中篇獎以後,我有了這麼個想法,《十月》是不是可以像《文藝報》一樣,也辦一個文學獎?”

“創辦文學獎?”

陸元熾、章守仁等人心裡一驚。

“對,目前的文學獎,全是由作協以及旗下單位創辦的,還沒有任何一家文學期刊創辦過文學獎,如果《十月》能先下手為強……”

方言說左看看,右看看。

章守仁順著他的想法往下說,用評獎的手段來吸引和凝聚作者、讀者,就可以提升《十月》在業內和讀者群體裡的口碑和影響力。

畢竟,《十月》是第一個吃螃蟹的!

“可是目前已經有優秀短篇、中篇獎,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很快也會成立。”

張仲鍔皺了皺眉。

“張老師說的對,不管是數量、門類,還是關注度和影響力上,我們怎麼能和重大文學獎項相比呢?”賀新提醒了一句。

眾人議論紛紛,支持也有,反對也有。

文學獎的成敗,跟《十月》的興衰榮辱、名聲口碑掛鉤,一旦失敗,可就成了笑柄。

“我們可以不從篇幅入手。”

方言說:“而是從題材和類型下手,比如諜戰、軍事、曆史、鄉土,現在既然愛情題材這麼熱門,就先從‘愛情’開始,遴選一批作品,引導創作,從而推動愛情這股文學潮流。”

“岩子這個建議好啊!”

“不管其他報刊登了多少愛情,到頭來由我們來評選,等於我們借了他們的力,把《十月》打造成愛情的主陣地。”

“沒錯,《十月》文學獎就成了風向標。”

“………”

田增翔他們一經點撥,思路大開。

章守仁讚同道:“不隻是風向標,引導潮流、宣傳刊物、聚攏作者,都可以借助這個文學獎,如果辦成了,《十月》在全國的局麵就打開了。”

陸元熾頗為滿意,“而且《十月》敢為人先,給其他文學期刊獎的設立提供了範例和參考,不管成與不成,對文學界都是大功一件。”

“時間上,最好能在10月頒布公告。”

方言建議首屆《十月》文學獎,在1982年2月底,也就是年底正式公布獲獎作品。

此話一出,瞬間引發所有人的討論。

方言看到這一幕,眯了眯眼。

現在是愛情題材,以後可以搞個懸疑獎、科幻獎,像愛情一樣得到正名。

這年頭,懸疑、科幻等題材在華夏文壇,還是一片荒地,需要有一個又一個拓荒者。

“小方到底是年輕人,腦子活,主意多。”

陸元熾忍不住多誇幾句。

章守仁、田增翔等人無不讚同,年紀輕輕,就有如此的能力,再過個幾年還得了!

“誒,贏了!”

方言這把不控分,殺了個痛快。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