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啟程(2 / 2)

宋鼎 靈劍孤寒 4737 字 2024-04-23

在之後跟隨呂文德東征西討的過程中,張世傑作戰勇猛、屢立戰功,增援鄂州之戰也表現出色,還被呂文德委以率親衛保護賈似道移司的重任。在移司途中的騣草坪遭遇蒙古南路兀良哈台部一支北上押送俘獲的偏師,率軍將敵奮力殺敗,不僅護得賈似道周全,還搶回了不少俘獲。

此次賈似道將如此猛將脫了兵籍,編為家丁,充為賈旭的親衛指揮,足以見得他對賈旭的重視。但是從張世傑的角度來說,在軍中屢立戰功,呂、賈兩任上官對其讚賞有加,在戰後大議功中謀個軍使、知州當當也是不難,如今卻做了個沒有正式編製的區區百人親衛隊的指揮,卻不知服也不服?

可這種天大的餡餅砸在了賈旭的手裡,不管他服不服,都不能叫他跑了。

於是一路上賈旭不斷與張世傑攀談,除了對他屬實很感興趣之外,刻意的籠絡也是應有之義。

而事實上,賈旭的擔心純粹是想多了。張世傑為人正直、有膽色、作戰勇猛,“然其人無遠誌”(曆史上文天祥對他的評語),功利心其實也並沒有很強,否則就隨著自己的叔父張柔在北方作威作福就好了,何必因為看不慣漢人百姓被欺壓而得罪蒙古將領,害的自己拋家舍業亡命天涯?

更何況,因為自己的南逃漢人身份,以及同族中人俱在蒙古軍地曆任要職,叔父張柔更是蒙古南侵的主力漢軍主要統領,說他的身世不被大宋之人所忌憚是不可能的。隨軍做個將校也就罷了,隻要主帥信任,也沒什麼問題。真要在一方主軍政,又怎會不引人猜忌?

張世傑深知自己若是在朝中沒有鐵杆靠山,以他尷尬的身份,官是做不長久的。縱使一時機緣,位列顯赫,待到風頭變了,拿下自己隻需皇帝案前一封劄子、宰輔大臣口中一句猜忌甚至市井間無憑無據的流言。到時候捧的越高,摔的越疼,直到粉身碎骨。

如今賈似道讓他輔佐自己的獨子,雖然暫時官位不顯,卻是對他十分信任和器重的體現,隻要將賈似道的這份信任維係住了,待到用人之時,又何愁沒有合意的官職?

更何況,在張世傑看來,賈旭此人行事也著實有些意思。

張世傑幼時金亡,後又曆經蒙古、大宋,出身範陽張氏,家世也算一時豪貴,又由北至南,東征西討,絕對算當時數一數二的見過世麵之人,卻也不禁被賈旭言行中時常流露出的奇思妙想所深深吸引。

比如說張世傑最感興趣的治軍方麵。彆家選人新建親衛之後,無不是明確階級、封官許願、厚賜財物,以求忠心。而賈旭這支親衛隊伍,人數雖隻區區百人,卻是鄂、黃兩州之中取賈似道、呂文德麾下最精銳士卒所建,平均素質之高幾乎不下於蒙古大汗帳下怯薛,卻並未急於編伍,至今除了親衛指揮(實際統領百人,相當於一名都頭)由自己擔任外,其下的隊將、押隊、旗頭、十將等等基層武官,一概未有安排。

賈旭在親衛成軍之後的第一件事,竟是教大家唱歌?!一路上每隔半個時辰,便由隊中之人依次領唱,曲調可以不對,但是要求聲音一定洪亮、歌詞一定準確,唱不好的要責罰!

思及此處,便又到了唱歌之時。隻聽隊中一人清了清嗓子,領頭唱(或者說喊)道:

“全體都注意了!

大宋軍人個個要牢記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第一一切行動聽指揮

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

預備——唱!”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