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公子高興,她就高興,賈公子不高興,她就不高興!賈公子就是她的一切,她的一切也都是賈公子的!
此刻的賈旭,毫無疑問是高興的。
他花了整整七天時間來說服賈似道。為了讓其接受自己相對於這個時代來遠遠超前的觀念和思路,耗費了大量的唇舌。從經濟原理講到技術發展,從生產關係講到曆史周期論,從民族矛盾講到家國天下。賈似道初時還覺得他胡言亂語、莫名其妙,甚至好多話數典忘祖、離經叛道。但是蘊含其中的邏輯,細想下來,著實有些道理。
無論後世如何評價,賈似道毫無疑問的是當世人傑,而說服一個真正的聰明人,比說服一個自以為聰明的蠢蛋要容易得多。
賈旭說的這些,在現代人看來也許不算什麼高深之論,來源也不外乎課堂、雜書、社交媒體,但其實每一個你看似尋常的結論,都是從曆史上無數王朝興衰更替、忠骨冤魂血海盈盈中得來的,真正的聰明人,又怎麼會聽不出其中的價值?
而一旦心裡開始接受他說的事情有些道理,那麼接下來賈似道就被淹沒在他層出不窮的新概念、新名詞裡,被唬的一愣一愣的。最終也不得不答應他,就按照他所說的路線試一試。
雖然這意味著初期要投入大量的資源,但對於即將執掌一國之權柄的賈似道來說並非那麼的難以接受,而一旦真的功成,收益卻是極其巨大的。
這就像一場賭博。
而紈絝出身的賈似道,偏偏是個好賭之人。
不然他不會在最危急的時刻進入鄂州城,更不會在忽必烈的眼皮子底下突圍移司。
他已經連贏兩場了,再賭一場又如何?
不過即使是賭,也不是把賭注放在桌上就什麼都不管了靜等開骰的。命運的賭徒,在下注之後會竭儘全力的促使事情向自己希望的方向發展,不斷的增大自己的勝率,直至最後的勝利。
兀良哈台部還慢吞吞的在荊湖南路腹地遊街,想來他們撤出大宋邊境之前,為保不出什麼意外,朝廷應該是不會下達班師的詔令,自己還要在黃州守上一陣子。而既然已經下定了決心,賈似道可不想浪費時間。敵警雖然還未全消,但是朝堂之上已經是暗流湧動,參與抗蒙一戰的文臣武將已經紛紛開始在私下裡運作,使勁渾身解數,要在接下來的議功中多分一杯羹。
賈似道當然也沒閒著,最近與朝中各級官員書信往來頻繁,遙控京城中的同黨之人大肆造勢。現在看來,力度還要進一步加大,確保自己回京執掌權柄之事萬無一失。
與此同時,很多其他的事情也要預先開始布置和運作了。
賈旭在完成了最重要的任務——說服賈似道之後,決定自行先回京去。他現在無官無職,來去自然方便。論起時不我待的心態,他比賈似道可要急迫的多。
臨行前,賈似道從帶到黃州來的自己和呂文德的親衛中,讓賈旭挑了一百名精銳,並為他們脫了兵籍,充作賈府的家丁,以後就作為親衛隨侍賈旭左右,任其驅使。
這些人就成了賈旭當世最早的班底。有的人碌碌無為,有的人不久之後埋骨他鄉,有的人為未來成為舉世矚目的名將,端的是人生際遇各不相同。
而此次的遠行,也是賈旭改變這個世界的征程的起點。
-------------------------------------------------------------------------------------------------------
鄂州之戰篇到此結束。其實這段內容沒有寫很細,主要我們的主角未來活躍的地方並不在前線,此時登場的諸多曆史人物在後麵的篇章中大多也不會再出現,但是後續很多的情節需要前期的鋪墊,總要有所交代。我水平不高,能力有限,寫的也很慢。寫到這裡時,還沒有通過審核,甚至都不一定能通過審核,但即使如此,我也不想讓主角變成那種一天造出滑膛槍兩天架起迫擊炮幾個月就橫掃天下的選手,這是對十三世紀橫行天下的蒙古騎兵的不尊重,也是對我自己的不尊重。我希望的是有一天完本時,或者我堅持不下去棄坑時,起碼我覺得我沒有瞎搞。
嘮叨了一堆沒用,祝每一個看見這段廢話的人,開門見喜,回首無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