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說服(1 / 2)

宋鼎 靈劍孤寒 5040 字 2024-04-23

蒙古大軍正從大江沿線各處與宋軍脫離接觸,如潮退去,荊湖南路腹地的兀良哈台部也開始慢吞吞的向北移動,看態勢是要護送著一路劫掠而來的財寶輜重,與鄂州附近還少量滯留的接應部隊彙合後再一同北返。

沿途的宋軍前不攔阻後不追擊,遠遠的吊著,竟好似是在護送一般。戰事終結的大勢大家都看得出來,隻要這隻蒙古軍隊老老實實的出境,之前丟失的些許金帛糧草真的沒有必要非得搶回來。

畢竟要搶就要跟蒙古騎兵野戰,而戰勝的幾率真的不高。

大家都已經在期待接下來的議功受賞了,誰會在這最後關頭去自找晦氣?

而黃州城內的右丞相臨時府邸,近幾日的氣氛非常的嚴肅、詭異。

那些求援的、示警的、要糧要餉的文書幾乎一瞬間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報告的、報喜的、甚至膽大到報捷的文書從各地如雪片般飛來,最終彙入府中。黃州城及周邊州府縣的官員,也預知賈似道此次即將一飛衝天,借著彙報軍事之機前來巴結的也大有人在。

但除了向朝廷報捷的劄子送出去的前兩天,能感覺到賈似道明顯的興奮心情,自第三天起,右丞相的臉色便急轉直下,每日上午板著個臉出現在前廳,處理公務到中午,然後又板著臉回到書房,至夜便再也不會出來。

親衛營指揮賈通帶人守在書房外麵,除每日中午公子賈旭會進入書房,至深夜方歸外,任何人不得靠近書房五十步之內。那些來訪的各色客人更是一個也不見。

就連每天中午、晚間兩頓飯,都是由管家賈璉自己一個人送進去,放下即走。

賈璉自幾歲起就跟在賈似道身邊,四十年來,從一個小伴當變成大管家,極受賈似道信任,蓋因他察言觀色的本領極佳,同時也極懂規矩。這般嚴陣以待、明顯不想讓彆人知道的事,他便絕不打聽。

他隻知道自己的主家賈似道的情緒,初時極暴躁,自己中午送進去的飯食,晚上再去時,發現不僅筷碗未動,甚至整個打翻在地,爺倆正麵紅耳赤、怒目相視,顯然是在爭論什麼,隻是礙於他進來了才暫時中止。

這種氛圍在第二天達到高峰,五十步外的親衛好似都能聽到屋內的爭吵聲。賈璉叫賈通增加人手,將警戒範圍進一步擴大到一百步,防止被無關人等聽了去,更是防止被親衛自己聽了去,徒增麻煩。

好在這種情況隻持續了一天,第三天他再進去送飯時,父子二人已經相對而坐了,雖然賈似道的臉上依然有著不善的神色。

而隨著時間的進一步推移,至第五天第六天,父子二人已經是相談甚歡了,甚至還叫他每半個時辰進來添一次茶。

看來是達成共識了。雖然不知道是什麼事,也壓根不想知道,但他知道家和萬事興的道理,老爺就這麼一個兒子,什麼事情到最後不都得爺倆商量著來,又有什麼說不開的話,過不去的坎?

茹娘也有相似的心路曆程。

初時看著深夜而歸的賈旭滿臉愁緒、卻還依然執著的收拾手稿、整理思路的樣子,讓茹娘有一種伸手將他緊皺的眉心撫平的衝動。這讓她心裡有些慌,自己明明從心底裡很不喜歡這個粗暴闖入自己生活、改變自己命運的人,而且他又明明如此的不解風雅,相識數月,他竟從未做過一首詩!

尤其是第二天深夜賈旭漲紅著臉回來,充血的雙眼在她麵前隻一劃過,便讓她產生一種下一瞬他就要揮拳打過來的預感。那一刹那,她甚至在想,那就叫他打一頓吧。那些紈絝子弟,在外麵人模狗樣,回家對妻妾拳打腳踢的還少了?何況自己現在的身份隻是丫鬟!受些皮肉之苦,讓他心理好受些,也是應有之義。誰讓這就是自己的命運呢?

可是他終究不可能向她揮起拳頭,他其實都沒注意到她,隻是自己在跟自己生悶氣。而她自我虛構的舍生取義情景沒有成真,竟也有了些小小的失落。

好在這種糾結的心態也沒有持續很久,因為隨著時間的推進賈旭的情緒明顯一天比一天好,他甚至會小聲哼著她沒聽過的歌。尤其昨夜,回來時手舞足蹈,竟迎麵給了她一個擁抱!雖然他隻是抱了一下便鬆開,然後又去忙活自己的事了,卻讓她在原地懵了好久,甚至都忘了臉紅!

他……他剛才在乾、乾什麼??男女授受不……不,好像也不是不行……可是他也太……

茹娘就這麼混亂了一整晚,根本沒睡著覺。第二天一早賈旭看見她時還問她,為什麼兩個這麼大的黑眼圈,發生什麼事兒了,氣的她扭頭就走,你還好意思問我?

安兒就沒有這麼多撲朔迷離的心思。如果不是賈旭,她現在定是在鄂州城裡的某個青樓裡賣笑,或許已經接了恩客;換來的幾鬥米也吃不到現在,兩個弟弟也許已成了餓殍;自己的娘親也不過是個再普通不過的主婦,又怎麼能活得下去?而現如今一家子都在相府中,衣食無憂,每月有例錢,天天有肉吃!神仙般的生活也不過如此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