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繼續彈劾(2 / 2)

惹得其他人,隻有羨慕嫉妒恨的份,魏公公的恩寵,簡直無人能及呀。

無論是熹宗皇帝,還是當今皇上,如此的聖寵,簡直無以複加。

但朝堂上的人,哪個不是人精,都知道奉聖夫人,是隻母老虎。

難得在朝堂,一手遮天的魏公公,還有吃癟的時候。

心裡都暗自樂得不行,但表麵上都是一本正經,立在那裡,眼觀鼻鼻觀心。

對於皇上的言語,魏忠賢覺得哪裡不對。

心裡有鬼的他,怎麼聽怎麼像是指桑罵槐,在敲打他。

心驚之餘,更堅定了要再試探,皇上心思的想法,

於是用眼神斜倪了一眼,附近不遠的,司禮監掌印太監

--王體乾。

王體乾得了魏忠賢的眼神暗示,一臉的苦逼相。

因為一早他得知,魏公公的口信,讓他主動提出辭職,目的是再探查,皇上的真實想法。

雖然,有魏忠賢一再保證,不會有事,但他內心,難免惴惴不安。

立在那裡,猶豫了半晌,沒有反映。

再抬眼偷瞄,魏忠賢要殺人般的目光,王體乾嚇得渾身一顫,不得不屈從,出列稟報

“啟稟皇上,老奴有事要奏。”

“準”

“老奴年事已高,今春偶感風寒,雖已痊愈,但總覺身體乏力,一日不勝一日,處理政務也力不從心。

司禮監掌印太監一職,乾係重大,老奴有恐,辜負先皇和陛下厚愛,特此請辭,萬望皇上恩準,老奴告老還鄉...”

朱由檢一聽這話,心裡第一反應就是,好你個魏忠賢,又來試探朕。

麵前請辭的人,身份可非常特殊,那可是堂堂的

--司禮監掌印太監。

在大明朝,皇帝審批奏章公文,都是用紅筆,所以又叫

“批紅。”

明朝中後期的皇帝,大都懶於政事,於是“批紅”的權力

落到了太監手裡。

司禮監秉筆太監,負責用紅筆,批示處理意見,是否可以執行。

當初,天啟皇帝朱由校,大字不識幾個。

又加上其他愛好太沉迷,自然沒有什麼興趣,去親自批閱或者審核奏章。

於是,時為司禮監秉筆太監的魏忠賢

可謂是一筆可斷人生死。

所以也無怪乎,朝廷那麼多人,自上而下都,死命巴結魏忠賢。

但隻是如此的話,還不足以讓魏忠賢,一手遮天,二十四監裡還有人,職位比他這秉筆太監要尊貴,那就是

--司禮監掌印太監。

因為被批過紅的公文,司禮監掌印太監,都需要再次審核一次,如果認為可以,就蓋上公章。

如果認為不好,有權打回去重新批紅。

可見,如果掌印太監強硬一點,秉筆太監的日子,是不那麼好過的。

魏忠賢深知這一點,為了達到獨攬大權的目的,在他和客巴巴的聯合攻勢下,千方百計搞走了,一手把自己提拔起來的大恩人

---王安。

而換上了,對自己百依百順的王體乾。

如此一來,魏忠賢可真的是,一手遮天了。

看官們可以腦補一下:

朝堂內外,所有人遞交的奏折,魏忠賢同意,才能到皇上麵前。

還有誰還敢忤逆他的意願。

至於想彈劾他,說他的壞話,想都不用想。

因為奏折,根本都到不了皇上的麵前。

可以說,他想提拔誰,就提拔誰,想罷免誰,就罷免誰。

甚至都經常代替皇帝,下發聖旨。

曆朝曆代,還有哪個太監,能有如此權勢。

九千九百九十九歲的稱號,不是浪得虛名的。

但是,一切的一切,都要有個前提,那就是

--皇上授意。

正因為,有當時的天啟皇帝默許,魏忠賢才能為所欲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