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掌印太監(1 / 2)

後世之人,很多觀點認為,崇禎上台後除掉魏忠賢,才導致清朝滅亡。

這種說法,也對也不對,若魏忠賢一直掌權,崇禎還隻能繼續,和天啟一樣做個擺設。

所有的意誌,得不到貫徹。

而崇禎同誌,確實一個有抱負有理想的青年,絕不允許有這樣的情況一直存在。

從這點來講,魏忠賢不得不除。

但說不對,是因為崇禎皇帝,不應該一杆子打翻一船人。

所謂閹黨,其實也是皇帝的爪牙。崇禎因為上位之初痛恨閹黨,結果稀裡嘩啦,三下五除二,一陣操作猛如虎。

殺得個人頭滾滾。

造成的後果是,閹黨是被清除乾淨了,他自己的爪牙,也全部被拔掉,然後就隻能任由,東林一黨做大,把持朝綱。

一個剛步入工作崗位的小年青,哪裡會是一幫,官場老油條的對手。

就算他是皇上,也隻能天天搞的焦頭爛額,一輩子和文官們,鬥智鬥勇。

再加上他,雖然有大抱負,但實無大才,性格又多疑善變。

造成的結果就是,忠心想做事的人,得不到重用,朝堂上才更加烏煙瘴氣。

後期的朱由檢,應該自己也意識到,對付這幫文官集團,還是宦官好使。

於是又不得不食言,重新重用宦官,這一點越到後期越明顯。

看起來像是,自己打自己的臉,但也是無奈之舉。

朱由檢關於其中的利害,自然是非常清楚。

所以,雖說想著要,除掉魏忠賢,但沒想著,上來就一棍子,把魏忠賢打死。

皇權自然是,牢牢把握自己手中,才最安穩。

至於黨爭,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有利益糾葛,就會有爭鬥,從古至今,永遠彆想著杜絕。

反過來,隻要掌握好平衡,有時,黨爭用的好了,反而是更容易,把朝廷各方勢力,操持於股掌之中。

因為他們爭執不下時,最後還隻能找唯一的裁判

---皇帝。

朱由檢看著,跪在自己麵前的王體乾,心裡在一陣盤算。

他當然知道,司禮監掌印太監,這一職務的重要性。不是對自己絕對忠心的人,怎麼可以當此大任。

王體乾是個什麼貨色,朱由檢心裡一清二楚。

本來,朱由檢想著,鑒於這個位置的重要性,如果輕易動了,難免會引起魏忠賢反彈。

但既然,他上杆子要把,王體乾推出來,不做點啥,

還真對不起作為一個穿越者的身份。

“魏卿,您的意思呢?”

朱由檢不急著表態,反而是問魏忠賢的意見。

身著華麗蟒袍的魏忠賢,聽皇上問他的意見,早就想好了托詞:

“啟稟皇上,掌印太監一職,乾係重大,非德才兼備之人,不可得其位。

王公公自熹宗皇帝在位時,一直克己奉公,無甚差錯。

但既然他身體抱恙,無法擔此重任,也不能因此,誤了朝廷的大事。

具體如何,還要請皇上聖斷。”

“好嘛,這個老狐狸,這是又把皮球,踢回來了。”

朱由檢心中冷笑,麵上卻作為難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