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朱由校暗自後悔看錯了毛文龍時,樸成忠的一席話,又讓他不淡定了。
“臣將此事告知給登萊巡撫後,袁撫台向臣保證定會查清臣所彙報的情況。”
“袁撫台已於數日前派了艦隊出海,封鎖遼東和朝鮮方麵,來往山東的海航線,想要捉賊捉贓。”
“這是袁撫台的親筆書信,托臣交到皇帝陛下手中,請皇帝陛下查閱。”
小太監一路小跑,很快就將這封書信送至朱由校的手中。
朱由校看過內容之後,暗道一聲不好,這事袁可立衝動了。
袁可立在信中說道,如果朝鮮使臣的檢舉情況查為屬實的話,他會派張度所部的艦隊,進駐皮島。
以此來扼製住毛文龍的野心和行動,然後挑選忠心可靠的武將,派往鎮江接任毛文龍的職位。
袁可立雖然脾氣比較溫和,可他為人為官都是正直清流的楷模,一心為國為民,眼睛裡自然是容不得沙子的。
毛文龍這事得從長計議,如果太過激進的處理,恐怕會適得其反。
畢竟鎮江現在是大明的半塊飛地,是一個純軍事地區,朝廷對那一塊的掌控非常薄弱。
而毛文龍現在也基本上是處於一個半割據的狀態。
且他所部的鎮江軍,都是他自己招募的,大多為遼東難民青壯,以及被打散的明軍殘部。
這些人對毛文龍的忠心,恐怕是要大於對朝廷,或是對他的忠心的。
冒然的去動毛文龍,恐怕會像曆史上那般,惹的他的部下不滿,對朝廷產生怨恨而分崩離析。
朱由校在乎的並不是這幾千兵,而是鎮江的地理位置,且現在已經形成關鍵戰略點的位置的情況下,更是不容有失。
左思右想半天,朱由校隻感覺到頭大。
拿掉毛文龍,眼下的情況來看是不太現實的。
遊擊戰這方麵,朱由校真的想不出大明的武將裡麵,還有誰可以比肩毛文龍的,更不用說超越了。
現在的毛文龍,對朱由校來說利用價值還是挺大的。
且毛文龍雖然瞞著自己在背後擴充軍備,可鎮江就這麼大,人口也就這麼多,他是不敢造反的。
最多也就是當一個軍閥,成為一個唯利是圖,風吹兩邊倒的牆頭草而已。
要怎麼對付他,朱由校確實沒有什麼好辦法,可是如果說要壓製住他,要控製住他,朱由校的辦法可多的是。
他讓朝鮮使臣先回了驛館休息,等待著他的決策。
而後便召見了兵部尚書王在晉,前來商討毛文龍的事宜。
王在晉聽了之後,當即表示可以派遣官員前往鎮江,擔任監軍以及糧草軍需官,控製住毛文龍的命門。
然後再以保護難民的名義,把聚集在鎮江、皮島等地的百姓,全部遷徙到山東安置。
這樣鎮江軍家屬親人的性命,就掌握在了朝廷手中,今後不管有何變化,毛文龍恐怕也是難以號令,以此來削弱他的威望的勢力。
朱由校也是深以為然,沒有了糧食和人口資源,毛文龍有再大的野心,天大的本事,也隻能憋在心裡無法發揮。
等平定了老奴之後,毛文龍對於他也就沒有利用價值了,到時還不是任由自己拿捏?
“那此事就交給你去辦,抓緊時間,從兵部挑選幾個官員出來,要膽大心細,且頭腦靈活,不要把事情給辦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