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暗起殺心(1 / 2)

雖然他將大權交給了宋應星和徐光啟二人,可那些題材和內容,他還是需要把關的。

兩人的第一份試卷題材,並沒有達到朱由校的理想預期。

他毫不猶豫的將之駁回,然後和二人商討了足足兩個時辰,把自己的想法全部告知二人。

徐光啟和宋應星隻得回去加班加點的再次擬選題材內容。

而皇宮之外,奉了皇命的錦衣衛,是抓了足足二十幾個要參考的學子,其中九成都是來自南直隸的。

朱由校看過名單之後,真是氣不打一處來,甚至在想要不要把南北榜也給改一改。

給這些南方人上點眼藥,好讓他們更加清楚的認識到一個皇帝的權威和能力。

可最終他還是沒有衝動行事,畢竟造成影響他也無法估計,還是得慎重。

不過他也不可能就這麼算了,他把這些人的參考資格全部廢除,考取的功名全部剝奪,廢為了庶人。

並且還把他們拉進了黑名單,一輩子都不能再參與科舉。

而且還將他們最後的退路都給封死,就連幕僚都不能去當,誰要是違反,就視為同罪,違反的官員罷官抄家。

朱由校現在也不輕易殺人了,確實是對自己的名聲有很大影響。

而且這些人是殺不完的,自己得抓住他們的七寸。

一個讀書人,如果不能參加科舉考取功名,不能入仕當官,那連個農民都不如。

這就是他們的七寸。

而這份聖旨剛剛頒發出去,就遭到了許多的官員反對。

江南出身的官員,在得知以後,很快就聚集到了一起商量對策。

最後他們決定拚死一搏,糾集眾人去午門跪諫,誓要逼迫皇帝收回聖命不可。

這次他們就不像之前那樣怕死了,沒有為什麼,皇帝這是在挖他們的根啊。

數次大獄和屠殺,損失最為慘重的本就是他們江南籍的官員。

利益損害最大的,同樣是他們江南的士族富戶。

皇帝這是不想讓他們江南士族生存了啊。

他們如果還不站起來鬥爭,那要不了多久,朝堂上的江南官員,就要絕種了。

為了增加己方的勢力,和成功的可能性,江南官員甚至和東林黨人聯合到了一起。

可團結這個東西,永遠隻能建立在有利可圖之上,儘管所有的人都知道了皇帝的真實目的和意圖。

可還是有一些自私,且貪生怕死的人在此關鍵時刻選擇了退縮。

而其他的官員,就更不用說了,他們是不會幫這東林黨人和江南官員說話的。

尤其是原先齊、楚、浙三黨的官員,此時沒有對他們落井下石,他們都要燒高香了。

就這樣陸陸續續,僅僅數個時辰,午門外就跪了多達三十七名官員。

朱由校得知以後根本就不理會,也沒有驅逐他們,而是讓他們跪著,就看誰能耗的過誰。

如果不是顧忌著北方糧食不足的問題,朱由校恐怕得下令把他們給全殺了。

現在隻是讓他們在外麵跪著,自己不管也不顧,算是便宜他們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