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勳貴難題(2 / 2)

可當大多數人反對的時候,他依然會選擇沉默,甚至是遵從大多數意見,去打壓這個真正的忠心事君的臣子。

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呢,就是寒了大家的心,你皇帝自己的態度都兩邊倒,無法堅定起來,彆人怎麼敢放手的相信你跟你去乾?

讓那些真正有才能的,有韜略的投鼠忌器,辦起事來瞻前顧後的,都保留了許多,不敢太過激進。

就比如孫傳庭,崇禎對他委以重任,放他去陝西招募兵馬操練強軍,可自己卻掏不出這個錢。

孫傳庭也是知道皇帝的難處,因此就決定軍餉糧食和各種軍費問題,他將眼光放在了那些富得流油卻還哭窮不出力的士紳地主們身上。

他通過各種威逼利誘的方法,總算是短暫的解決了這一問題。

可當這些士紳地主們聯名上書,並請求朝堂官員彈劾孫傳庭時。

他居然下了一道旨意把孫傳庭罵了一頓,並嚴格要求他以後不能再乾了。

崇禎可能是因為不了解外麵的局勢,被蒙在鼓裡,聽信了百官的彈劾之言才下這種旨意。

可是他不會不知道,孫傳庭的這種方法是對的,是對他和國家有利的。

但他最終還是選擇了打壓這個真正有能力為他開太平盛世臣子,至於原因嘛,很簡單,就是為了維護他那所謂好皇帝的名聲,不想士紳官員們編排他。

殊不知,他自己最在意的,那微不足道的名聲,在彆人眼裡就是可以隨意拿捏的把柄,是一個致命的缺點。

在農民起義最低迷時,眼看局勢就要穩定下來時。

崇禎的軟弱態度再一次爆發了,因為一些過錯和彈劾的奏本,他毅然決然的就把孫傳庭給關進了大獄。

這樣的皇帝,怎麼可能俘獲臣子們的心,發掘他們的潛能,激發他們的鬥誌,去為自己做事呢!

這就是朱由校不能隨意去動勳貴的原因,他們的身份實在太敏感了,如果好的借口理由就出手。

那些潛伏在暗中,等待時機的有心人是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的,他們一定會把他編排成,不明事理、昏庸無能、嗜殺功臣之類的千古昏君。

然後會大肆宣揚,帶動國內的風氣,他們在從中推波助瀾,或是引導民變起義,或是聯合更多的勢力來對抗他。

這不管從哪方麵來看,對他都隻有壞處沒有好處,因此他要被動,不能去主動。

而且也不能把勳貴們都給收拾清理了,他還是需要一部分勳貴,來鞏固自己的皇權地位,穩定國家和朝政的。

他為什麼要任用宣城伯和惠安伯去管理漕運,為什麼要挑選勳貴子弟入皇明學院,就是在向他們示好,穩住他們的想法和內心。

勳貴是個棘手的問題啊,沒有一定的把握和好的借口理由,他真的不能隨意出手。,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