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建鄉下圖書館(2 / 2)

葉予初是知道未來發展方向的,這波靠著廉價勞動力發展起來的紅利最終在這個優勢失去之後瞬間被打回原形。早年間這些能夠賺辛苦錢的人到後來輾轉多個省份四處尋找打工機會,日子過得艱難。

而那些讀了書出來的人在後期的機會多起來,學曆越高選擇越多,可以進外企、企事業單位,甚至自己創業,也能迅速拉起一幫高學曆同學,資源、人脈都要豐富許多。

葉予初父母儘管在很多方麵對子女的照顧沒那麼充分,但在讀書上他們天生就認為讀書極為重要。葉媽媽讀書的時候外婆不讓讀,她就自己砍柴勞務賺學費,自己想辦法帶糧食去學校。

葉爸爸也一樣,愛看書,愛寫字,對他來說,這是一種享受。

葉爸爸年紀大了之後,最後悔的事情就是沒有在成年之後去考個成年學曆,總說自己學曆太低吃了虧。

因而,葉家兄妹從小就被教育,其他事情都不重要,讀書最有用。這一點被葉家兄妹完美的繼承了,兩人都是沒事就喜歡看看書,葉予初愛練字,哪怕沒時間看,看到感興趣的書也喜歡買回來收藏,等有時間了再去看。

人家孩子是沒事了就出去玩耍,玩電腦,葉予初是內心不平靜了,或者無聊了,就翻看書籍,隨便什麼書,在她這裡都有用處,她總覺得多讀本書就多一分積累,看書的時候感覺自己特彆充實,內心像是經過了某種洗禮。

由於葉予初的這種習慣,葉家村可以說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葉家鄉下房子裡的書房被參觀的村民竟相模仿,都覺得既然自己不會教導孩子,不如就跟著葉予初學,她做什麼,自己孩子能做什麼就跟上。

為這,家裡的不少孩子都暗地裡埋怨葉予初,家裡建了書房,按照葉予初給的書單,添置了一大批書籍,不看是不可能的,農村家長掙錢本就不易,花了大價錢購置書籍,放著怎麼行,必須要讀,全部讀完。

孩子們為了少讀書,也很拚命,變著法兒地轉換姿勢,將漫畫書的書殼換成正經書的,或者將書豎起來放在桌子上,偷偷躲在後麵睡覺。五花八門,千奇百怪,讓葉家村村民相聚時又有了新的談話主題:怎麼讓孩子多讀書,愛讀書?

葉予初看著這個情況,有感而發,自己出資在村口建了一間圖書室,讓村裡的孤寡老人看著,他正好識字,可以做下借閱記錄,整理書籍的事情。

這批書籍也不單單是兒童類型的,也有適合農村人看的農書,技術書籍。

農閒的時候,識字的農人就會來借閱書籍,看看對自己的農活有沒有提升性的指導,或者看看閒書,後者相當少,畢竟農村人,沒事了要麼看電視,要麼打麻將,哪裡來的時間看書。

但總歸是個好的開始,看書的大人,哪怕隻有一兩個,對孩子們來說都是一種激勵。

這個事情本來就異類,鄉下又是沒事就瞎聊的地兒,沒多久就傳開了,知道人家葉家村有了這麼個地方之後,其他地方的人就跑去找支書,希望也能有一個小圖書館,這樣孩子們沒事也能有個地方呆著,省得整天上山下河的。

支書們自然頭疼了,蓋房子需要一筆錢,房子小點也還好,出點材料錢,大家一起做做工,反正鄉下人啥都會一點,木工、刷牆、水泥工,總能有一把好手,但書可不是一點錢能解決的。

大家想來想去,最後還是想到了葉予初這裡,看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