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火器和人才(2 / 2)

這些工坊的房屋全都是夯土結構,並且在夯土中加入了麥稈和稻草充當“鋼筋”的作用,可以讓夯土房屋更加結實耐用。

如此修建工坊,不但可以防止火災,而且修建的速度非常快,成本也更低。

當然這種修建手段也有弊端,那就是工坊的房屋不如磚木結構的結實,也更容易風化損壞。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因為在李唐的長遠規劃中,這些工坊將來都是要合並重建的,甚至是有可能要遷往彆處的,所以沒必要花費太多的錢糧去修建。

看完了各處工坊的修建進程,阿方索心滿意足的離開了,先一步回濠境澳,繼續招募夥計、劃定商路、尋找分銷商賈,做前期準備。

而李唐則叫上典史馬川,帶著一哨五十名衙役出城,二人帶著數十名工匠,用馬車拉著虎尊炮和那杆鳥銃,遷往東麵的鐵冶所新址。

此時的鐵冶所新址的冶煉工坊已經建成,大使羅丙辰招募了不少新夥計,將原來鐵冶所的一部分夥計也放在這裡,此時冶煉工坊的人手已經達到一百二十人。

這段時間羅丙辰就吃住在這邊,一麵對冶煉工坊的一百二十人進行訓練,讓冶煉工坊開始生產,一麵督促著其餘幾個工坊的修建事宜。

李唐等人抵達這裡後,羅丙辰興高采烈的帶人迎接,李唐看著四周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麵,心中很高興。

“太爺有日子沒來了,小人帶太爺四處看一看?”

李唐點頭說道:“先派人將這些工匠安頓下來,馬車上的東西也抬進去,找妥當地方放好。”

“是。”

隨後李唐在羅丙辰的陪同下四處巡視,鐵冶所新址是由冶煉工坊、兵刃工坊、火銃工坊、火炮工坊、火藥工坊、防具工坊和研發工坊,一共七個工坊組成的建築群。

其中,冶煉工坊在左,研發工坊在右,這兩個工坊是整體的核心,被部署在中央。

其餘兵刃工坊在北麵,火銃工坊在東麵,火炮工坊在南麵,防具工坊在西麵,四個工坊圍繞著中央的兩個核心工坊分布,方便鐵料和圖紙設計的分派。

火藥工坊因為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所以被部署在工坊群的東南麵,其餘幾個工坊相互距離也就是一裡左右,而火藥工坊則距離其餘幾個工坊足足有五裡路。

如此分布,鐵冶所新址其實就是由一係列工坊組成的“軍工基地”,這裡將是李唐起家的最大倚仗,也是最大的本錢。

“太爺請看,按照太爺的吩咐,以後所有的長槍、腰刀等兵刃,都是兵刃工坊生產,火銃工坊和火炮工坊不用說了,就是打造火器的。防具工坊打造鎧甲以及各種裝具,研發工坊則是研究各種新式兵備的。”

“說實在的,小人活了這麼大的歲數,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規模的工坊群。彆說是瓊州府、廣東布政使司了,小人估計就算是放在南京、北京,也絕對能排的上號了!”

“嗯,這個差事辦的不錯!”

李唐看著自己手中的軍工基地日漸雛形,心中非常滿意。不過對於羅丙辰的稱讚,李唐隻是一笑置之。雖然此時大明的軍工質量已經非常堪憂了,但是生產規模依然龐大,這一點是無法否認的。

大明的軍工產量真正質量、數量雙下降,已經是崇禎年間的事情了,此時還是實力猶存的。所以李唐還是非常有自知之明的,鐵冶所新址的規模雖然不小,但是彆說與南京、北京的兵仗局相比,估計就連廣州的兵仗局都比不上。

羅丙辰笑著說道:“工坊的修建是二衙的功勞,小人隻是在現場盯著而已,沒出什麼大力氣。”

李唐說道:“現在火銃工坊和火炮工坊的工匠已經到位了,你這邊要儘快招募兩個工坊的學徒和夥計,並且重點加快這兩個工坊的修建事宜。”

“太爺放心,按照現在的進度,火銃工坊和火炮工坊再有個十來天就能完工了。小人明日就開始招募人手。”

“嗯,另外火藥工坊也要快一些,人手也可以先招募一些。”

“是。”

羅丙辰隨後說道:“隻是火藥工坊需要大量的硫磺和硝石,這些都是極為忌諱的東西,要采購這兩樣,需要想些辦法的。”

李唐已經有了辦法,笑著說道:“本縣自然有對策,先去冶煉工坊吧,本縣有許多事情要吩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