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三十一日,昌化港外海海麵上,一艘葡萄牙商船正在朝著港口靠近。
阿方索站在船上,已經可以隱約看到遠處昌化港的輪廓,海麵上寒冷的海風吹打在臉上,依然抵消不掉阿方索臉上的笑容,此時阿方索的心中滿是興奮。
這一次,阿方索在諸多濠境澳商賈的聯手幫助下,在短短幾天時間內,就招募到三十八名火銃工匠、十九名鑄炮工匠。另外阿方索還通過香山縣的關係,弄到了一杆鳥銃,以及一門虎尊炮。
當然,弄到的這杆鳥銃上麵掛著一根長長的火繩,並不是燧發槍。而那門虎尊炮也是舊的,是香山縣附近的衛所屯堡淘汰下來的。
這時嚴訓楚裹著一件皮袍子走了過來,說道:“馬上就要進港了,不知道現在昌化縣的那幾個工坊擴建的怎樣了。”
阿方索也是很期待,自己已經砸進去一萬六、七千兩銀子,自然期盼早些拿到貨物,不然自己的家當可就打水漂了。
“那個李知縣不是一般人,至少我到了大明幾年以來,從未見過這樣的知縣。”
“李知縣怎樣?”
阿方索頓了頓,說道:“大明的文官大多貪財、爭權,喜歡探討文化。可是李知縣卻開辦了這麼多的工坊,辦事還如此的務實,我覺得他不像是大明的文官,倒像是一個商人。所以說跟這樣的知縣做生意,還是非常有保證的。”
嚴訓楚則搖頭笑著,心中暗道:“大明像商人,甚至直接下場做生意的官員多如牛毛,這有什麼奇怪的?”
沒過多久商船停靠在昌化港。
昌化港位於昌江的出海口,距離昌化縣城很近,這裡水陸交通便利,是一處自然的避風港,曆朝曆代很早就在這裡修建了港口。
《昌江縣誌》有記載:"每年3-7月為漁汛期,兩廣漁船數千隻雲集於此……為島西沿海天然捕魚良港。"
昌化港內泥土烏黑,故又被稱為"烏泥港"。李唐到任後便曾派人過來開采港內的烏泥,運回去肥沃耕地,同時還可以為港口清淤。
此時阿方索讓手下的水手和夥計暫時在船上等候,自己帶著嚴訓楚先一步去了縣衙。
李唐聽聞阿方索求見,也是有些驚訝,想不到這個年輕的葡萄牙商人這麼快就回來了,於是在二堂見到了阿方索二人。
一番行禮寒暄之後,李唐笑著問道:“阿掌櫃這次回濠境澳,事情辦的可還順利?”
通過嚴訓楚的翻譯,阿方索答道:“縣太爺放心,我已經招募了三十八名火銃工匠、十九名鑄炮工匠。另外還通過關係弄到了一杆鳥銃、一門虎尊炮。”
李唐頓時喜上眉梢,自己幾個月都沒能開始打造火器,就是因為手裡沒人可用,鐵冶所雖然有工匠,但是卻沒人懂得火器鑄造,以至於李唐手下的幾百人隻能每天拿著長槍、腰刀訓練。
現在好了,有了這五十多個火器工匠,李唐可以立即將鐵冶所充實起來,火銃工坊、火炮工坊、火藥工坊都要立即開始修建,李唐心心念的火器裝備終於可以開始鑄造了。
“哈哈!”
李唐笑著說道:“好啊!阿掌櫃這件事辦的好,本縣很高興。等咱們第二次交易的時候,本縣會再給阿掌櫃一些優惠的。”
隨後阿方索問道:“不知道現在各處工坊的擴建事宜怎麼樣了?”
李唐說道:“此事本縣已經部署下去了,縣衙已經招募了上千民夫、數十工匠,正在各處工坊新址修築房屋,阿掌櫃放心好了,如果著急,也可以去實地看一看,本縣可以派人帶路。”
阿方索踏實了一些,不過還是問道:“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交貨?”
李唐說道:“實際的進展被本縣預料的快一些,如果中途沒有事情耽擱的話,應該是正月中下旬陸續完工,二月初可以交付第一批貨物,當月可以保證全部貨物交齊。”
阿方索訂購的貨物種類多、數量大,李唐自然不可能一次性交付,所以便在雙方簽訂契約的時候就約定,所有貨物分兩批交付。
阿方索鬆了一口氣,說道:“如此就好。”
當天,阿方索將招募到的工匠,以及鳥銃和虎尊炮移交給李唐,又在第二天看了幾處工坊的修建現場,隻見各處工坊進展順利,已經初見雛形。
當然,這些工坊的房屋並不是民居那種磚木結構的,那種民居房屋修建時間要更長,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肯定是無法完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