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燈具工坊(1 / 2)

轉眼到了十月中旬,玻璃工坊投產之後,基本上每五到六天就能出一批貨,其中絕大部分都要運往瓊州府城的商鋪銷售,剩下的一部分,則要運到昌化港,經張家運往廣州。

此時張義楚已經趕往了廣州城,並且在廣州城內盤下了一處鋪麵。現在張義楚正在那邊囤積玻璃製品,準備在本月開始售賣。

在昌化縣縣衙內,稅課局大使來君誠滿麵春風的對李唐說道:“太爺,這才半個月的時間,玻璃工坊就進賬五千七百多兩,而且是純利!”

“小人估計,等到廣州城的鋪麵開始銷售之後,玻璃工坊要擴招一些工匠增加產量,到時候玻璃工坊的收益將會更多。”

李唐點了點頭,說道:“玻璃工坊擴招人手的事要提前辦,此事本縣會知會縣丞的。”

不過玻璃工坊眼下雖然很賺錢,一個月的收益肯定是要超過一萬兩銀子的,但是對於李唐來說,這些收入還是不夠用。

來君誠已經將各處工坊的收益情況進行了統計,就目前來說,肥皂工坊每月能有六千七、八百兩的收入,紡紗工坊是原料工坊,但是紡織工坊每月的收入更多,能有一萬兩千兩以上。

再加上玻璃工坊每月的一萬多兩,以及火耗等其他雜稅的截留稅額,目前李唐每個月都有三萬三千兩以上的收入,這放在瓊州府,已經算是“高收入”了。

但是李唐鋪開的攤子太大,按照來君誠的統計,每月的支出數額也在三萬兩以上,還要消耗數千石糧食。

所以此時李唐的財政狀況僅僅隻是扭虧為平而已,李唐想要打造強軍,想要打造精良的火器,就要繼續擴大收入才行。

“太爺,目前扣掉本月需要支出的錢糧,庫房內還有糧食四千七百五十二石、錢財三萬四千一百一十七兩。錢財方麵暫時能維持了,可是糧食卻不足了,需要采購囤積一批。”

“目前的糧價已經漲了不少,市麵上差不多是七錢銀子一石,小人的意思是,至少要采購五千石應急。”

“此時你與戶房司吏白水吉商議一下,先采購五千石吧,具體的采購事宜,你們自行商量後,報給本縣批準。”

“是。”

李唐心中算了一下,買五千石糧食需要三千五百兩銀子,到時候庫房內的存銀隻剩三萬兩多一些,還是要繼續賺錢。

於是李唐叫來左益朗,命其繼續招募工匠和民夫,在玻璃工坊的旁邊再建一座工坊。

“太爺還要建工坊?”

左益朗問道:“不知太爺這處工坊要做什麼?”

“做燈具!”

“燈具?”

李唐心中開燈具工坊的想法由來已久,自從自己來到大明,使用的都是燭火和燈籠照明,不但亮度低,而且照明的時間也短,很麻煩。

所以李唐便想到了後世的馬燈,現在有了玻璃工坊,燈罩的問題就解決了,可以仿效後世的馬燈開辦工坊。

而且這一次出售燈具,李唐也準備不用張家了,畢竟肥皂和玻璃的銷售都與張家合作,已經讓張家嘗到了太多的甜頭,李唐不能將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處。

“此事縣丞儘快去辦,好在玻璃工坊那邊都是荒地,縣丞籌建了幾處工坊也有了經驗,隻管去做就好。”

李唐連續籌建了幾處工坊,都是大賺特賺,所以這次左益朗也是直接領命,急忙招呼人手去辦事了。

新的燈具工坊修建的也很快,到了十月二十八日的時候,整個工坊的地基就已經完成了,並且同步開始修築圍牆。

燈具工坊的工匠也招募完畢,一共招募了一百六十多人,此時已經開始由孫明華進行整訓。

燈具工坊和玻璃工坊緊挨著,而且孫明華在玻璃工坊雖然隻乾了一個月,但是很有乾勁,也管理的僅僅有條,所以手下缺人的李唐便將燈具工坊也交給其打理。

這天,李唐帶著一個在鐵冶所打造的樣品來到了燈具工坊,其中所需的玻璃片還是從玻璃工坊拿去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