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點頭說道:“是這個道理,先在瓊州府城站住腳,然後以張家的名義,試著在廣州也開個門麵。”
原本李唐並不想過早進入廣州,因為此時的廣州城就是一處神仙地,不但有南海縣、番禺縣附郭其中,還有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三座大山,一個不好就會讓李唐暴露在這些大人物麵前。
不過張義楚說的也對,小小的瓊州府太窮了,消化不了多少玻璃製品,隻能走出去向整個廣東銷售才行。
“此事也要辦得仔細,不要生出事端。”
“是。”
張義楚說道:“此外還有一件事,就是知府大人那邊,小人用不用登門拜見一下?”
李唐頓時明白張義楚的意思,瓊州知府劉玉是出了名的貪財之輩,在他眼皮子地下開玻璃商鋪,是很危險的事情,極有可能會引來劉玉的窺伺,還是主動上門比較好。
李唐思索了一下,說道:“先將鋪麵開起來,然後去工坊運貨的時候,挑選幾件精品備上,給劉知府送去。”
“那小人是以什麼名義去?”
“當然是本縣的名義!”
李唐說道:“劉知府不同彆人,以你的名義上門,這鋪麵肯定是保不住的,隻能以本縣的名義去。”
“另外此事要你親自上門,並且透露給劉知府口信,就說玻璃工坊是本縣的產業,隻要劉知府能照顧生意,本縣每月都會送上一套精美玻璃製品。”
“太爺,這也太貴重了!”
李唐笑了笑,雖然玻璃賣出去的價格很高,但是成本卻低得嚇人,說白了就是用砂子石頭燒製而成的。
如果讓李唐每月給劉玉送銀子肯定不願意,但是送一套玻璃製品,基本上沒有什麼損失,何樂而不為?
“就這麼辦。”
“是。”
十月初八,張義楚在瓊州府城開了一個門麵,就在城內繁華處,距離知府衙門也不算太遠。
當初被命名為琉璃閣的鋪麵開張之後,頓時引得城內士紳、商賈和官員前來,晶瑩剔透的玻璃茶具、酒具讓這些人愛不釋手,更為重要的是,這些製品都是成套的,更是難得。
而且李唐給這些玻璃製品的定價也不算高,一套普通的茶具、酒具隻需要二十兩銀子,當然還有精品的,則需要五十兩銀子。
相比於成本而言,這樣的價格已經算是暴利了,但是對於前來圍觀的士紳、商賈和官員而言,這樣的價格簡直可以稱得上“物美價廉”。
此時在廣州等地的玻璃製品,隨便一件玻璃小鏡都可以賣上七、八十兩,而且品質還遠不如琉璃閣的賣品好。
張義楚從玻璃工坊一共運來了三百五十套酒具、茶具,其中普通品質的有一百五十套,精品品質的是兩百套,在短短四天之內就全部銷售一空,這也讓張義楚驚歎瓊州府的“購買力”。
當然張義楚不知道的是,不少人購買都不是為了自己用,而是為了去臨近的雷州府,甚至是廣州府送禮。這種精美的玻璃製品可是討好上官、拉攏關係的佳品。
張義楚隻好命店鋪的夥計掛上“斷貨”的告示,凡是前來購買玻璃製品的客商,都可以先行登記領取號牌,然後等到有貨了,再按照號牌依次購買。
隨後張義楚便拿著一套預留的精品酒具來到知府衙門,拜見了知府劉玉,按照李唐的吩咐,給劉玉送上禮品,並且做出了承諾。
這套精美的酒具頓時引得劉玉瞪大了眼睛,隨後還熱情的寬待了張義楚,言語之間滿是對李唐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