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梁氏獻了個龐大的計劃(1 / 2)

紫微宮和畢宿府,究竟哪座府邸更加安全?

單憑兩個兒子的能力,司空通其實不必猶豫,相比二兒子這個酒囊飯袋,太子必須更加老練沉著,又論雙方的臣公陣營,賀遨就更不足以和盧、崔二公相提並論了,可司空通顧慮的是,太子這次會不會再犯棄大勢顧私欲的毛病,薑漠絕對不能在大豫境內遇害,更何況是在大豫的皇城之內,這回,不能以社稷安危,用作考驗。

司空月狐儼然也明白君父的顧慮。

“兒臣以為,太子兄也必明白兩國建交何等重要,且父皇若準太子兄所請,太子兄勢必不會讓鎮原王在紫微宮發生任何意外。”

皇帝收回了推開一扇窗戶的手臂,負於身後,踱步。

良久才問:“四郎認定了,這回二郎不會因為薑漠暫居紫微宮,企圖將太子徹底陷於絕境?”

“有心無力。”

“太子能做到萬無一失?”

“不僅是太子兄,長平鄭一族,也萬萬不會容許鎮原王發生任何閃失。”

司空通點了點頭:“這回三郎自請出使,並立下軍令狀,逼得長平鄭不敢輕舉妄動。”

“三兄能以社稷安危為重,為君國分憂而甘願赴險,令兒臣欽佩。”

皇帝凝重的神色略減:“司空皇族你們這一輩兒郎都成長了,敢於擔當,這是宗廟之幸,我也終於看見了鞏固皇權複興國力的希望,而且神元和帝休,她們兩個年輕的女子,竟也敢於擔當大任,我相信雖然朝堂內外,還多賀遨、張九同等等老奸巨佞,但也不乏顧琛、盧遠諸位賢士良臣,軍中有喬子瞻、齊央這樣的壯年勇將,年輕一輩如周景、梁會這樣的將領也能夠獨當一麵,也許還有一些青年才俊,雖然還未於仕途嶄露頭角,有朝一日,待選官製度進一步得到完善,朝廷能任用這些棟梁之材,華夏之治能夠得到賑救,我也就沒有愧疚和遺憾了。”

曾經深陷絕望的時刻,是偏安一隅,滿眼所見的都是奸惡貪婪之徒、紈絝浮浪之輩,那時他這一國之君,唯有依靠臨沂公,可到後來,他險些不能保住臨沂公的性命。

他這一國之君又何嘗不是如履薄冰、兢兢戰戰。

太子成為了“贏家”。

太子卻不覺得興奮,非但太子不覺興奮,梁良娣也深覺太子這回接過的是個燙手的山芋,趁著太子並沒有正式向薑漠發出邀請的時候,梁氏趕緊跑到太子的麵前直抒己見:“殿下就不該爭求這項差使,就算不能眼看著危宿君得逞,何不推薦心宿君護全鎮原王?”

司空北辰正覺煩悶,滿心的不耐,可這個時候他卻隻能忍受著梁氏的聒噪,在梁沁的心目中,梁氏這個孫女的份量雖然微不足道,可梁沁畢竟沒有反對把孫女送進東宮,上蔡梁一族,在政治上已經和東宮結成了紐帶,隻要他這太子沒被廢,上蔡梁就絕無可能投靠彆的黨營。

太子對盧遠,對崔琰,其實也不無抱怨。

盧遠諫議他主動提出讓薑漠暫住東宮的主張,當時他並沒有答應,可盧遠卻串通了崔琰,跟賀遨黨爭得不可開交,這是逼著他積極主動相爭,如今君父私下召見了司空月狐之後,當真決定讓他負責薑漠在豫期間的安全,旨意下達,太子妃竟然是喜笑顏開,盧氏還是那個盧氏,迂腐遲鈍。

“殿下,時機難得。”梁氏這個時候顧不上離間太子和太子妃:“隻要北漢出爾反爾,這回角宿君和鬼宿君無異於自尋死路,又隻要鎮原王在心宿府遇害,察實為畢宿君行凶……”

“一石二鳥之計尚難達成,梁氏你居然有一石四鳥的想法?”太子實在忍不住,冷笑出聲。

梁氏不認為自己是在異想天開。

“北漢必然會出爾反爾,北漢王根本不會讓鎮原王安返,殿下其實並不需要親自動手,心宿君沒有能護全鎮原王,本就應該承擔罪責,殿下隻需要設計讓父皇篤信畢宿君裡通外敵,鎮原王亡於台城之內,哪怕北漢出爾反爾,父皇也不能宣戰,不至於引發社稷之危,但借此良機,殿下卻能除去一切禍患!”

“你以為四弟為什麼袖手旁觀?”太子斜睨著梁氏的眉眼間,已經顯露無疑的恨意,又飛快收回了目光:“四弟根本就不願趟這渾水,我非要把他拉下來,我說的話,父皇還能相信麼?兩個皇子都前往北漢,結果鎮原王死在我大豫的皇子府裡,又有兩個皇子被治罪,我這儲君居然能夠獨善其身?父皇就算相信了我的話,你覺得賀遨、鄭備、喬子瞻、甚至包括了周景和,等等等等這些人,他們也會善罷甘休?”

“可殿下畢竟也有盧公、崔公……”

“還有你們上蔡梁支持是吧?折了神元殿君,大豫立即發生內戰,拚個幾敗俱傷,讓全天下的人都相信大豫是真的失了天命庇顧,北蠻六部,隔江看著我們自取滅亡,天賜良機,賜給了誰?”

梁氏不說話了。

她很想告訴太子,北漢與大豫決裂,皇帝禦駕親征,會負傷崩於歸途,那個時候太子繼位就是名正言順,因此不能讓兩國建交,絕對不能讓神元殿君一行使團安返,雖然薑泰極大機率會出爾反爾,可要是鎮原王不死,薑泰反悔就會心存顧忌,變數仍然存在。

但鎮原王入住紫微宮一事已經不能逆改了,要是鎮原王死於紫微宮,太子大有可能會先失儲位。

“可趁著這個機會,除掉角宿君這個心腹大患,還有鬼宿君這個隱患,於殿下而言也是大有益處。”梁氏改變了她的獻計。

司空北辰這回沒有再諷刺梁氏。

“他們死於北漢,責任在於北漢,妾,推薦妾的長兄,殿下可密令妾的長兄率領一批死士,入北漢刺殺角宿君及鬼宿君。”

“梁眴在北漢安插了細作?”

“長兄並沒有私蓄細作。”

“沒有細作,他哪來門道潛入北漢?”

梁氏被問住了,在她的認知裡,大豫既然能把諜間潛入六國,說明門道從來不是難題。

司空北辰都懶得再嘲笑梁氏想當然。

梁眴任著武職,莫名其妙從軍營失蹤跑去北漢行刺,就算他的確有門道讓梁眴潛入北漢,又就算梁眴有那本事得手,梁眴突然消失後又突然出現這麼大個漏動,該怎麼彌補?那必須得把整個上蔡梁都拖下水來,才有可能遮掩過去,可要是上蔡梁願意行這件刺殺之事,又何必派遣梁眴去呢?梁沁的小兒子梁會,他可就是使團衛的副將,老大一座近水樓台。

司空北辰在北漢早就安插了細作,起初是為了察實北漢大尚臣的底細,最好能夠恃機暗殺,但那些細作,至少還沒有把消息送回來,應該並沒有什麼大的進展,他其實也在考慮,可不可通知細作刺殺司空南次,司空木蛟可以暫時留著,便於細作萬一露出馬腳來,可以栽贓嫁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