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盼頭的時間過得特彆快,陸知新收拾好一地的紅薯皮,把剩下的幾塊紅薯送給陸知秋供她爸爸,也就是陸知新老叔穿糖葫蘆,準備第二天去高中食堂上班時,絲毫沒從這兩天的工作中感到辛苦。
五嬸非要給陸知新幾百塊錢說是謝謝陸知新照顧陸秋陽,他擺了擺手,要說他賺了拔絲紅薯能賣出去的錢還多靠陸秋陽給他提供地方呢,怎麼說也不該收下這筆錢啊。
最後推辭不過的陸知新帶著陸秋陽去了一趟縣裡的大超市,花錢買了豬肉、羊肉、肥牛卷、丸子零零碎碎的帶回五嬸家,兩家人在一起熱熱鬨鬨地吃了一頓火鍋。
陸知新的財運上漲持續了一周,賣拔絲紅薯的日子可以說沒虧過,雖然對食物的認同會因為天氣的原因受到影響,但依托美食廣場的人流量,陸知新還是早早就完成了拔絲紅薯100/100的進度。
拔絲紅薯的手藝簡單,陸知新炸製了幾天之後愈發熟練,本以為自己對火候的掌握可以算的上得心應手,拔絲紅薯也算的上一道佳肴,可沒想到,拔絲紅薯認同進度達到百分百之後食譜竟在夢中,讓他嘗到了一道由他人炸製並端上餐桌的拔絲紅薯。
陸知新一直把自己當做正經廚師靠手藝吃飯,從沒想過給拔絲紅薯的糖做出什麼花樣來吸引更多遊客,對於被限製在紙碗裡麵的拔絲紅薯的造型也沒什麼關心,但出現在夢中的這道拔絲紅薯很明顯不同,紅薯塊並不是隨意的滾刀塊,切出來的大小和角度都差不多,冰糖熬化的糖漿除了滾到紅薯身上給它穿一層如同琉璃一般的外套以外,還被廚師控製著,畫出了一棵可以稱得上有幾分枯山水意趣的樹,每一塊拔絲紅薯用筷子夾起層疊壘出山的模樣,糖樹依靠著糖的粘著性站到了拔絲紅薯山的最上麵後,那廚子拿著不知是草莓醬還是山裡紅一樣的東西,在樹上點了幾下,那糖樹上便滿是果子。
“這道菜叫果實累累。”夢裡做菜的廚師把這道菜擺到了一個灶台前,“這是我的拿手菜,二十三了,該過年了,希望灶王爺您也嘗嘗我的手藝,甜甜嘴。”
那道菜明明隻是擺在那裡,但陸知新卻明確感覺到了被壘成山的拔絲紅薯的口感,如果說陸知新在吃這一口之前認為自己的拔絲紅薯已經到了鑽石的檔次,那麼這一口吃完,陸知新自認自己還是在白銀三打轉。
等醒過來之後,陸知新第一時間打開備忘錄,就看到了拔絲紅薯100/1000的進度條排到了主線任務的最上麵,本來就沒有天上掉餡餅幻想的陸知新心平氣和的接受了這一事實,都決定要做廚子了,難道還要為了是100道還是1000道頭疼嗎。
隻是可惜了,可惜了在夢中嘗到的那一口拔絲紅薯不能被他細細品嘗,他該怎麼提升,自己才能做到一樣的口感呢?
陸知新越是回想越可惜,他當下起來給自己炸了一盤子紅薯,熬糖時還笑話自己,恐怕都吃不下自己做的,可他剛入口才發現,原來在夢中的那一口紅薯的味道已經被他牢牢記下,自己所吃到的味道和自己所做出來的味道偏差,他竟能對比出幾分。
食譜果然有幾分神異,不愧是自稱有灶神賜福的書冊。
陸知新也嘗試在晚上售賣時不斷調整各種材料的比例,比如把白砂糖換成冰糖等,看能不能讓味道更貼近,好在他手藝已經嫻熟,換了糖又多炸一會兒和少炸一會兒的調整並沒有影響到他原本的水平,還是順順當當的把最後一晚的小食賣得乾乾淨淨,錢穩穩當當的落入自己的口袋。
去高中食堂的路並不是很遠,但要起得很早,好能在學生們上完早課之後及時吃上飯。
陸國安給陸知新發短信問過他是否能包包子,陸知新外公是正經的紅案師傅,陸知新包包子的水準和他外公一樣,僅僅不漏,陸國安考慮了一下在不需要炒菜的早上,陸知新就去熬湯,早上食堂賣的炸雞蛋泡的確更適合他的手藝發揮,但一直炸雞蛋泡的員工又沒有休息,陸知新這個臨時來頂替的又何必提要求讓食堂內起爭端。
早上陸知新跟著陸國安的車一起去的,剛到食堂內,就被蒸鍋上正渺渺升起的水蒸氣胡了一臉,食堂裡的人早知道陸國安找了本村的人來臨時頂兩周的工作,對於陸知新的出現最多也就是抬頭看了兩秒,然後就埋頭接著包包子。
陸國安給陸知新介紹了一下在早上要和他一起工作的廚具,很多沒有進過食堂後廚房的人可能會以為,所有的菜都是和酒樓後廚一樣一鍋一鍋炒出來堆一起的,實際上不是這樣,食堂用大型電炒鍋的樣子和短視頻裡用來翻炒火鍋底料的鍋沒有絲毫不同,陸知新麵前的這個電磁爐鍋不用火,水龍頭就在鍋上麵,打開隨時進水,一把軍工鏟一般的鍋鏟放在炒鍋旁的置物架上等著陸知新臨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