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對公瑾頗為倚重,公瑾可有良策?”
黃蓋深吸一氣,驅散心頭陰霾,伸手指了指廬江郡。
“程普將軍雖有折損,然江北軍依然是老主公舊部精銳,最強戰力,蔣欽水兵屯於皖口,可與黃某合兵一處,周泰餘部已在彭澤休整完畢,得兵兩千餘人,此三軍已於外圍對黃祖成合圍之勢。”
幾人紛紛點頭。
“如今黃忠劉磐劉虎三軍回至南線作戰,正是黃祖南北難以兼顧之時,我等不如合力一處,裡應外合,先以突襲之計取黃祖,再合兵收複南昌,最後與黃忠等軍在南決戰。”
幾人皆認真地注視著輿圖,看著上方標注若有所思。
誠如黃蓋所述公瑾之計,黃祖等軍先前圍了柴桑,讓江東方麵被動不已。
但如今,荊州方麵南北分流,反過來看,黃祖軍倒不經意間落在江東諸軍的包圍之中。
黃祖周遭,赫然是朱治軍,徐盛軍,淩統軍,太史慈軍,周泰軍,周瑜軍,程普韓當軍,陳武軍,蔣欽黃蓋軍皆在。
雖各軍兵力少而散,但若群起而攻之,黃祖即便有龐大水師,但未必應付得過來。
“且勿忘了,贛水之上,還有一支甘寧軍,甘寧行動曆來詭譎,孫河將軍,便是在疏忽之時,被其劫營所殺,且據我所知,南昌城破,亦是甘寧率先破城的。”太史慈警示道。
“江夏黃氏何時出了這等厲害人物?”黃蓋感到意外。
朱治倒清楚,解釋道:“甘寧甘興霸,原是劉表麾下,後投了黃祖,起初並不受重視,但不知為何,下雉一戰,甘寧已頗受黃祖器重。”
這時,一時默不作聲的淩統憤然開口,“甘寧之器重,乃是用家父首級換的,吾誓殺此獠,為父報仇!”
幾人看著淩統,稍有動容。
這場戰鬥,絕非隻是荊州與揚州,江夏與江東的利益之爭,期間更是摻雜了太多的血債仇恨。
孫堅之死,黃射之死,淩操之死,甚至諸葛玄之死,加上雙方無數將士之死,可謂國仇家恨。
淩統突然道:“甘寧一路,便由小將出手牽製,吾軍雖少,牽製有餘。”
朱治有些擔心,“公績,不可意氣……”
“朱將軍放心,家父舊部,吾待之如親,不會意氣用事。”淩統直接打斷了朱治。
朱治頷首,輕拍淩統肩膀,心中感慨:心有氣量,堅韌不拔,日後成就必在其父淩操之上。
“既然諸位皆無異議,那我等便合力一擊,周泰將軍那,煩勞公覆通知。”朱治道。
“將軍放心!”
太史慈一拍輿圖,“好,約定三日,合攻黃祖!”
“約定三日,合攻黃祖!”
幾人齊聲附和,紛紛將手拍在輿圖上在各自位置所在。
眾多巴掌中間,赫然就是彭蠡澤,黃祖大軍所在。
···
南陽郡。
一封書信悠然飄入比陽縣中。
哦,不對,比陽縣現在是章陵郡地界了。
魏延率軍出擊,應超升作軍侯,領了一曲兵,鎮守比陽縣。
與其說鎮守,更像是監工,在比陽縣還有千餘曹軍俘虜,每日在寒風中挖溝掘渠。
苦是苦了些,不過諸葛巡可沒有虐待他們,穿住暖和不說,吃得甚至比在曹營之中還飽。
起初有人還想逃來著,但回頭一想,天寒地凍的,往北跑多半就是個死字。
於是乎踏踏實實乾了起來,護城河很快就竣工了。
本還擔心是不是要驅逐他們,接下來又安排了挖灌溉水渠,修繕道路等活。
除了那些有家眷的依然想著北歸,那些孑然一身之人,甚至覺得踏踏實實待在比陽,也挺不錯的。
在北邊辛辛苦苦一整年還吃不飽的日子,是一天都不想再過了。
應超巡視完工地回來,便見到了諸葛巡來信。
大意簡單,隻有一條:提防徐晃偷襲。
應超當即派出騎哨去盯梢。
同時在北麵的舞陰縣,徐晃又收到了一封諸葛巡來的信。
頓覺莫名其妙。
他一邊拆,一邊向郭嘉數落,“這諸葛巡老給徐某寫信,若是被曹公知曉,怕有通敵之嫌。”
郭嘉笑笑,“曹公可不是這般小氣的人,信中所述何事?”
卻見徐晃麵色突然凝重了起來。
“公明,何事?”
徐晃隨手一遞,意思是你自己看。
郭嘉接過,目光快速掠過。
“攻宛城?”
縱使是他,也全然沒想到諸葛巡會有如此決定。
天寒地凍的,趁人不備突襲個小城,還算正常,但宛城絕非兒戲,沒有大軍圍攻數月,休想拿下。
這個時候攻宛城,糧草輜重輸送困難不說,營寨構築問題,兵士禦寒問題,而且還有營中的風寒,在軍中極其容易傳開。
而守城一方,春夏秋冬的區彆,其實並不大。
這個時候攻宛城,除非腦袋被驢踢了。
“郭祭酒,以你之見,如何?”
徐晃甚至沒問援不援,話中意思赫然是諸葛巡能不能辦成此事。
“諸葛巡舉止曆來不按常理,不過……”郭嘉話中似有擔心,“每每被其得逞,不得不防。”
“蒯異度真是節外生枝,此時正是曹公決戰關鍵時刻,些許小縣,讓與他們又何妨,隻要守住舞陰與宛城,入潁川的博望道便在我軍掌控之中,南陽根基尚在!”
徐晃早就認清了現實,在得不到北麵曹操任何援助的情況下,他守住這裡,就是成功。
本意是守潁川,護許都,死咬南陽,也隻是增加戰略縱深而已。
其它的,都是浮雲。
郭嘉搖頭笑道:“公明有所不知,你投曹公,乃是末路相投,自然一切為曹公計,而蒯異度則不然,他是棄荊州基業,舉族相投,所謀正是為南陽,一裡一鄉,一城一縣,皆是在割他的肉呐。”
聽郭嘉這麼一分析,徐晃好似懂了。
原來這就是他與蒯越的區彆,他雖對南陽太守之位沒什麼指望,但當曹操表一位降將做太守時,他心裡是有看法的。
郭嘉尋了個位置,愜意坐下。
“公明,我且問你,宛城戰事若起,你當如何自處?”
徐晃被這麼一問,給問住了。
他走上去在郭嘉身側大剌剌一坐,取過他手中的信,放眼前甩了甩。
“諸葛巡都寫信來說明情況了,他自是還認三年之約的,若徐某有異動,恐怕他會立馬調轉兵勢,轉頭來攻舞陰吧。”
郭嘉連連點頭,讚許道:“公明已然洞察諸葛巡之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