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兄弟說客(合)(2 / 2)

諸葛巡默默走開。

看來這問題,不僅僅出現在買方,也就是說,光光諸葛巡發錢,或許隻解決了一半的問題。

現在的賣方,也是指望著拿物資換到想要的物資,要想中間加一條,還真是彆扭啊。

“阿良,人什麼時候,才會願意改用錢去買物資?”

“錢能買足夠多的東西時。”馬良當即應道。

“你可真是機靈鬼,足夠多的物資,那缺口誰來補呢?”總不能諸葛氏來補貼吧。

馬良愣著頭想了想,“老師,能不能給百姓加稅,然後再以物價反饋呢?”

諸葛巡一怔,想了想。

“阿良,你以後一定能做一個好官。”諸葛巡道,說吧,便走向前去。

馬良在原地愣了愣,沒有理解老師說的是哪一層意思。

是在誇他呢?還是在諷刺他呢?

老師不說是,稅收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嗎?難道不行嗎?馬良想。

坊市巡查很簡單,諸葛巡走馬觀花般的走完,直接回了郡府,然後召來徐庶,王成,俞傑等郡吏。

諸葛巡當即說出自己的設想,其一,就是自明年九月開始,大規模增加田稅,各部門要圍繞這一目標,開展工作。

從馬良說出那句話開始,諸葛巡便有主意了,這是很大的一塊增長點。

當然前提是,章陵郡的糧食產量,在明年九月必須大大提升,若農業革新順利,這個目標不是問題。

所以這項工作的目標就變成了務必確保農業革新成功。

如今各曹掾進展順利,倒是讓壓力來到諸葛氏,好在距離明年春耕,還有半年時間。

誰都無需為這項恩惠買單,因為這是生產力進步的紅利。

章陵郡的問題解決得七七八八,諸葛巡再度將目標投到了複陽縣。

記得初次巡查,複陽縣有不少問題,隻不過當時以穩為主,諸葛巡未作深究,現在章陵郡外敵已定,內部治理也較為穩固,接下來,諸葛巡可以深入一點了。

諸葛巡一麵令孫貴調集部曲,另一邊告彆蔡蔻,帶著主簿馬良,督郵孟建前去複陽。

···

汝南郡,安城。

一位衣著白淨儒衫的青年掀開帳幕,走向帳中。

首座一位虎背熊腰的武將當即起身來迎。

“子瑜,你來了,快坐。”

諸葛瑾一看在座之人,都是他認識的,周公瑾與魯子敬。

諸葛瑾一拱手,十分禮貌道:“見過主公。”

然後一一致意,“公瑾,子敬。”

“子瑜快來坐下。”周瑜招招手,雖是統兵之人,身上卻無半點殺伐之氣,反倒更像個文士,一臉笑意,給人如沐春風之感。

諸葛瑾上前,挨著魯肅坐下。

大個子孫策指著輿圖,繼續道:“上蔡乃李通屯兵之地,亦是前往潁川之必經,我與之交戰數次,皆不得過,眼看袁曹激戰正焦灼,我欲再從江東調兵,三位以為如何?”

周瑜提醒道:“主公,江東士家並無北進之意,恐不會配合,僅是令他們供給糧草,便已諸多說辭。”

周瑜看一眼魯肅,“若不是子敬舉族相贈,恐怕此刻我軍業已糧儘。”

魯肅笑笑,不說話。

然後周瑜看一眼諸葛瑾,又看看孫策,孫策點了點頭,好似同意了什麼事。

周瑜麵向諸葛瑾,“子瑜,依我之見,主公能調者,唯太史慈一人,而太史慈與荊州劉磐和黃忠糾纏不休,相互攻伐,此刻抽不開身,我有一策,還請子瑜相助。”

諸葛瑾心頭頓時明了七分,周瑜如此說,基本是要他去與劉表交涉,停止劉磐與黃忠的寇掠,好讓太史慈抽身北上來援助。

而孫策與劉表有殺父之仇,雙方又在豫章郡大大出手,戰鬥不止,這個使者,很難派。

主公與公瑾一定是看中了自己是諸葛玄之侄的身份。

“公瑾何事,不妨直言。”諸葛瑾一臉困惑地詢問。

周瑜道:“子瑜該知,因豫章之事,主公與劉表多有爭鬥,然當今天下大事,皆以伐曹為主,主公欲讓子瑜入荊州,說服劉表與主公擱置豫章爭端,共伐曹操。”

諸葛瑾心中了然,果然!

“瑾願前往,隻不過我一直在外遊曆,未見過劉表,隻怕此事難成。”

周瑜笑笑,打岔道:“非是子瑜所想那般,我聽聞子瑜兄長諸葛子謙,在劉表帳下頗受器重,此時正在章陵郡為太守,據此不過百裡,主公的意思是,讓子瑜前去說服兄長,由諸葛子謙來出麵說服劉表。”

“在下兄長?”諸葛瑾一愣。

兄長身居太守之職,諸葛瑾通過與三弟的書信已經得知,兄長能被劉表器重,除了詫異外,他自是喜聞樂見。

周瑜確認道:“不錯,而且荊州多有風評,稱劉使君對諸葛子謙,可是多番照拂,與蔡氏聯姻,便是劉使君做媒。”

周瑜不動聲色地從直呼劉表其名變成了劉使君。

諸葛瑾沒有拒絕,直言道:“瑾願往章陵。”

相比去見劉表,諸葛瑾更願意去見兄長。

見諸葛瑾答應下來,周瑜滿意一笑,孫策也是鬆了口氣。

“此事,便全仰仗子瑜兄弟了。”孫策拱手道。

諸葛瑾恭敬還禮,然後告辭了。

他走後,孫策問周瑜,“公瑾,找諸葛子謙,真的比找劉表有用嗎?”

周瑜沒說話,拿出一隻竹筒,從裡麵抽出一張帛書。

“這是雒陽探子新送來的消息,主公自己看吧。”

孫策取過帛書,瞪大了眼睛看著,魯肅則注視著周瑜,似在好奇信中之事。

“此事當真?”孫策詫異問。

“周氏在雒陽頗有根底,且滲透極深,自是不假。”

孫策露出一絲訝異,“想不到這諸葛子謙,竟有如此能耐,難怪劉表能委其重任。”

孫策大自知道南陽的局勢,南陽的根基在章陵,而劉備不過是個空頭太守。

孫策見到魯肅一臉好奇,便將帛書遞給魯肅。

魯肅看了一遍,好奇問:“諸葛巡既有如此能耐,為何劉使君不命他北伐呢?”

周瑜笑意收斂,望向魯肅,正色道:“子瑜此行歸來,子敬便知。”

魯肅心頭一驚,諸葛瑾章陵之行,除了去當說客,難道還要負責打探消息?

周瑜目光轉向孫策,道:“主公,諸葛子謙有如此大才,日後若得機會,勿忘招攬。”

孫策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魯肅眉頭一皺,心裡一陣不舒服。

這手還求人辦事,反手想著挖人牆角,是不是太過那啥了……當然,魯肅啥也沒說。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