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德公順著一看,目光一滯,頓時想到了什麼。
“妙極!妙極!”
“龐德公何事如此開懷?”
身後一道聲音傳來,來者正是黃承彥,他的身後,還跟著崔鈞,孟建和石韜。
龐德公連忙笑著將諸葛亮的比喻說了一遍,四人也連連稱奇,最後大家都將目光落在了諸葛亮捂著的那隻茶壺手上。
“小友莫再故弄玄虛,快快告知這茶壺寓意。”黃承彥催促道。
“黃公,諸位,豈不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杯中之水,皆來自於壺,那這壺,豈不就是天子!”
崔鈞驚呼:“諸葛兄,這天子,在你手中!”
這話頓時又引起一陣朗笑,幾人相談的氛圍,很是輕鬆活脫。
諸葛亮神秘一笑,“如州平兄所言!”
說罷,他拿茶壺給自己滿滿斟了一杯茶,比其它杯具都滿,滿到幾乎要溢出來。
在座無一不是聰明之人,諸葛亮如此刻意的舉動,其深意頓時被他們看出。
眾人沉默數息。
石韜悠悠開口:“諸葛兄的意思是……與李傕郭氾爭奪天子,然後……”
後麵的話,多少有些大逆不道,即便石韜也不敢說出口。
倒是單福似乎明白了其中關鍵。
“諸葛兄本意,並非廣元兄所想,正因此舉乾係重大,斷不能讓不忠不義之徒所得!”
“似李傕郭氾?”孟建舉例。
“也似曹賊!”諸葛亮也舉了個例子,“雖各州有州牧,然對漢室存有忠義之心者,寥寥無幾,否則,當今天子又豈會淪落至此。”
黃承彥問道:“小友以為,何人算忠義之士。”
“人心隔肚皮,不過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用非常之人,匡扶漢室者,必漢室宗親!”
眾人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依諸葛亮的思路,茶壺還是掌握在漢室宗親自己人手中比較好。
崔鈞身為前太尉之子,對各方勢力也是如數家珍般侃侃說出,“漢室宗親之中,數幽州牧劉虞,益州牧劉焉最具資曆,然二人皆已逝去,揚州牧劉繇拘於泥潭自身難保,新徐州牧劉備羽翼未豐身陷戰火,放眼天下,執此茶壺者,唯有荊州劉表劉使君了。”
諸葛亮暗爽:崔州平你真上道!
“州平兄所言甚是,今天下群雄並起,皇綱失統,朝中無臣,天子回雒陽並無意義,倒不如依諸葛兄之見,將他迎來荊州,重振朝綱!”孟建附議。
“若真如此,吾等身在荊州,亦當為天子效犬馬之勞。”石韜說著,言語間難掩興奮。
至於後麵的事,諸葛亮那杯快滿出來的茶水,還擺著呢。
相比侃侃而談的眾人,司馬徽和龐德公反倒一言不發,他們默契地看著黃承彥,相視而笑。
“諸葛小友,汝這比喻,可有說法?”黃承彥問。
諸葛亮鬆開茶杯,衝黃承彥一拱手,道:“奉天子,以令不臣!”
……
求收藏,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