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1 / 2)

奉天子,以令不臣。

黃承彥暗自讚歎,這個說法,既強調了迎奉的態度,也指明了其中好處,朗朗上口,堪稱精絕。

他望向司馬徽與龐德公,兩人也連連點頭。

在與諸葛亮一月有餘的相處中,三人也是逐漸發現了他的才氣,而諸葛亮今日之言,無疑將在他們心中的地位再度拔高。

黃承彥:此子有群逸之才,英霸之氣,必為人傑!

龐德公:此子胸懷大誌,腹有良謀,乃經天緯地之才!

司馬徽:此子,好!

“諸葛之論,當屬最佳!”崔鈞毫不吝嗇誇讚,也是打心底佩服這個比他小的少年。

“吾等拜服!”孟建和石韜齊聲拱手。

單福雖沒那麼默契,但他的禮節最為殷懇。

被眾人一誇,諸葛亮頓時小臉一紅,這明明是兄長提出來的,接受這些褒讚的應該是兄長才對。

可惜兄長不願出頭,諸葛亮再度按捺住將事實說出的衝動,淡定地端起那杯滿茶,送到嘴巴細細來品。

即便絲絲顫動令茶水溢出了些,他也佯裝無事發生。

崔鈞好奇道:“諸葛兄,如此精妙的比喻,汝是如何想得的。”

諸葛亮一尋思,這點倒是可以說是兄長那學的。

“家兄諸葛巡平日最善以物喻理,亮不過是耳濡目染而已。”

這話聽上去多少有點陰陽,崔鈞眉頭緊皺:耳濡目染就能這樣了。

在座之人隻有黃承彥見過諸葛巡,他當即附和:“諸葛子謙著實有趣,隻不過他誌在耕鋤,而非山野爭鳴。”

單福靜靜地聽著,內心形塑著諸葛亮兄長的形象:能潛移默化影響諸葛亮,令其受益匪淺,必是學識極為豐富;能得黃公讚許,定有其過人之處。

荊襄果真臥虎藏龍,或可尋一機會,去拜訪一趟。

十月的風漸漸涼卻,穿梭在黃綠林間,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音,其間還伴有高談闊論,爽朗笑聲。

直到日頭偏西,聚會也是到了散場時分。

諸葛亮忽然記起兄長說過要邀請單福去家主做客,那就擇日不如撞日吧。

“單兄,汝到荊州也有數日了,崔兄孟兄都招待過了,今日便去寒舍小聚吧。”

單福聽了,心中一喜。

“恭敬不如從命!”

林默小聲遊到一旁,小聲道:“小主,尚未預備多的飯菜,是不是下次早約?”

“若是如此,你就餓著。”

說罷諸葛亮與單福攜手向前,留書童一人愣在原地,風中淩亂。

……

諸葛宅邸,霧氣從廚房逸出,充斥著走道,數道人影在薄霧中忙碌。

“過火了過火了,紅雲快退些!”

“冬兒,將竹簽遞我!”

“蘭兒,你準備好麻兜,準備濾漿!”

諸葛巡有條不紊地指使著諸位幫手,經過數次試驗,幾人的配合也愈發默契。

淡黃色的豆漿從沸騰轉為平靜,不多時便結出一層薄痂,諸葛巡用刀沿鍋劃開,再用事先備好的竹簽從中間挑起。

一張半透明的豆皮出現在眾人眼前。

諸葛蘭瞪大了雙眼,“神奇神奇,這是何物!”

“既是從豆漿中來,自然叫豆皮。”

“是黃豆皮變的嗎?能吃嗎?”諸葛蘭問出最關心的問題。

“何止能吃,簡直是人間美味!”

諸葛蘭望著薄如蟬翼的豆皮,看著諸葛巡將它如衣裳般晾起,還是很難把它和人間美味劃上等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