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茶壺與杯具(1 / 2)

諸葛亮一早便帶著林默來到峴山赴約,他覺得自己眼皮沉沉的,顯然沒有睡好。

“小主,今日氣色這麼差,是不是不去的好?”林默希望他休息一下。

諸葛亮自顧步行,想了一夜,他已經想清楚了。

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構思是兄長提出的,但以兄長的性子,斷不會聲張,更不想讓人知道是他提出來的。

而這能夠拯救天子於危難,複興漢室於傾頹的絕佳良機,他不能坐視不理,最後還是決定假自己之口說出。

深秋的峴山色彩斑斕,金黃樹葉不時飄落,林蔭道上的景致令諸葛亮眼前一亮,沿途欣賞起美景來。

司馬徽的居所在峴山東北麓,諸葛亮剛到廬宅外,便瞧見單福正侯在那裡。

“單兄!”

單福回眸一看,是諸葛亮,頓時一喜,朝著諸葛亮走來。

“單兄為何侯在外麵?”

單福訕訕一笑,“來得早了些,還是和大家一起入內比較好。”

“單兄太過拘謹了,水鏡先生、龐德公和黃公都好相與,至於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平常待之即可。”

說罷,諸葛亮抓著單福的腕子,往廬中走去。

駕輕就熟的模樣,像是回了自己家一般。

司馬徽捋著斑白的胡須迎接兩人,三人徑直往草亭走去,草亭的石桌旁已有一道身影,正是龐德公。

他背對眾人,半倚著石桌,一手擎著小陶杯,絲毫沒有發現眾人到來。

前方是一片山坳,此間紅黃斑駁,秋意甚濃,也不枉他沉醉其中。

“龐德公,諸葛小友與單小友來了。”

龐德公回頭,看了司馬徽一眼,揚了揚杯子,啞然一笑,一切儘在不言中。

石桌周圍能坐下五六人,都是席草編的墊子,三人坐下後,司馬徽開門見山提起昨夜留下的話題。

“昨夜所議,兩位可有思量?”

單福與諸葛亮對視一眼,諸葛亮笑著回給他一個鼓舞的眼神,讓他先說。

“兩位先生,單福以為,天子淪落軍賊之手,以致國失根本,國將不國,唯有重振天子之威,方可挽回。”

他頓了頓,見三人都認真聽著。

“破局之法,唯有各州州牧放棄紛爭,再組聯軍,共討李郭為首的軍賊,救天子於危難。”

諸葛亮一聽,心中否定,法是好法,卻過於理想了,就算真有人能高舉義旗,恐怕還會上演當初群雄討董時的難看吃相。

“單兄,亮以為群雄之間,積怨已深,且不說能否聯盟,即便勉強成了,也是烏合之眾。”

司馬徽笑道:“那諸葛小友以為,當如何是好?”

諸葛亮看了眼石桌上的茶器,想到兄長喜歡以物喻理,通俗易懂,便伸手將茶壺挪到了自己一邊。

“各州州牧好似這桌上杯具,雖尺寸相近,然杯中之水,或多或少,卻不儘相同,水多者如冀州袁紹,淮南袁術,水少者如幽州公孫瓚,兗州曹賊,一眾州牧彼此攻伐,欲除之而後快,以圖其杯中之水,如此時務,談何聯盟?”

龐德公大笑:“諸葛小友此喻,甚妙!這杯具乃是官位,其水乃是城池兵馬,妙哇!”

司馬徽指了指諸葛亮手中的茶壺,笑道:“龐德公,汝好似忘了那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