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第 73 章(2 / 2)

晝夜關係 夏末秋 8684 字 2024-03-27

“那回去做點運動消化一下。”寧延逗她。

“好呀。”她挑起下巴,說:“我來動。”

結果是,言出必行、說到做到的周小姐因為運動過量、時間過長,直接從酒店睡到了機場。

--

蓉城回來,距離春節假期僅剩一個禮拜。

KR已按照公司傳統提前放假,而周奚也一改往年慣例,把假期提前三天,並提出明年開始,提前一周放假,讓全公司的人高興壞,紛紛在朋友圈曬起“福利”,引得其他同行羨慕嫉妒恨。

不過,在兩家公司的員工為提前放假歡欣鼓舞時,身為老板的寧延和周奚卻迎來了一場關鍵之仗。

北城皇城根的會所內,位於首位的男人一改上回在乾校時的嚴肅,笑容和藹地問,“你們老家都不是北城的吧?”

“是的,我老家在俞州,周總是揚城人。”寧延笑著回。

“都是好地方。”男人又笑著問,“那春節打算回家嗎?”

“應該要回去,不過得晚一點。”周奚說。

“是該回去看看家裡父母……”男人竟然和他們閒聊起現在沒有過節氛圍,又拉著趙局長追憶起他們那一代人如何期盼過節。

周奚和寧延陪著兩位領導東拉西扯,氣氛很是輕鬆融洽,不知過了多久,男人端起茶杯,淺淺喝了一口,毫無征兆地問了一句:“你們下棋嗎?”

周奚和寧延不動聲色地對視一眼,知道要進入主題了。

寧延:“不怎麼下。”

周奚:“我不會下棋。”

男人把杯子輕輕擱在桌上,抬起下巴,薄薄一笑,“可我看,你們這下棋的水平不一般啊……”

周奚和寧延沒有顧忌他的意有所指,依舊神態平和地望著他,默契十足得都不接話。

男人食指摩挲著青瓷杯,沉聲道,“自貿區金融改革試點、華鴻聯盟、青州民生基金試點、外資聯合會、外管部的海外債發行、海外並購輿論戰、中海債轉股……”

男人笑容漸斂,一句接一句地將寧延和周奚這幾個月的落子一個個點來,不漏分毫,拆得明明白白。

“你們謀篇布局,堵了所有生路,把我們困得死死的,這還叫不會下棋?”男人聲音波瀾不興,卻字字帶著殺機。

然而,被拆破棋路的周奚和寧延卻不見絲毫慌亂。

待男子話落,寧延才不急不忙地接過話,卻沒有反駁,也沒有解釋,而是說,“聽聞陳老是棋迷,那您一定記得80年代末何聖和韓國國手那場經典之戰。”

陳老未答,倒是趙局接過了話,“你說的是那場下了三天的中韓之戰吧?”

寧延頷首,“就是那場,何聖在連輸兩盤的劣勢下,逆轉賽況,連勝三盤,拿下了比賽。”

作為老棋迷,陳老當然記得那場比賽。當時,韓國已連贏兩盤,並且到了第三盤的前30子,仍占據絕對優勢,怎知從33子起,韓國棋手竟頻出昏招,致使棋局風雲突變,讓狀態並不夠好的中國棋手拿下了第三盤。

錯失賽點的韓國棋手心態變得急躁,而仍落後的中國選手則沉住氣,越下越穩,順利拿下了第四盤。儘管第五盤,休息了一天的韓國調整好了心態,雙方你追我趕,難分難解,但最後仍是在關鍵一著上,略有不甚,被中國棋手抓住漏洞,破防反擊,以2:3,輸掉整個比賽,錯失冠軍,並以此為轉折點,拉開了中國圍棋的統治時代。

但凡學棋愛棋的人都觀摩過這場裡程碑式的比賽,而趙局和陳老也聽懂了寧延借這場比賽想表達的言外之意——不是我們棋高一著,而是對手連出昏招。

見兩位領導默聲不言,周奚接過了話,“陳老師,我不懂棋,也沒看過圍棋比賽,但我小時候聽過一句話叫: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

不等對方應答,周奚繼續道,“您剛才說我們把你們逼得無路可走,我覺得這話有兩個地方不對。”

“第一,不是你們,而是他們;不是我們逼他們,而是他們把自己的路走絕了。”

“我承認,不管是落戶青州自貿區,還是搞外商聯合會,鴻升的目的就是突破監管壁壘,爭取拿到民生基金的競標權。但是……”周奚話一頓,直接了當地說,“這些改革試點、這些創新工作,之前沒有人做過、沒有人肯做,甚至沒有人想過。”

從來沒有的東西,又怎麼能叫搶?

“鴻升沒有從他們手裡搶過任何東西,更沒有利用過不正當的手段或者權=利謀取利益。我們做的一切,都是謹遵國=家金融改革的政-策,同時也付出了遠超過同行的成本和代價,是用遠遠高於同於的能力和實力千辛萬苦爭取來的。”周奚不卑不亢地說。

寧延注意觀察著趙局和陳老的臉色,見二人隻是麵色沉凝地望著周奚,猜到他們應該是認同她的話。

於是,他決定把這認同度再往上拉一拉。

“陳老您剛才說你們那一代人,小時候最盼的就是過年,因為過年能吃飽飯,穿好衣,不像現在,大家條件太好了,山珍海味、大魚大肉還嫌棄……”

話到此,其餘三人已知道他想說什麼。

果然,寧延話鋒順勢而轉,“既然這樣,何不讓他們嘗嘗餓肚子的感覺?”

無論是周奚的快人快語,還是寧延的隱喻暗指,趙局和陳老都聽得明明白白。作為這件事的推動者和雙方的鏈接人,趙局適時接上話,“陳老,我覺得小寧說得有道理,有時候是得讓他們餓餓肚子,才會長記性,才知道珍惜。”

陳老側眸瞥他一眼,再將視線掃過寧延,最後落在周奚臉上,說:“我上次說過,民資可以,但外資不行。”

再次被否定的周奚輕輕一笑,“陳老,您也說了是上次。”

陳老神色不動:“你覺得我態度會改變。”

“當然,否則我就沒有機會再見您。”周奚眼神堅定自信。

陳老既不否認也不承認,隻是饒有興致地問,“那你說說看,我為什麼會變?”

“因為,三角形才是最穩定的。”周奚一語道破天-機。

比起賺錢、改革,上麵更關心的是風險、是穩定。公字背靠大樹、民資體製靈活、外資有海外背景,三方各有優勢,既能形成互補、又能互相製衡和約束,構成穩定的三角關係。

原本,以目前外資機構在國內的實力和監管通道等原因,使得它明顯比公字、民資短出一大截,壓根無法成為三角形其中的一條線。但是,周奚用那一個個彆人沒想過、沒做過、不肯做、不會做的“點”,一點一點拚長了屬於自己的線,讓鴻升能成為了等邊三角形中的一邊。

陳老幾不可見地彎了點唇,“你們倆很聰明,膽子夠大,也很有本事。我很喜歡聰明又有能力的年輕人。”

他稍稍一頓,看著兩人道,“我可以為你們打開門,但絕不是後-門。所以,這一萬億,你們能不能拿,能拿到多少,最後還得看你們的本事。”

“謝謝陳老。”寧延和周奚齊聲道謝。

言至於此,皆大歡喜。

陳老嚴肅的臉上瞬間又恢複了和藹的顏色,端起茶杯喝了兩口茶,並驀地來了一句,“我突然很想看看你們倆對弈。”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