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3章 吃貨樂園(1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7058 字 2024-04-17

當然,有些問題不可不慮,團結必須得擺在第一位啊。

所有辦這事之前,洪衍武優先考慮的,就是“張大勺”、龐師傅和苟師傅的感受。

他自知必須得把這三位大拿的思想工作做通才行,否則就會得不償失。

於是,他就試著和龐師傅和苟師傅先商議了一下。

主要的談話方式,是他先跟這兩位大師傅點明這件事會帶來的豐厚利益。

洪衍武坦誠相告,說服務公司今後打算在餐飲服務方麵進行多元化經營。

除了以“北極熊餐廳”為樣板、為基礎,開設分店。

以“熊師傅”品牌為基礎,發展“泡麵食堂”以外。

還會以大食堂為基礎,發展各類便民快餐業務。

像如今他和兩位大師傅在外做的私活,“東華門夜市”和個體戶的外餐。

還有跟服務公司合作的“主食櫃台”、以及“餐廳特價菜”。

雖然都屬於快餐範疇,但市場太散碎了,也太小了,是“非主流”。

而像旅遊景點、商業鬨市區以及交通樞紐才是最需要快餐,市場最大的地方。

這要一天賣出幾萬份兒那是多少錢?前景無限寬廣啊。

而且“北極熊”還有個獨到的優勢。

那就是等到大北窯“北極熊”的新工廠運作起來。

必不可少的一次性餐具,就能實現自主生產了。

眼前呢,又擁有一個和龍口村合作經營“石花洞”旅遊景點餐飲業務的好機會。

那麼唯一阻礙他們轟轟烈烈大乾一場的,就是大食堂的人力資源不夠了。

要照他想法,至少擴充百人采購。

還要蓋廚房、單辟出一個快餐部來。

至於他要聘請的那些名廚,主要是為了豐富經營種類和交流技藝的考慮。

說白了,跟他帶回來的幾位山西麵食師傅一樣,是客人。

應差純粹是暫時的,說不準什麼時候就不乾了。

報酬上可能會高些,可那不是工資,應該算作傳藝的費用。

人家不拿分成,也沒有龐師傅和苟師傅的外快啊。

所以他希望兩位師傅能理解並配合,並把他們手底下最好學的人安排來學藝。

他完全可以保證,大食堂內部和今後的快餐業務永遠會是龐師傅和苟師傅說了算。

不得不說,洪衍武這話說的透徹。

利益、情分、麵子全囊括其中。

尤其是這“客人”二字洪衍武說得好。

龐師傅和苟師傅這麼一聽,哪有不放心的?

雖然他們心知,大食堂的幾個骨乾學好了本事,沒準兒今後就不歸他們管了。

可人往高處走,他們也不好攔著人家上進啊。

何況洪衍武說了,大食堂一招就是上百人。

真如此,他們的權力反倒增大了,足以抵得上那幾個人的流失了。

而且要知道,他們二人如今都已經開始奔十萬元戶去了。

各自的手下也都跟著吃香喝辣。

這都是拜誰所賜啊?

所以他們對洪衍武的每一句話就沒有不信服的。

毫無遲疑的就答應下來。

隻是“張大勺”那兒就有點不好說了。

老頭兒各色、眼高,還把小廚房視為自己的禁地。

最不樂意的就是引外人來。

不過洪衍武也有他的辦法。

為解師傅的心結,他一是說可以要給新請的師傅安置他處。

二是請誰不請誰,都由“張大勺”說了算。

而且還答應給老爺子漲錢,讓他永遠拔頭份。

這樣一來,“張大勺”不但許了,還挺積極呢。

因為他找來的,自然和他對脾氣。

這是既得好處,又有麵子,還能舍人情,他乾嘛不乾啊。

對洪衍武就更合適啊。

因為不說“張大勺”知道誰有真本事,他請的人絕對不會有濫竽充數的情況。

另外,老爺子勤行裡的麵子也大。

洪衍武請不來的人,他就能給請來。

像首先第一位,“鴨胡”的真正傳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