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的好,勢不可使儘,福不可享儘,便宜不可占儘,聰明不可用儘,凡事多留三分餘地才好。
為人確乎應該如此。
因為盛極而衰,物極必反,是這個物理世界誰都難以避免的客觀規律。
張嘎子也有句名言——“彆看你今天鬨得歡,小心明日給你拉清單。”
或許就是什麼都太順了,或許是老天爺真的看不得有人笑口常開似的,洪衍武的身上也開始有不痛快了。
首先是11月初的時候,“義利”作為兄弟單位對“北極熊日夜食品商店”的特彆援助沒有了。
“巧克力威化”、“酥糖渣滓”這些高利潤的殘品率先停止供貨。
人家理由是本廠職工有意見,反對“義利”廠領導這麼送人情,弄得原本的職工福利都沒有了。
這不馬上就年底了嘛,為了平複職工不滿,隻能“不得已”先停停了。
而緊接著沒幾天,“北極熊”賣散裝飲料所需要的一次性杯子也斷貨了。
這次“義利”是聲稱深圳那邊供貨不足,他們的快餐廳也缺貨,同樣是“不得已”,正在努力協調。
可再過幾天呢,就連正常進貨的“維生素麵包”和“散裝巧克力”也拿不到了。
再問“義利”,說是俏貨一直是供不應求。
就因為他們總是厚此薄彼,這回又是商業係統的同誌有意見了。
所以還得“不得已”一下,得把特殊照顧先停停了,進貨的事兒暫時隻能公事公辦。
對此,水清當然急壞了,她就希望楊廠長能再次出麵,想借助廠子的麵子解決問題。
但有那三個“不得已”,洪衍武可覺出不對勁了。
天下哪兒會有這麼巧的事兒啊。
於是他攔了水清,找專人去旁敲側擊打探了一番。
後來在酒桌上,從“義利”一個庫管乾事的身上,總算把真話套出來了。
敢情真正的原因是“義利”廠長心裡犯酸水了。
因為自打正式實行廠長負責製以來,“北極熊”是全麵開花。
特彆是最近幾個月,前期努力的成績全顯現出來了。
除了方便麵項目獲得成功,產品銷路良好。
下屬的服務公司也成了一把摟錢的耙子。
而且因為便民服務搞得好,還見諸報端成了明星企業。
於是“北極熊”靠這紮紮實實的雙料功勞,也就成了改革的示範典型,輕工局實實在在的掌上明珠。
可這麼一來,“義利”就灰頭土臉,相形見絀了。
楊廠長領導下的“北極熊”,不但在主營業務效益增長方麵力壓“義利”一頭。
就連水清的“服務公司”所創造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大大超過了“義利快餐”。
那“義利”廠長心裡能好受嗎?
要知道,原先他的援手純粹是一種顯示自己高姿態的得意。
可真的幫出了一個超越過自己的對手,那就成了作繭自縛了。
說真的,要是換位思考一下,人家“義利”廠長每次去局裡開會。
都得聽著局領導誇“北極熊”,看著其他廠長凝視自己的玩味眼神。
還能維持住儀態,也真夠為難的。
能拖到現在才停止供貨,已經算是有涵養了。
難道還能指望憑楊廠長一個電話讓人家回心轉意?
那也太異想天開了,還真把人家當傻子了。
所以實話實說,這事恐怕很難有什麼回旋餘地了。
儘管不無遺憾,可也不得不正視現實,接受這樣無奈的結果。
常言道,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誰能料到,偏偏就在水清和洪衍武正考慮如何開拓新業務,該怎麼來挽救商店業績下滑的時候,廠裡內部又出問題了。
以郭書記為首的“一小撮兒人”,居然摩拳擦掌的要從“服務公司”身上撕下一塊兒肥肉來。
原來伴隨著上個月十二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全會通過了《關於經濟體製改革的決定》。整個社會就刮起一股“公司熱”。
幾乎所有單位都把成立公司當做了治療經濟疾病的良藥。
似乎隻要組織起公司,經濟上的任何難題就能得到解決。
於是公司林立,不計其數掛靠在機關單位下的公司迅速誕生。
許多處長、科長也一夜之間改稱呼為總經理、副總經理。
可實際上呢,大部分人仍舊是把公司作為行政管理機構的一個層次來對待的。
“局——公司——廠”就是他們設計的管理體係。
如此反倒進一步把政企不分強化了,削弱了國家管理的職能作用。
也為“官倒”橫行的現象,提供了滋生土壤。
同樣的,這還為“北極熊”的某些有心之人提供了篡權奪位的借口。
彆忘了,當初郭書記想安排“以工代乾”那批回廠的心腹進駐服務公司的事兒。
雖然後來沒成,被洪衍武和水清用“利益均沾”的辦法化解了。
可郭書記丟了麵子能高興嗎?
沒摘著桃子,那些“偽乾”又何嘗甘心啊?
這下好,既然上麵有了精神,郭書記可就找著借口了。
為了給自己再弄點實權,為了回報“偽乾”們一直沒間斷的孝敬。
他就跟楊廠獅子大開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