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6章 人氣兒(2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8127 字 2024-04-17

喝多了也不要緊,廁所能隨時解決走腎的問題。

最關鍵的,“特價菜”好吃實惠不說。

還能買半份,而且不用等,這對老百姓可就太友好了。

什麼都不用說,光看看有多少住家附近,手拿著鋼攏鍋,來這兒買獅子頭和燒茄子的老頭老太太。

光聽著“勞駕勞駕,讓讓,我把桌子收了!給您擦乾淨您再坐。”

“借過借過!錯個身兒!哎,您留神彆碰著……”

就足以解釋這裡人聲鼎沸、買賣興隆的盛況了。

至於“洪記大酒缸”。在買賣的火爆程度上確實要差一點。

開業當天,上座率有八成吧,這還包括了受邀來捧場的熟人呢。

而且服務上的瑕疵也實在不少。

因為夥計們初學乍練實在有點生楞。

有的時候上東西送錯桌兒了。

有的時候因為語言的隔閡,還不大聽得懂酒客的話,反應遲鈍。

甚至後廚也不太頂得上勁。

一忙起來吧,火燒、炮羊肉和爛肉麵有點供應不及。

火候也差點意思。

不是麵煮生了,羊肉有點糊了,就是火燒沒熱透……

可這反過來,也恰恰是洪祿承的精明之處。

就是因為他早預料到這種“亂”不可避免,必須給夥計一段時間的曆練,才能適應呢。

他才沒有為開業做什麼廣告。

而且行家就是行家。

有老爺子和李福給一起兜著,這些毛病對買賣的影響就降低到了最小程度。

不但酒客們都呈現出包容的姿態來,沒人去計較。

大酒缸裡的人氣兒和熱鬨勁也一點沒減少。

甚至公平的說,要論歡樂程度,還遠超過洪衍武那兒呢。

嘿,還甭不信,千真萬確。

先不說彆的,光憑洪祿承那算盤打得跟神仙似的,就是引人矚目的奇景。

敢情老爺子有分心二用的本事,向來是雙手會賬。

要是兩桌同時結賬,他能“劈了啪啦”同時算出來。

李福呢,他也有“一口清”的本事。

要是他來算賬,更省事,都不用夥計跑。

當著食主的麵,不用算盤,不用筆,先唱酒水,再唱涼碟,主食最後。

逐一報出價錢後,算出總數,還要將顧客的給錢數和找回的錢數一並唱出。

最關鍵是好聽,跟唱歌似的,真應了那句“說得好不如唱得好了”。

這可就讓酒客們有了眼福和耳福了,信任和樂趣都是油然而生。

但最有意思的,還是洪祿承和李福都愛開玩笑。

像如有年歲大的客人進門,直接衝櫃上要東西。

“掌櫃的,二兩毛三,一碗麵”。

洪祿承就愛用彆樣強調跟後廚招呼。

“來一碗牛頭馬啊”。

然後把酒打好給夥計,讓端上去,還會跟客人再說一句。

“您的六七八”來了。

這兩句話呀,叫做“借詞點尾”。

第一句隱去了“麵”,第二句隱去了“九”。

那麼客人如果是懂行的,聽了自會會心一笑。

有的時候,甚至還會有客人會逗上一句。

“老板,咱可是有錢不買拖泥帶啊”。

洪祿承便會馬上作答。

“咱買賣實在,您放心。金木火土咱不摻和。”

這一下就更會引發更多的現場笑聲。

而李福呢,他習慣的辦法是在客人結賬時,五毛錢以下都說“錢”,五毛錢往上便報“款”。

這樣同樣唱賬,卻用不同的字,次數一多,便會被旁人發現他藏著的“段子”了。

像有的人因為好奇,就要問上一句。

“哎,您這有意思啊,錢少了您說‘交錢’,錢多了您就說‘付款’,您這兒還區彆對待啊?”

李福聽了就樂。

“您這耳朵是好啊,不過您彆誤會,關鍵是怕您幾位聽著枯燥。其實交錢,付款還不是一回事啊?要緊的是一視同仁啊,讓您喝著高興,聊著滿意就成。是不是您哪!”

這叫什麼?這就叫“沒事逗悶子”呢。

總之,在誠心和熱情之餘。

洪祿承和李福會恰如其分的以拉家常,開玩笑等方式對顧客進行感情公關。

這才是大酒缸難以為旁人企及的地方。

這種“笑料”儘管是有人為製造的因素,但卻真是讓酒客們舒服。

成功營造出了酒館應該有的親和、熱鬨的氣氛。,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