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都說你幾回了,彆老洪老三洪老三的。那是你姐夫,讓鄰居們聽見不得笑話?你這孩子,懂點事兒吧……”
水嬸當然就更要數落了。
“哎喲喂,你媽我從大早上就給你做吃做喝的。就讓你忙和一會兒又怎麼了?哼,要不是你爸腿軟了,我也用不著你……”
“你說你,是不是又為跟羅陽的事兒,你心裡不痛快啊?沒事找事撒邪火兒啊。不是媽說你,人家沒那意思就算了。咱們小門小戶的攀不上那麼高的人家。你何苦呢?”
“要聽我的,不行就彆耽誤工夫了,你一個大姑娘家家的,可彆耽擱成老姑娘。回頭就成搓堆兒菜了。你姐好在有小武接著,可你未必能有這樣的運氣啊……”
好家夥,雙拳難敵四手,這一張嘴當然也對付不了兩張啊。
而且……而且心事不但被當麵揭穿了,讓人臊得慌。
這怎麼連洪衍武還成好人,成香餑餑了?
還運氣?呸!一個沒文化的勞改犯。
水瀾是被擠兌得又氣苦又難堪。
眼瞅著水漣也吵吵起來,說她老跟姐夫作對,不識好人心。
那她更是生氣,一賭氣,索性連電視也不看了。
自己摔了門,進屋躺著去了。
不過,更可惡的是,居然沒人在乎她嘿。
聽著外頭爹媽和水漣熱熱乎乎的接著說笑,全都關注起閱兵儀式來了,就跟家裡沒她這個人似的。
她這心裡自然就更不是滋味兒了。
忍不住一扭身,趴著枕頭上。哭了……
和水家的熱鬨不一樣,這一天東院的洪家不但熱鬨,而且和諧。
這不是俞宛妤去聯誼會了嗎?老蘇也得陪同。
於是蘇錦和蘇繡就都跑到洪家去過節去了。
所以洪家的屋裡,今天與任何一個節日相比,並沒有多麼冷清。
一樣是一屋子的人圍著電視機圍坐,吃著零食、水果,笑語歡聲。
甚至洪衍武在電視看見了楊衛帆的父親楊耀華,還在興奮的給大家指點,順帶臭吹呢。
但很快,電視鏡頭一下轉向了身著中山裝,精神矍鑠,容光煥發的“偉人”。
屋裡的人,無論是誰,都情不自禁的一下肅穆了下來。
果不其然,莊嚴神聖的一幕即將開始了。
隻見“偉人”乘一輛敞蓬檢閱車出天安門,過金水橋,在長安街中央停住。
此時,擔任閱兵總指揮的京城軍區司令員,乘另外一輛敞蓬檢閱車在他正前方十多米的地方也停了下來。
閱兵總指揮聲音非常洪亮,站在敞蓬檢閱車上向“偉人”報告,並請示檢閱。
但見“偉人”輕輕揮了一下手。
然後他就在總指揮的陪同下,驅車向前,去檢閱等候在天安門東側長安街上的地麵受閱方隊。
此時,讓人永遠難忘的一幕開始了,讓人更難忘記的兩句對話,響徹了整個共和國。
“同誌們好!”
“首長好!”
“同誌們辛苦啦!”
“為人民服務!”
不用調查就能知道,從苦難歲月裡苦苦挨過來的全國人民。
在這一刻,每個人的心情都是激動非常的,無不自豪的。
這是曆史性的一刻,這更是一次關鍵性的時代標誌。
因為就是從共和國將一場中斷了二十五年的閱兵盛典呈現在世人的眼前,讓整個世界為之矚目的這一刻起。
整個華夏民族開始真正建立起了自信心,具備了去麵對未知的一切困難的勇氣。
並且所有人都堅信,共和國一定能在“偉人”的帶領下,走向真正的富裕和強大。
華夏民族的複興,一定是個必然實現的夢想!
毫不誇張的說,有許多人在觀禮的時候,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熱淚。
這眼淚沒有絲毫的做作和矯情。
那是對“偉人”發自內心的愛戴之情,是對飽受十年內亂的祖國重獲新生的喜悅,蘊含著對改革開放、振興中華的殷切期望。
而作為已經見證過一次曆史,熟知未來的旁觀者,洪衍武心裡的感動更是任何人都比不了的。
因為他所看到的,了解的未來,讓他對今日的領袖所生出欽佩之情,比任何人都要濃重。
這位已經年過八十的耄耋老人,是共和國實實在在的掌舵人啊。
是他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一百年不動搖”的睿智,才開辟了未來的繁華盛世。
看吧,檢閱車行進的路上並沒有如後任者閱兵時,在馬路上事先畫好檢閱車及報告車的停車標識線。
這一細節是那麼符合“偉人”的個性,他從來不是個被條條框框束縛的人。
什麼叫堅定?什麼叫沉穩?
比車輪更平穩的是站在檢閱車上的老人,與他安寧的神色相比,一切的語言解釋都很蒼白。
什麼叫泰然自若?什麼叫舉重若輕,均在那輕輕的一揮手之間。
“偉人”並不似其他國家的任何領導人在閱兵時要高喊一聲下令。
他把寡言、惜字如金的性格發揮到極致。
哪怕是這次閱兵式中確定下來的兩句問候語,也是平靜如常的從他口中不斷送出。
沒有一絲聲嘶力竭、沒有一點虛張聲勢、平靜自信得跟平時沒有任何區彆。
外延來自於內涵。
這樣精彩亮相,自然來自於有早年艱苦轉戰的革命戰爭經曆。
來自於在人生低穀時無人可以比擬的三起三落的坎坷人生經曆。
這一瞬間,不管是他的敵人還是朋友,不管是喜歡他的人,或是不喜歡他的人。
誰都不能不承認。
他有這種能力、這種氣魄,成為這個國家,這個時代的靈魂。
有他這樣一個領袖,來帶領這個國家走出困境。
是當代所有共和國的子民,是五十六個民族,是我們的子孫後代,共同的幸運!,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