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觀看偉人的檢閱相比,其實洪衍武對於正式開始的閱兵分列式興趣不大。
因為實打實的說,彆說他已經看過一次了。
而且就其觀賞性而言,年代越近的閱兵式,觀賞性才越強。
像今年三十五周年閱兵式上,雖然是小慶勝過大慶。
各軍兵種、軍事院校、女衛生兵、武裝警察和男女民兵等,組成十八個徒步方隊、二十四個機械化方隊以及由九十四架戰鷹組成的空中梯隊。
可謂陣容強大,威武雄壯,科技含量之高也是空前。
完全展現了改革開放後我國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新水平。
但這場閱兵式要和日後我們的五十年大慶,六十年大慶一比,還是有些差距的。
因為必須得說,我國的軍隊建設伴隨著國力發展那可是突飛猛進的。
空前不代表絕後,沒有最好隻有更好。
所以要說這場閱兵式還有什麼,讓洪衍武再抱有強烈期待感的。
也就是他在等著首都大學生方隊在經過天安門觀禮台前,打出“小平您好”那條橫幅的一幕了。
有意思的是,洪家其他人和蘇家兄妹倆,也同樣對首都大學生方隊充滿興趣。
不為彆的,而是因為洪衍茹身在其列啊。
於是當轉播鏡頭真開始對準首都高校學生組成的大學生方隊時。
洪家的電視機前無論男女老幼都精神一振,無不仔細盯著屏幕辨認著,唯恐給洪衍茹漏過去。
老爺子洪祿承先發問了。
“哎,小茹這孩子,今兒從家裡走,穿的什麼色衣服?”
誰不清楚,當媽的也得清楚啊。
王蘊琳馬上作答。
“淺白色的牛仔服吧,老三新給的那件兒……”
不想還沒等她說完,老大洪衍爭倒是習慣性的數落上洪衍武了。
“哎呀,老三,你說你嘿。真是成事不足啊你。”
洪衍武當然一頭霧水啊,叫起屈來。
“大哥,我又怎麼了?您這沒頭沒腦的……”
哪知洪衍爭一拍大腿,還真有他的道理。
“你說你怎麼拉?給小茹的衣服顏色太素了,一進人堆兒全淹進去了。哪兒找的著啊?你就應該給弄件紅的,那多醒目啊,今年流行紅色,女孩都穿紅的。連我都知道。你老給弄衣服主兒,難道還不知道啊?”
大家聽了就都笑。
倒是大嫂徐曼麗比較客觀,緊著替洪衍武翻案。
“行了行了,你就彆瞎埋怨了。流行紅色是紅裙子,哪兒有流行紅色牛仔服啊?至於小武,我證明,人家給小茹弄了好幾條呢。可你看看這都什麼月份了,誰還穿裙子啊?”
這下洪衍武可是得著理了。
“對嘍,還是大嫂這話公道。其實要我說,你們誰也甭想看見小茹。那壓根就是瞎費勁。還彆說紅的了,小茹就是穿得金光燦爛。你們也瞅不見。要能瞅見那就邪門了,天安門多少人啊?”
這話可是一針見血,真是一碗功效十足的瀉力散。
大家一想也是啊,就沒了盯著電視認人的興趣了。
可唯獨洪衍爭不願洪衍武得意,非抬杠一樣的強詞奪理。
“胡說。我就能認出來,我眼神好。”
洪衍武一撇嘴,索性揭開了大哥糗事。
“對,對,大哥,你眼神好,絕對的。要不然,單先生給咱們老宅花廳寫的‘賓至如歸’,怎麼能讓你給看成‘婦女至寶’呢……”
好家夥,就這哥倆兒逗悶子,真跟說相聲似的。
把一屋子人都樂得前仰後合。
而這時候,電視畫麵中,大學生方隊恰恰走到了觀禮台前。
就見突然間,方隊裡有幾個人齊心協力的,一下子舉起了寫有“小平您好”四個大字的橫幅。
不用多說啊,這驚世駭俗的一幕,除了早有預料的洪衍武,所有人當然都會大吃一驚。
因為那橫幅做得太簡單了,甚至可以說是簡陋。
四個字貼在一塊長條布上,兩頭用竹杆子撐起來,被一群大學生簇擁著,高高舉起。
就憑這個,顯然不會是預先安排的行動。
但話說回來,越是這樣的不在規劃內的自發舉動,越能把某種熱烈的感情表達的那樣的自然、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