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章 風水寶地(2 / 2)

重返1977 鑲黃旗 8337 字 2024-04-17

那就是讓他們做點燒餅,燉點豬肉,再弄點香菜、青椒、小芹菜一切,來了個“燒餅夾大肉”再搭配著涼粉兒、煮老玉米賣。

說到這裡,就不能不提一提原本的京味兒肉夾饃啊。

其實大家都知道,那玩意是仿效陝西肉夾饃的變種。

用的是豬肉不假,可京城人真做不到人家那個香味。

正因為吃了口膩,這才又加入了香菜和青椒作為配菜。

另外一個遠遠不如的地方,是夾肉的饃也做不好。

所以這東西也就勉勉強強的湊合事吧,優點是價廉管飽解饞,是個糙口兒。

還千萬彆碰上人家李逵,否則這李鬼一比,就沒戲了。

而洪衍武出的主意為什麼說是創新呢?

說實話,就因為他並沒有照搬原樣。

而是根據自身的體驗,在這個燒餅和配菜上做了一些改進。

彆忘了,京城人是不會做饃,可燒餅是正行,那手藝高啊。

洪衍武也是跟著苟師傅學過白案,才真正了解到京城燒餅的種類之多。

什麼吊爐燒餅,卷酥餅,糖燒餅,油酥燒餅,蛤蟆吐蜜,蟹殼黃燒餅,缸爐燒餅,燜爐燒餅,白馬蹄兒,紅馬蹄兒,那品種多了去了。

現今人一說京城的燒餅就芝麻醬燒餅,那不對。

芝麻醬燒餅隻是其中一種,而且是讓人白嘴兒吃的。

頂多就點鹹菜和稀的。

如果要用這東西夾肉,不但串味兒,也忒厚實了,並不好吃。

真要用來夾肉的燒餅,那就得用“吊爐燒餅”。

這種燒餅的特點是兩層厚皮,無瓤,這是專為了夾肉或夾油餜而食的。

隻是由於製作費工,越往後,商家越懶得做,這才逐漸為芝麻醬燒餅所代替。

不過像苟師傅這樣的高手,還有一種更高明的變通辦法。

那就是不用傳統吊爐而用餅鐺烙後烤熟,形與味皆似吊爐燒餅,行內人稱“假吊爐”。

而最後,洪衍武於配菜裡又加了小芹菜,也很有必要。

因為多出了一種香芹的口味可以豐富口感,還更解膩。

這麼一來,想想看,這“燒餅夾大肉”能不好吃嗎?

反正大食堂做出來一試,是人人嘴角流油,交口稱讚。

而洪衍武自己也感覺比原有的京城流行版本強多了。

至此,一半攤位的問題就算解決了。

至於剩下的那些攤位怎麼辦?那也好辦。

洪衍武又找了趟“天興居”的司師傅,把三個攤位勻給了他過去的老師傅和同事們。

讓他們用兩個攤位賣炒肝包子,另一個攤子半串行,賣鹵煮火燒。

其餘還有分布在小吃街兩頭的二十二個熱門攤位呢,洪衍武就留下自用了。

或許有人迷糊了,這麼多他用的了嗎?

嘿,這個夜市可沒硬性必須得賣小吃。

剛開業時,也必然是五花八門,什麼都有。

所以除了讓“三蹦子”、“菜刀”再安排幾個人,晚上占四個攤子賣旅遊商品以外。

洪衍武還把原先在旅館呲活兒,後來被他安置在百貨大樓門口練攤兒的那小二十號人抽調出來。

這批人他又分為兩組。

一組不用變化,還照舊賣服裝。

另一組挑幾個機靈的,他教給他們賣烤串兒。

學這玩意,可上手快啊,技術簡單。

另外事實證明,這烤串兒也必然會是風行全國的小吃。

彆看京城眼下還沒有,但就已經知道的曆史走向而言,絕沒可能不大火的。

最後外加再順帶賣點啤酒汽水什麼的。

這也就順利解決了全部攤位的經營內容的問題。

而那些空出來的百貨大樓門口攤位呢?

再以兩千的價錢,轉租給彆人就完了。

這樣這幫小子去了東華門夜市,也就“進化”成了吃租子的主兒了。

從此每人每月除了自己乾活兒掙錢,還能從租金裡乾落八百,那絕對會是美滋滋的。

總之,是麵麵俱到,沒有一處安排不妥帖的。

於是當一切規劃設計確定之後,一上報,東城區工商局那頭也放了心。

接著大印一蓋,五十個攤位便又落入洪衍武的囊中。

自然,經一事必定要長一智。

鑒於剛發生的不愉快,這次洪衍武可沒把所有攤位再平均到每個手下的腦袋上。

而是隻落戶到了自己絕對信任的一乾親信名下。

特彆是“小百子”,因為最得洪衍武信任。

這小子的頭上頂的攤子最多,足足有十五個。

要說句不好聽的,真哪天洪衍武要倒黴,出門被車撞死了,或者在臉盆裡嗆死,又或是絆個跟頭摔死。

“小百子”一定會為洪衍武給他留下的“遺產”無比吃驚的。

他就是永遠不乾活,找不著工作,隻要不出手這些攤位,這一輩子都夠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